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试题解题技巧点拨

2019-12-27周加美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资收入代号方框

周加美

1.传导类试题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传导类试题是近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此类试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题干提出某种经济现象,选项列举出与该经济现象有关的具体事件,要求学生将这些事件或按时间顺序,或按因果关系等进行排序。另一种是题干提出某种经济现象,每个选项都是与该经济现象相关的一个推导过程,让学生判断哪一个推导过程是正确的。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解答政治传导类试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首位判断法”或者“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者最后一位,然后从前往后推导或者从后往前推导。对于较复杂的题,可能无法用“首位判断法”或者“尾项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时可采用“首尾两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该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再看“尾”,即对剩余选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第三步,把所有选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推导。同学们只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例1】某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共享”理念时提出:形成市场化机制和效率导向的初次分配格局,在保护劳动所得方面,应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实际工资指导劳动力配置作用,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下列选项的序号按所示方向能实现这一良性循环的是

(  )

注:推导从左上角“工资收入提高”开始。

①劳动就业增加 ②市场销量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解析:由图中箭头和注释可知,该题中的“首”是“工资收入提高”。由图中箭头方向可知,该题属于循环传导类试题,即尾部影响首部,首部是尾部的结果。确定完首部之后,可依据逻辑关系进行推导。如果直接推导有困难的话,同学们可以将题肢中①②③④四个代号依次放在“工资收入提高”的后面,看看哪个更合适。“工资收入提高”不能导致“劳动就业增加”,不能直接导致“市场销量增加”,也不能导致“劳动需求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影响消费,所以“工资收入提高”可以导致“消费需求增加”。因此,“工资收入提高”后面的方框内应填入代号③。故可先将A、B选项排除。“消费需求增加”可以导致“市场销量增加”。所以,③后面方框内应填入代号②。消费影响生产,“市场销量增加”可以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意味着对劳动需求增加(“生产供给增加”方框后面的方框内应填入代号④),进而可促使劳动就业增加。劳动就业增加,又促使工资收入提高,这样就实现了良性循环。所以,答案为C选项。

2.如何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既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收入与分配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财政和税收。

【例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我国为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①2007—2017年基础研究费用从155.8亿元增长到670.6亿元;②对企业购买的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对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由25%下降至15%;③增加科研人员的成果性收入,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激励并举,采取股权出售等股权方式进行激励。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通过推动科技创新進入创新新时代的。

解析:第一步,先审设问,确定知识范围、试题类型。设问要求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回答,因此回答该题需要运用“收入与分配”有关知识。本题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第二步,审材料,调用信息,确定答案要点。通过阅读材料可将材料中的第二句话划分为三个层次,如上所示。信息①的主旨是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费用投入增加。信息②的主旨是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率优惠等。信息③的主旨是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最后,同学们可将上述主旨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写出答案。

猜你喜欢

工资收入代号方框
城市生活质量与生产便利性的测算
特别提醒
代号X的鱼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扫地
拼 音
方框结构字书写的商榷
该涂黑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