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调查与研究

2019-12-31许思琦陈瑞杰耿纪朋

知识文库 2019年23期
关键词:力士方形道教

许思琦 陈瑞杰 耿纪朋

本次调研以拍摄当地的实物图像为主,结合调研分析,能够发现文献资料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并加以补充,有利于文献学与图像学的结合。一方面为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史学的研究工作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川渝地区艺术史学和宗教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历史图像资源和艺术史学研究的参照。

结合有纪年题记的造像梳理隋唐时期道教造像,辨别与佛教造像混杂的道教造像作品,综合梳理隋唐时期道教造像的传播途径。分析梳理四川丹棱县龙鹄山隋唐道教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造像内容及题材、造像风格体系的特点、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由上得出四川丹棱龙鹄山在川渝地区隋唐道教造像以及中国道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主要采用现场考察、统计与分析、拍照摄像的方法。调研时间为2018年09月22日至24日。全面考察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研究其造像内容及题材分析、造像风格体系的特点、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其传播途径研究,研究四川丹棱县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

丹棱龙鹄山道教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龙鹄村中观山(也称龙鹄山)山腰处,距丹棱县城约7.5公里,造像所处经纬度为北纬30°427,东经103°2744。中观山山势整体呈金字塔状,山脚下为中观山水库,造像集中于距山脚大约两百米的山腰处,集中分布在背阴处。

胡文和先生所著《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龙鹄山的记载:“龙鹄山,当地人名称中观山,唐代又名龙鹤山。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载:‘龙鹤山老君验,眉州丹棱县龙鹤山有观宇,老君像存焉,邑人祈由蚕雨泽,无不立应。”同时,也提到了《蜀中名胜记·卷十二》的记载:“《本志》云:县北15里,龙鹄山大字,宋孝宗书也。有《松柏山碑记》云:山有三宫九观,乃成无为、杨正见,李炼师成道处,唐天宝年建。”

笔者于龙鹄山考察过程之中也见到了这块石碑原物,但由于已经被保护起来,未能窥其全貌。龙鹄山造像附近有大片的松树柏树,与胡文和先生所述的历史文献记载基本符合,可以认定龙鹄山造像便是道教灵验记中提到的龙鹤山。

1 分区调查状况及造像内容

龙鹄山道教造像总体分为两个区域,为方便下文描述,笔者将其命名为Ⅰ、Ⅱ区。Ⅰ区与Ⅱ区间隔距离约有500米左右,两处遗迹可以说是相隔非常近,同时,从造像风格遗迹以及细部特征来看,Ⅰ区的造像相对于Ⅱ区来说总体较为精细,但数量方面相对较少,且存在未开凿完成的龛。下面就Ⅰ区、Ⅱ区各部分的情况做一个整体描述:

Ⅰ区:

共计3龛石窟,其中两龛存在造像,一龛无造像,初步判定为开凿未完成。在三龛石窟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有一道缝隙,其中上、下方縫隙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作用不明。下部痕迹与一台面连接,暂时没有发现人工凿刻痕迹,应为自然形成的台面。台面距离地面约有3~4米,台面到石窟的距离由1米到5米不等。笔者按照石窟朝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将3龛石窟分别编为1龛,2龛,3龛,以便区分。

1龛:

1龛位于Ⅰ区石窟最左侧,轮廓略成正方形,系方口龛一类,无外龛轮廓。龛口高105厘米,宽70厘米(因地形与设备原因,测量数据不甚准确)。内部空间整体由龛口向内逐渐缩小,因地形原因无法获得内部数据。龛楣与左右两侧龛壁无特殊装饰。该龛佛像保存状况较为完好,共有4尊造像,其中有两尊主尊,两尊胁侍,左胁侍已损毁,难辨痕迹。

主尊共有两尊。

左主尊头部保存较好。头光为火焰状,但仅余痕迹。发饰类型为高发髻。面部圆润,五官刻画较为柔和;颈部较长,有三道阴刻蚕道。左臂小臂上曲,手掌部分残损,右臂自然垂至腿部。身着交领内衣,内衣外有一齐胸短衣,外披圆领大衣,呈跌趺状坐于长方形方座之上,身上有青绿色彩绘痕迹。

右主尊头部损毁,残存特征基本与左主尊相同。颈部较长,有三道蚕道。头光与左主尊类似,为火焰状。面部残存五官较为柔和,与左主尊风格相近。手部残损较为严重。腿部右侧残损较为严重,暂只能确定座式为跌趺或半跌趺,所处底座与左主尊底座为同一方形底座。

左胁侍损毁。右胁侍有残缺,发饰残损,通过残损痕迹初步判断为“宝珠”型高发髻,没有头光痕迹。脸部相对于主尊造像相对圆润,五官仍是同一风格。颈部有四道蚕道,服饰初步判断为交领内衣,外着圆领大衣,并且有璎珞等饰物。整座胁侍呈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手心朝向因损坏已辨认不清。

2龛:

图2龙鹄山石窟Ⅰ区第1龛,笔者摄

2龛与1龛同属Ⅰ区,位于1龛右侧,是龙鹄山现存石窟中体量最大的石窟。由于地形与设备制约,2龛未能测量出具体数据,这里仅就2龛细部特征进行描述。

2龛共有10尊造像,其中主尊2座,保存较为完好。胁侍4位,内侧两胁侍保存较为完好,外侧胁侍损坏严重,基本只留下大致位置与头光痕迹。内龛外侧力士损毁较为严重,但能够分辨出大致轮廓。位于外龛左边与右边(力士外部)塑像,已基本辨认不清形制,只余下外部轮廓。在外龛龛楣处有类似于莲瓣或瓦的痕迹,但较为模糊。所有塑像有一定程度的蓝色附着物存在。内龛背部有彩绘痕迹,已无法辨认。

2龛主尊位于2龛正中,为整个龙鹄山摩崖造像之中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型造像,且两座主尊均残留金身痕迹(左侧主尊金身保存较为完好),是难得的金身塑像实物资料。左侧主尊头光为宝珠状双层头光,运用浅浮雕工艺雕刻。头部无发饰,整体五官柔和,作微笑状。颈部有两道阴刻蚕道。内穿V领中单,外披道袍,下摆垂于身后,手臂微曲,放置于膝上,双腿结跌趺,盘坐于方形莲瓣座上。莲瓣座上部为方形莲花状,下部为棱柱状,中有阴刻图案。左主尊通体有金粉装饰痕迹,且大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右主尊头光为双层宝珠状头光。

3龛:

3龛有人工雕刻痕迹,但不明其意,形状为条状,呈东北西南向分布。

II区:

II区离I区较近,由于地形原因,I区处于山下隐蔽处,较难被发现。根据II区所呈现的总体面貌,笔者将靠近地面的一层记为II区二层,在其上方的另一层记为II区一层,以便于记录。除20号龛为一尊头有螺髻的站佛外,其余的造像经判断均为道教造像(其中27号龛为《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在外形分布上,从东至西,呈一字形排列。

II区一层:

II区石窟造像较多,共计41龛,其中一层有15龛,龛内造像残损情况较二层来说相对较好。

1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主尊前有供养人二身。主尊脸部漫漶,隐约可见倒山形胡须,有圆形头光,内着V字形中单,外着U字形大衣,胸前有一系带,双手持禅定印,盘腿坐于方形两瓣莲座上。左右两侧立像皆脸部漫漶不可识,两侧内部供养人着V字形大衣,站立于圆形底座上,外侧着对襟大衣,底座同为圆形。右侧塑像损毁严重,从左侧塑像看,应为女真。外部残存有力士痕迹。

2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楣隐约可见,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主尊前有供养人二身。除主尊坐方形座、头光为宝珠形外,形制与格局大致与1龛类似。

3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主尊前有供养人二身。左侧力士残损,形制大体与2龛类似。

4号龛:

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左侧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主尊前有供养人二身,皆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形制与格局大体与2龛类似。

右侧二尊并立。两尊皆梳高发髻,左边主尊着U字领大衣,右边主尊着V字领大衣,其余细节皆漫漶不可识。

5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力士旁边有供养人二身。大体形制与1龛类似,只是供养人由主尊座下移至力士旁,且莲座为三瓣。

6号龛:

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力士旁边有供养人二身。大体形制类似5号龛,主尊坐圆形双层仰莲座。

7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一尊主尊,四位胁侍,两尊力士,力士旁边有供养人二身。该龛主尊保存较好,梳桃形发髻,面部五官塑造圆润,有倒山字胡须,着V字形中单,U字形大衣,有系带系于胸前,双手结禅定印,盘腿坐于双层俯仰莲座上,头光呈双层宝珠形。胁侍、供养人、力士格局与5号龛类似,细节大部分漫漶不可识,只有供养人手中似持棒状物体。

8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高129厘米,宽102厘米,深90厘米。龛内一尊主尊,两位胁侍,左右各有五尊侍立真人,另有两尊力士,头部为文革时期损毁。主尊头部漫漶不可识,后有宝珠型头光,着V字形中单,U字形大衣,双手结禅定印,盘腿坐于方形束腰覆莲座上,左右两侧供养人手持笏板,宽衣博带。外侧女真梳典型唐代低发髻,衣饰细节漫漶,疑似为襦裙。另主尊上方壁上有八个形象,手捧笏板,疑似为道教护法神。

9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隐约可见龛楣与左侧龛门。高129厘米,宽113厘米,深109厘米。龛内一尊主尊,两位胁侍,左右各有四尊侍立真人,另有两尊力士,外龛外侧左右各二身供养人(力士斜上方)。其构图与结构与第八龛大体相同。

10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高154厘米,宽140厘米,深90厘米。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主尊着V字形中单,U字形大衣,手部残损,右手举于胸前,左手,下垂至膝盖,盘坐于方形座上。头光较为特殊,呈三角形状,据资料显示,為五岳。(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P42)左右两侧有供养人残像。

11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左边可见供养人,右边疑似已被盗,疑似有力士。大体形制与八号龛类似。主尊莲座较为特殊,虽大体为方形三瓣莲座这一形制,但上部呈弧形。

12号、13号、14号、15号龛:因地形陡峭和设备不足,未能取得具体资料

II区二层:

二层共有26龛,龛内造像大多残破,头部和手部有被砸毁的痕迹,其中头部被保留的造像较少。在整体造型上,二层主要以坐像为主。

16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外龛均残损。二尊并立,残损较严重。隐约可见双层宝珠状头光。下部似有文字,仅辨识出“年”字,其余难以辨识。

17号龛:

该龛为方形龛,龛内有龛内一座主尊,两座胁侍,皆漫漶不可识。

18号龛:

外形为长方形,内容不明,应为未雕刻之窟龛。

19号龛:

该龛大体为方形单叠龛,龛楣为圆拱形。残存最高点156厘米,左侧低点高120厘米,右侧低点高124厘米,最大宽度172厘米(含力士),外石柱高(不含力士)28厘米,最小深度26厘米,最大深度47厘米。

龛内有龛内两座主尊,四座胁侍,两座供养人,外龛有两座力士。左主尊通高110厘米,身高40厘米(头部残存);肩宽20厘米,两腿间距29厘米;方座高54厘米,最大宽度33厘米;头厚9厘米,腿厚18厘米,脸部漫漶不可识,有连鬓胡子,有圆形头光,内穿梯形领中单,外穿U字形道袍,双手下垂自腿部,盘坐于方形束腰两瓣莲座上,莲瓣见有四道阴刻弧形痕迹。在造像裆部,有一带状物体,末端有花朵状物体。右主尊通高114厘米,身高50厘米,底座51厘米,最大宽度35厘米,肩宽21厘米,腿宽20厘米,头部残缺,腿厚16厘米,脸部漫漶不可识,大体形制与左主尊相同。两主尊座下均有一供养人。左侧第一胁侍通高92厘米,左侧第二胁侍残高(无头光)77厘米,右侧第一胁侍通高93厘米,右侧第二胁侍通高81厘米,左侧力士通高77厘米,右侧力士残损。

20号龛:

该龛大体为圆拱形单叠龛,大部分残损。仅立一座主尊,残高200厘米(头光残缺)。头高约30厘米,底座18厘米,肩宽41厘米, 头宽、头厚因条件不够无法测量。右侧深度38厘米,左侧残存深度41厘米。肩厚13厘米,腿宽50厘米,腿厚约19厘米。面部残存,较圆润,颈较长,交领中单,外着U字形道袍,有一系带系于胸前,中单下部有一绶带。双手自然下垂,手部残缺。头光为两层,外层为圆形,内层为莲瓣状。其余部分模糊不清。站立于圆形底座之上。

21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外龛残损,内龛保存较为完好。龛内有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方座前为两座供养人,外龛左右两侧似为力士,皆残损。其形制大体与1号龛相似。

22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外龛残损,内龛保存较为完好。龛内并立三主尊,残损严重,仅能辨认宽袍大袖之衣饰。

23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龛形保存较为完好。龛内并立七主尊,残损严重,通过衣饰勉强能辨认出为7女真。

24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两座力士,主尊方座前有两座供养人,大部分造像皆漫漶不可识,仅能辨认出主尊着U字形中单与大衣,坐方形束腰莲座。左侧力士可见甲胄与甲裙,力士脚下有狮子的残存痕迹。

25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为完好,外龛最高点106厘米,宽90厘米,底部深度80厘米,内龛最高点81厘米,宽69厘米,深度43厘米。

龛内一座主尊,十座胁侍,两座力士(一为站,一为坐)。主尊通高75厘米,有2位供养人(头部残缺),身体残高28厘米,肩宽19厘米,腿宽23厘米,底座最大宽度26厘米,肩部深度5厘米,腿部深度16厘米。主尊头光为圆形尖顶,身穿交领单衣,外披大袍,底座为仰莲花座,下为莲花须弥座。

左右各一小胁侍通高46厘米,左右各三中型胁侍通高50厘米,左右各一大型胁侍通高55厘米。小型胁侍有圆形头光;中型胁侍无头光,发型各异;大型胁侍有圆形尖状头光,有较清晰的璎珞装饰。坐姿力士残高39厘米,有疑似明光铠甲片的残留。站姿力士残高34厘米,狮子高13厘米。右侧有铭文残留,但无法辨认其完整意思。

26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为完好,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外龛两座力士。主尊头部漫漶不可识,有圆形头光,着V字领内衣,有一系带系于内衣,外着U形大衣,有一系带系于下腹部。做圆形三瓣覆莲座,下部有阴刻莲花纹。左右胁侍皆有圆形头光,立于圆形台座之上。内侧胁侍梳高发髻,手持笏板,着对襟长跑,外侧胁侍衣着华丽,颈部有璎珞缀饰,且有飘带。外龛左侧力士虽残损,但雕刻精细,下部裙清晰可见,上部有飘带。右侧力士大部分残损。

27号龛:

《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

窟内左右壁刻有站立的天尊像百余尊,仿千佛状。正壁为隶书碑文,为唐天宝年间作,撰文师学、书写杨玲。“成炼师”所说的既是唐代女道士成无为。碑文说“粤若龙鹤山观隐人女道士成无为,通义郡丹棱县人也……誓死不嫁,情敦和道,幼而出家……寻仙未果之间,乃建置祠宇,薙草开室,因高筑宫……翠柏满于山头,接果艺竹,弥岗蔽野,凡万有余株……仙师年逾之命,而有少容,状如廿许童子,盖还丹却老之力也。”这篇碑是对成无为的赞颂与其生平的记载。

从这一片的造像窟龛位置和风格判断,大致可以推测出龙鹄山造像的历史过程:大约在初唐开始,有一些道士在此修炼开窟造像,造像由山下向山上发展,至盛唐时达到高潮,其主要主持人物就是女道士成无为,当时道观的名称是“龙鹤山观”。她的事迹使得龙鹄山(龙鹤山)远近闻名。可能在她仙逝之后,造像活动就终结了。这些其貌不扬的残破龛窟造像,隐藏了一位著名女道士的辉煌历程。

28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龕,内龛保存较为完好,两座主尊,四座胁侍,两座力士;两座狮子残痕。两主尊面部均损毁,皆有双层宝珠型头光,且手臂皆自然下垂,手放置于腿部,皆盘坐。左侧主尊衣饰可辨,着U字形大衣,有系带,莲座为方形三瓣束腰莲座,中部莲座较大,左右莲座较小。右侧主尊残损较为严重,衣饰漫漶不可辨,坐于圆锥状莲座之上。内侧胁侍似有发髻,宽袍大袖,手中持有笏板。外侧胁侍漫漶,但可见有璎珞装饰坑基。左侧力士有明光铠甲样式,右侧残损。

29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残龛,因地形制约,左侧残缺,右侧龛门较为完好。立一主尊。仅余头部可辨识,五官祥和,面庞圆润,有倒山形胡须。

30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龛内五座主尊,皆漫漶不可识。

31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好。龛内一座主尊,四座胁侍,主尊座下两座供养人。主尊身躯漫漶不可识,仅能辨识出两手皆自然下垂,置于腿上,主尊盘坐于圆形束腰莲座之上。内侧胁侍,手握笏板,外侧胁侍有璎珞相缀。供养人漫漶不可辨。

32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好。龛内两座主尊,两座胁侍,皆立于圆台座之上,手持不明法器,其余部分漫漶不可识。

33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好。龛内一座主尊,两座胁侍,均漫漶不可辨,仅余主尊宝珠形头光。

34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残损。龛内立2主尊,皆漫漶不可辨,仅可辨识两主尊宝珠形双层头光及右侧主尊圆领内衣。

35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残损。龛内立二主尊,左侧主尊,着圆领外袍,双手持笏板,衣饰纹路隐约可见。右侧主尊着V字领内衣,U字形外袍,手臂微曲,但手部残缺,无法确定手部动作。

36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内龛保存较好。龛内两座主尊,四座胁侍,两座供养人,两座力士。左右主尊形制相似,皆梳高发髻,盘腿坐方形束腰莲台,两莲台并列。左侧主尊似有胡须,着U字领外袍,左右手自然下垂,右手前放,左手平放。右主尊着V字形外袍,手部虽自然下垂,但姿势与左主尊相反,左手前放,右手平放。两侧胁侍与供养人漫漶不可识,力士残缺严重。

37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龛内立两座主尊,皆漫漶不可识。右主尊手中似有一圆形法器。

38号龛:

该龛为方形单叠龛。龛内一座主尊,六座胁侍。皆漫漶不可识。主尊坐圆锥形莲座,座下有莲茎左右各一胁侍,与胁侍立像下莲座相连。

39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似有一座主尊,四座胁侍,残损严重,无法辨认。

40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龛内主尊两座主尊,两座胁侍,皆漫漶不可辨。

41号龛:

该龛为方形双叠龛。龛内立意主尊一座,有宝珠型头光,头部似有头巾垂至肩部,着圆领外袍。据头饰和服饰特点判断,应为观音造像。

2 调研报告总结

丹棱县唐河乡龙鹄山(又称中观山)石窟总共有近50龛窟,大多残破,极少还保留有头部。由下至上顺山路排列,尺寸多为高、宽、深各约1m余,没有大龛。下面略小,主要是坐像,窟龛和主尊座式流行于初唐时期。历代文献中对此地多有记载,从这些窟龛位置和风格判断,可大致推测龙鹄山造像的历史,始于初唐,至盛唐时达到高潮,其主持人物是女道士成无为,她仙逝之后,造像活动就逐渐终结了。

巴蜀道教窟龛造像兴起于隋代,历唐代至宋代达到高潮,明清时期仍有余绪。四川丹棱龙鹄山的道教造像多为唐代时期的造像作品,在造像内容和题材上以表现天尊和老君为主,造像内容丰富、构图模式多样。其造像风格具有世俗化、民间性和形象写实性的特点,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主要与同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手法、道教神祗系统和中国的传统雕塑造型艺术有关,除此之外,与其造像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也有密切的联系。

2.1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内容及题材分析

唐代时,道教尊奉天尊及其诸神的信仰已经得到普及,但由于唐代帝室信仰太上老君。蜀中又是天师道的发源地,因而一般百姓也效法。这点在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题材内容上也得到了体现。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题材内容以天尊为主。亦有以下类型的组合:1.天尊、二胁侍、二女真;或天尊、二胁侍、二女真、护法神将(尊数不限)。2.太上老君、二胁侍;或太上老君、二胁侍、二女真、护法神将(尊数不限,或为八、或为十、或为十二)。3.天尊、太上老君像合龛;或佛、道像合龛窟。

2.2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风格的特点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内容丰富、镌刻精美。但大多造像头部已残损。根据对龛窟形制、造像形象与服饰特征的判断与分析,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风格体系在总体上呈现出世俗化、带有一定的民间性,同时表现了超凡脱俗的道教思想的特点。

在龛窟形制上,有以下的类型:1.与隋代样式大体相同。2.双叠室龛,内外龛龛口呈矩形或方形,内龛顶部呈圆弧形,龛门楣、额上有浅浮雕的蔓形植物纹。3.双叠室龛,内外龛口呈矩形或方形,无任何装饰。4.平顶单口龛,龛口呈矩形或方形。5.双叠室龛,内龛口左右上方加雀替。

在造像形象与服饰特征上,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形象和服饰特征与隋代大体相同。例如天尊和老君像,脸形仍如前期的那样扁圆,只是额下有了山羊似的胡须。

在构图模式上,多为一天尊(或一老君)、二胁侍、二女真、二力士。

天尊和老君的脸形均偏长方,头戴莲花冠,身内著交领短衫,外著宽袖长袍,再罩以仅长至膝部的对襟黄帔。胸部系带,胸腹前一般置有三脚夹轼。天尊一般手作施印势,或捧玉璋,老君均执扇。天尊有跌坐姿和站姿两种,而老君只有跌坐姿。

胁侍的脸形扁圆,身材比前期的要修长些,服饰大体相似,只是衣纹较前期要复杂些。

二女真造型,与同时佛教龛窟中的菩萨造型,不分伯仲。显著的区别是,佛教菩萨均赤足,道教的女真双足均不赤足。

在唐代道教造像中,有的形象,除了身上所著的服饰与胁侍相同外,头上还戴黄冠。这种黄冠式样,文献中并无图样记载,乃是在类似束发冠的冠顶上,前后竖直衬以二至三根硬梁,上面再覆罩以帛巾。

天尊、老君的宝座样式,大体上有两种:1.三层仰莲瓣莲台,莲台下有四龙头。2.束腰马蹄形莲座,上面有铺帛垂下,形成悬赏座形。这种宝座都是呈坐姿像使用的。呈站姿像的宝座一般为双层莲台,上层为仰莲瓣莲台。下层为覆莲瓣莲台。

天尊、老君、胁侍、女真、真人等神像的背光式样,有两种:或为双重莲瓣形;或外层为莲瓣形,内层为宝珠形。

2.3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

四川道教龛窟题材内容,各时代都不相同,这是与道教神祗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以及社会背景等诸因素,紧密相联系的。

早期道教造像无论是龛窟形制还是人物形象与装饰物,大多借鉴和吸收佛教造像的藝术手法,具有传播并发展的过程。除了受到佛教造像的艺术手法影响之外,还受到道教神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道教神系是随着道教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完善而逐步形成的,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自然也离不开道教神系的发展与变化。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逐渐脱离了佛教造像的印象,在盛唐形成自身的道教艺术风格和特征。

2.4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道教思想理论体系,二是同时期佛教造像雕刻艺术。

根本来源是道教思想理论的体现与实践。道教造像具有双重的现实性,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上。在理论上,道教的主旨以追求长生为主,表现内容大多为道士和信徒熟悉的今生世界,目的是寄托于有生之年逃离死亡而长生。实践上,造像主像的形象通常是已经修炼成仙的无欲无为的长髯男子,象征着道德从理论到实践所追求的长生之路。第二个源头为佛教造像体系,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无论在五官造型、服饰特征、动作姿势还是造像图像内容系统上都离不开同时期的佛教造像图像体系的影响。例如,从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I区中的1龛和2龛来看,龛窟中天尊、真人、老君、胁侍等形象,脸部特征大体上都是脸形扁圆、眉眼平直,颈有三道蚕纹。手印上有仿佛像印势的痕迹。在造像服饰特征上,服饰多为对襟式,显得轻薄而贴体,具有一定的造像形体感。在衣纹的褶皱处理手法上多采取深阴刻线条的技法,上身的线条依据人体的构造,多为圆弧形,下身则以流畅型的直线条为主,遵循着自然下垂的原则,不对称和不带弧度的线条显得生动自然而不生硬。

由以上调研的基本情况可知,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多分布在II区,虽II区的造像大多头部已损毁,但从其动作姿势、服饰特征以及构图模式上仍能看出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自身所具有的现实性与世俗化特点。并且在构图模式上,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II区的大部分构图模式从前期的三尊龛变成了五尊、七尊、九尊等龛。龛中主像的造型也体现出了相应的地区性变化。龙鹄山(中观山)松柏铭碑及龛内112座小型塑像是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的特色之一,《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则诉说了龙鹄山造像历史进程中主要参与人物成无为的丰功伟绩。

3 总结

因人们的艺术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随着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而变,道教造像艺术在各个时代所呈现的风格面貌与特点也不尽相同。作为川渝地区隋唐道教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既呈现出了时代的共性又不乏自身的地域性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其能显示出唐代道教造像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在中国道教造像艺术史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力士方形道教
我的方形创想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道家道教研究
数图形
英力士与中石化接近达成和解
观书有感
方形西瓜
万花筒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