APP下载

儿童,有一百种探索

2020-01-01

娃娃乐园·绘本 2020年2期
关键词:洞见宝藏卡尔

“儿童,有一百种喜悦,去歌唱去理解;有一百个世界,去探索;有一百个世界,去创造;有一百个世界,去梦想……”绘本《一次无中生有的探索》开启了一百种猜想、一百种探索。

走进好奇的世界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驱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好奇,孩子想要去碰一碰、摸一摸,甚至尝一尝;因为好奇,他们使劲儿缠着大人一问究竟;因为好奇,他们头脑中产生无数的解释和想法……好奇让孩子变得专注,好奇让孩子拥有幻想,好奇让孩子体验充实感。好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如此珍贵,让人着迷。

绘本《一次无中生有的探索》讲述的就是因好奇而引发探索的故事。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卡尔·达尔文,对雪地上一排排的脚印产生了好奇,他因此接二连三地猜想,这一下子抓住了女儿旎旎的心。随着故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脚印、越来越大胆的猜想,旎旎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快乐,时而忧愁,仿佛有着与卡尔先生一样的好奇、一样的困扰、一样迫切探索的心。

看得出,她喜欢这本绘本!

此时,我突然非常羡慕旎旎,羡慕她能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羡慕她能与卡尔先生“同频共振”,羡慕她拥有好奇心,羡慕她因好奇而发现世界的精彩!

探索数学的奥秘

绘本,藏有丰富的资源宝藏。“宝藏”有可能是那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不易被发现的画面小细节,有可能是带来视觉享受的独特绘画风格,还有可能是带给阅读者无限畅想和创作欲望的故事情节。不同的阅读者对于同一本绘本,发现的宝藏会各有不同。

旎旎就在绘本《一次无中生有的探索》中惊喜地发现了属于她的“宝藏”:画面中的一串串数字。每翻阅一页,旎旎都要伸出手指头,指点着这些数字,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当点数到的最后一个数字和自己数的数字一致时,旎旎就特别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发现点数的数字和自己数的数字不符合时,旎旎就会很有耐心地重新点数,直到一致为止。

旎旎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手口一致地点数,这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非常欣喜。数学学习,原来就在日常生活中,在绘本阅读中。

看到旎旎对数学感兴趣,我便继续引导她发现其中隐藏的数的组合。比如绘本中提道:留下六排脚印的可能是三个盗贼!我便提问:“为什么六排脚印有可能是三个盗贼的呢?”从而启发旎旎发现:三个盗贼的脚印加在一起就是六排脚印,也就是说3个“2”相加等于6。

再深入阅读,还可以发现数的不同组合方法。比如当出现了九排脚印时,卡尔先生猜测:难道是章鱼绑架了梦游的鹦鹉?或者是两只猫绑架了鹦鹉?也许可能只是三只瘸腿的狗?这当中,就有“9”的不同组合方式:8+1,4+4+1,3+3+3。

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这让旎旎十分兴奋,她觉得非常有挑战性,让我继续和她玩更多的数的组合游戏。

畅谈阅读的发现

亲子阅读不是父母简单地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而是父母与孩子携手探索画面内容,发现画面间的连贯性,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体会绘本所表达的思想以及聆听彼此的想法的过程。

因此,阅读中需要适时开展一些亲子讨论,讨论阅读中的发现以及孩子感兴趣或是感到困惑的内容等。

阅读《一次无中生有的探索》时,我和旎旎自然就“脚印是谁留下的,为什么?”展开讨论。“我觉得这些脚印可能是鹦鹉的脚印,鹦鹉一定是待在家里太闷了,它想要出来看看美丽的雪景,堆雪人、打雪仗。”“这些脚印可能是邮递员的,因为邮递员来送过信。”……旎旎尝试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推论,其逻辑思维能力从中得到锻炼。

那么,这些脚印究竟是谁的呢?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开放性的结尾为孩子无限的想象提供了空间。不同的孩子心中,答案各有不同。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给出线索,暗示那些脚印其实就是卡尔先生自己的,但这并不妨碍孩子拥有自己的答案。或许若干次阅读后,旎旎会发现这一切!而此时,她发出的感叹就是:“妈妈,雪地里发生的事情太神奇了!”

从“看见”走向“洞见”

无中生有的探索,真是如此吗?我觉得并非如此。无中生有,那是成人的界定。

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探索皆因好奇而引发,思维驰骋,想象遨游,这一切远比知识更重要,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和价值。

每当和孩子读完一本优秀的绘本,我都会问自己:“我们看见了什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能与作者心灵相通、领悟其思想的深意吗?我能和女儿共情,洞见她的世界吗?”

我想,只要我们一直与孩子共读,就能从“看见”走向“洞见”!

猜你喜欢

洞见宝藏卡尔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你好,亲爱的卡尔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