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一三四五五”机制研究

2019-12-30韩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韩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述评

自习近平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后,“课程思政”便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理论基础、实施路径以及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四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韩宪洲认为,“课程思政”是解决“首要问题”的根本举措,是构建“两个体系”的有效切入,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方面[1]。敖祖辉、王瑶认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和坚定政治理想信念,确保高校育人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董勇认为,“课程思政”更加强化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正视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归结于人[3]。

(二)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胡洪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理论三个维度阐明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目的性证明;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本体性证明;有效教学理论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发展性证明[4]。邱伟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要努力推动“课程思政”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5]。

(三)关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王振雷从价值导向、目标协同、动力支持三个维度阐明了“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他认为,从价值导向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改革要努力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从目标协同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改革要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共进;从动力支持的维度来看,“课程思政”改革要实现系统教育力与个体教育力的互动融通[6]。高燕认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应重点在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理论建设、促进机制体制创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 真正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7]。朱飞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维度阐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进路径。他认为,在教学理念上要注重系统架构,突出“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渗透;在教学方式上要呼应价值引导,拓展途径证成“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回应,显示“课程思政”理念照进现实的温度;在教学评价上要强化效果导向,提升“课程思政”的价值适应性[8]。

(四)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石书臣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涵义都在于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两者在任务和目标上具有共同性,在方向和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和要求上具有契合性。同时,他也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又有不同侧重,需要加以区分,防止在实践中出现偏差[9]。韩宪洲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构词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在内涵与外延方面均有差别。同时,韩宪洲也认为两者虽有某些差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1]。陈艳认为,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仅对教育的根本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而且两者是显性与隐性的关系, 有利于把育人效果发挥到最大[1]。

综上所述,从已有研究来看,学界在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理论基础、实施路径以及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关于“课程思政”重要意义的相关研究来看,学界普遍认为推进“课程思政”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二,从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来看,学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第三,从关于“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相关研究来看,学界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第四,从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相关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两者在任务、目标、方向、功能、内容、要求等方面具有契合性,但也要注意区分两者的差别。总之,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梳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着力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高校课程思政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课程思政”要关注“人”的培养[11]。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业,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2]。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习近平同志又指出,必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最终要产生师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德育元素与学生之间自然的化学反应,切忌物理焊接,更不要堆砌,最终通过这样无缝对接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得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一样都能够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只有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

(二)推进各类教学资源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它的各项工作都要为立德树人服务,它要积极调动和发掘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为育人工作服务,可以说育人是高校存在的价值取向。现阶段高校育人存在着一个困境,那就是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来育人,部分老师存在着“育人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事情,和专业课程无关”的错误观念。现阶段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的目的,就在于调动和协调教育和教学资源,使这些资源达成协同育人的最大效果,以此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校思政育人的困境。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把育人这一理念放在第一位,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价值引领和情感熏陶,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三)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内在诉求

“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探索如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一方面,要实现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变革,使之能够承载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更新,使之更加的科学化与专业化。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课程思政”探索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方面,“一三四五五”机制有利于各类课程向思政课程靠拢,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底线意识,种好思想育人的责任田;另一方面,“一三四五五”机制也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推动思政课程注重归纳与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同行评价,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使自身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如此,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高校课程思政“一三四五五”机制的逻辑运行体系

(一)围绕“立德树人”,注重无缝对接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的。“课程思政”要真正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就需要切实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各门课程的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他们制约和影响着“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的实际效果。各门课程的教师要想在“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有关“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好准备,深刻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对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各门课程的教师要想取得学生的信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必须过硬,这样才能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感染和鼓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育人效果。

(二)加强“四个协同”,落实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协同。所谓协同,就是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用,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用公式表示就是“1+1>2”。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这种协同是学院与职能部门协同(比如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部等)、师生协同(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师师协同(专业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管理团队等)、校内外协同(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教学基地、校外专家团队的协同)。只有做到了“四个协同”,才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资源和力量取得“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习近平指出,高校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要把立德树人理念真正落实和贯彻到教育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就必须认真地学习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建立“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并且把这一机制落实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之中。只有这样,“三全育人”机制才能落地生根,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和探索育人的积极资源和力量,并且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和方法把这些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使其发挥育人的最大效用。“课程思政”则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它能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整合各种教育和教学资源,使立德树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注重“五个融入”,倡导“五度”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倡导“五个融入”,做好“五度教育”。

一是将社会热点积极融入课程,提升教育的新度。“课程思政”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为课堂引入源头活水,改善课堂供给结构,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在特定时期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且有着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这类事件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影响较大。社会热点作为当下热门话题, 能引起大学生广泛关注,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社会热点问题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有助于改革教育教学,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比如最近的“中国女排十一连胜”“国庆70周年阅兵”等,均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紧跟社会热点问题,从合适的角度切入社会热点问题,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价值取向以正确的引导,充分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二是将学生需求积极融入课程,提高教育的温度。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2]。“课程思政”的作用对象是学生,它是面向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学生是“课程思政”这种特殊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是“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过程中,要围绕学生,关注学生的合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各门课程的老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需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思想政治课融入教学各阶段,不是把专业课程变成思政课程,而是围绕学生需求丰富课程本身,使其成为多面人才。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任课教师必须要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掌握“大众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开展教学。 增强教育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要抓住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尊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转变教学的话语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关注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地发挥受教育者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把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温度和效度。

三是将地域文化积极融入课程,强化教育的厚度。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特定时期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如陕西延安文化、江西井冈山精神、贵州遵义文化、四川的长征文化、抗震救灾文化、两弹一星文化等,深刻挖掘地域红色文化的丰厚内蕴和核心,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高校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要素,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厚重感和实效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途径将资产阶级价值观输出到社会主义国家,给这些国家青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世界越来越连成一个整体,“地球村”意识传播越来越广,使得青年的民族国家观念甚是淡薄;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价值观鼓吹个人至上,在青年群体之中掀起了一股个人主义之风。总之,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高校的育人工作实效。因此,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蕴含着的优秀价值观,并通过教育和教学把这些优秀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近年来,我校多措并举构建场馆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场馆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场馆的理论教育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让红色资源为教育助力、为发展支撑,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培养有基因、有情怀、有境界、有涵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3]。

四是将信息技术积极融入课程,拓展教育的效度。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有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这对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它越来越成为师生教育教学的强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极大地拓展了“课程思政”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课程思政”可以采取微传播的方式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不仅延展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时间,而且也可以把“课程思政”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各门课程的老师要想“课程思政”取得实效,就要树立创新观念和意识,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地、取得实效。因此,教育者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现代技术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契机,任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不断增强课程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拓展教育的效度。

五是将专业精神积极融入课程,挖掘教育的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任课教师应在多方协同下凝练该专业的精神特质、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历史发展脉络,挑选最核心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强教育的深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课上得有深度。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反复讲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任课教师只有专业素质过硬,讲的内容才能使学生信服。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其专业知识,不掌握丰富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者就难以胜任教育工作。教育者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教育对象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与教育对象有共同语言,才能切实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教师要加深对专业、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本来就是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怎么把它挖掘出来,再有机融入进去,这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生硬、简单、直接地照搬。教师只有加深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和驾驭教学规律,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更自如地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使“课程思政”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强化同向同行,建设“五大资源”

“课程思政”改革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向同行的同时,要注重提炼和总结“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中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一是要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课程;二是要结合本校具体实际与特色,努力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把 “课程思政”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三是要立足本校实际,努力培养一批自己的“课程思政”专家;四是要把“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过程中的具体经验和做法提炼和总结出来,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奠定经验基础;五是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评价体系,不断地提高“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合理规划阶段性目标,充分调动起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课程思政”,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总之,“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有机统一;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方法,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