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儒林立品 为世人矫俗

2019-12-30王跃平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马二回目儒林外史

王跃平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初初要带领大家走进一本受到鲁迅和胡适一致赞誉的古典名著——《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人物塑造见长的小说,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鲁迅评论说:“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具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想在这本书中寻找情节的跌宕起伏,就会有点失望;但是,如果大家想细品人物风貌,体味文学语言的超凡造诣,那就找对书啦!茅盾曾经说过:“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那我就推荐《儒林外史》。”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走进这本书,初初为大家绘制了三幅人物结构图。图1涵盖了作品中的三类人,即科举文人、理想文士和市井众生。大家看,它的形状是不是有点像古代的官帽?这可是初初特地为大家设计的哟!因为在明清时代,“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读书人唯一的“正经”出路。图2和图3,将《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按照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进行了分类。同学们可以自行思考,是不是可以给每一栏再补充几个人。

通过这三幅图,大家便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类别一目了然。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初初去认识几个儒林人物,感受一下他们是如何“现身纸上,声态并作”的吧!

初初觉得,阅读《儒林外史》这样一部经典名著,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即“依体而读”。 首先,它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回目名,仔细探究;其次,它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讽刺语言和手法的运用。下面,为了能让大家充分领略《儒林外史》的精妙,初初决定支上几招——

第一招:猜读、验证“回目名”

阅读时,聪明的小伙伴可以先浏览回目名,挑出自己特别想读的那一回;然后,对着回目名,猜猜看这一回可能会写什么;读完后,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也许只读了一回后,有些同学就会爱上这本书了呢!

初初还专门为大家设计了阅读时间规划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招:撰写“儒林人物小传”

《儒林外史》是以人物塑造取胜的。吴敬梓写人物,使“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撰写人物小传,以便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人物。

第三招:细读欣赏“讽刺”大法

《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小说的高峰,其丰富娴熟的讽刺手法,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范式。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恰切地指出了其婉言讽刺的艺术手法,而这种手法,需要大家细细品读才能发现。例如,讽刺不仅存在于故事中,甚至存在于回目中:

第2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3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19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30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

只要大家把回目与相关内容一对照,就会发现回目有着怎样的讽刺效果。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是对作品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也是对作品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下面,初初就以第14回中“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个批注参考。

马二先生游西湖

①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为什么是“几个钱”?原来,马二先生用92两银子为蘧公孙“消灾”,可谓是倾囊相助,于是便苦了自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此前,我们已领略过马二先生的食量。他第一次到蘧公孙家做客时,蘧公孙用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煨得稀烂的猪肉招待他。“他当下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里面听见,又添出一碗,连汤都吃完了。”马二先生食量很大的,这里是因为没有钱吃饭,只好喝茶。在这次游西湖的过程中,马二先生一共喝了十几碗茶。这段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乐善好施的马二先生的形象),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对于马二先生来说,这无疑是“色”的第一轮冲击波。但这些乡下妇女大多长相平平,身后还“跟着自己的汉子”,冲击的力度不够。因此,马二先生的表现是“不在意里”。)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请注意“接连几个”“透肥”“滚热”“极大”等修饰语,写出马二先生看到这些美食时的内心活动,可谓是垂涎欲滴,但就是没钱买啊!)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马二先生来到人间天堂,面对丰盛可口的美食,却因仗义疏财而囊中羞涩,只好往“喉咙里咽唾沫”。)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处州所产的笋干)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

②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荫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当当地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为何马二先生走到这些女客面前要低着头呢?因为《论语》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跟前面“看了一遍,不在意里”对照,马二先生是不是很可笑?作者的讽刺意味是不是很明显?)

猜你喜欢

马二回目儒林外史
马二
《儒林外史》的吃播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试论《红楼梦》百廿回蒙译本回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城上风威·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
马二先生非“迂儒”论:关于《儒林外史》的一个误读
从回目看杨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版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