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乡的童年”,真的那么好吗

2019-12-31六妈罗罗

启蒙(3-7岁)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芬兰以色列纪录片

文/六妈罗罗 图/毅 儿

最近有部话题度很高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深入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的教育第一线,探寻对孩子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芬兰,这个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幸福的国家,教育一直都处在全球领跑的地位。在镜头里,它简直就是教育“理想国”:上课穿女巫服,吃东西,坐着、趴着、躺着,东倒西歪地看书,玩iPad都可以。

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则是跟芬兰截然不同的画风。他们的教育更强调集体和秩序,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律能力。

至于印度,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学生们不接受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有了不同的想法会马上说出来。

以色列的孩子们表现出超出自身年龄的成熟。在以色列文化中,失败并不是结局,就像路上绊了一跤,没什么大不了的。以色列的英雄,是那种就算失败了还依然敢再去尝试的人。

这些各具特色的教育,一下呈现在眼前,引发了很多国人羡慕的眼神: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是这样?既然他乡的教育如此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复制过来?

耶鲁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经济学教授合写了一本畅销书《爱、金钱和孩子》,指出:父母的养育风格和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

像日本的集体主义教育,在让孩子自律、独立的同时,也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压抑了孩子的情感。英国的精英教育,以高昂的学费和极高的入学门槛,注定只有7%的人可以享受到。以色列人普遍不相信权威,喜欢辩论,喜欢试验,没有耐心,这样的特质对于创新来说有好处,但对于一个需要很多组织和纪律的大公司来说就不行。被盛赞的芬兰教育,很多人也有担忧,芬兰孩子生活得太容易了,高福利造就的“保姆国家”,使得人们丧失了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精神。

那么,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在哪里呢?

看其他国家的教育,并不是去看热闹的表面现象:上课可以吃东西,孩子可以开公司;而是去看看他们教育的内核:怎样的品质、能力才是对孩子真正重要的。

就像纪录片作者周轶君说的:“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边界和未来。”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大的制度,却可以掌控家庭教育。

比如芬兰教育,我觉得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带着功利心去“教育”孩子,比一时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和能力。芬兰的一所小学里有一门“森林课”,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到森林里去找不同的颜色。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去给树木取名字,可以叫任何名字,不用考虑正确答案是什么。人们以为这样的课程是让孩子学习野外生存的技能,或者认识树木、植物,学一些实用的知识;老师却说:“这是在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爱惜和保护自然。”

再比如日本教育,很重视让孩子学习在意和照顾别人的感受。印度人的教育里渗透着:有问题没关系,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以色列的教育,非常注重对孩子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像英国贵族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在马术、高尔夫、戏剧课这些看似很“高级”的课程背后,目的其实是培养孩子与人交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能力。

纪录片中还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思考,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各国教育,其实底层逻辑是共通的,那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先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以孩子为本的教育,无论以哪种形式呈现都差不了。而对家长来说,核心的理念就是:“作为大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教育自己,永远不要停止思考、停止学习。”

猜你喜欢

芬兰以色列纪录片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