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19-12-27姚丽

药品评价 2019年15期
关键词:依从性量表血压

姚丽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 萍乡 337000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逐步加深,使得高血压临床患病率以及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高血压疾病也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中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案,然而由于高血压的病程时间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来控制血压水平,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并且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依从性降低,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等均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需配合科学的心理护理,以改善其负性情绪并提高治疗依从性[1]。本文将重点分析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通过采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抽取院内自2017年6月起,到2018年8月止诊治的15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以数字法对入组病人随机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75例,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60~89岁,年龄均值(72.6±0.5)岁;病程2~16年,病程均值(4.7±0.5)年;合并症:糖尿病者24例,冠心病者19例,高脂血症者11例;高血压分级:Ⅰ级患者23例,Ⅱ级患者35例,Ⅲ级患者17例。对照组:包括患者75例,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60~88岁,年龄均值(72.7±0.4)岁;病程2~17年,病程均值(4.9±0.3)年;合并症:糖尿病者23例,冠心病者20例,高脂血症者12例;高血压分级:Ⅰ级患者22例,Ⅱ级患者33例,Ⅲ级患者20例。两组入组对象的上述资料比较均衡度高(P>0.05)。

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临床中关于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处于60~90岁之间;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器官功能损伤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或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口服,患者初始服用剂量控制在2.5mg/次,1次/d。结合患者血压水平和病情程度适时增加剂量,最大服药剂量应<5mg/(次·d)。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服药治疗6周。

(1)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向患者开展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特点、诱发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性措施。同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坚持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每日钠盐、油脂和动物肝脏等摄入量,密切关注自身体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适量运动。结合自身身体机能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并控制每日运动时间,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向患者讲解服药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有效的处置措施。定期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2)而观察组患者在该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如下:①认知干预:首先在患者入院之后责任护士需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迎接患者,并加强同患者的主动沟通积极交流,通过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来获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可,尽快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其建立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并在沟通过程中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其性格特点、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患者年龄特点、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等制定科学的认知干预方案,建立完善的患者疾病知识及自身性格的科学认知模式。加强患者的认知护理,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以及治疗药物的认知进而改善患者依从性,为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及预后改善奠定良好基础。②心理疏导:由于高血压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患者患病后需要长时间坚持服药来维持血压水平稳定,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随着病程延长其依从性降低,由于患者的依从性下降,容易导致血压水平控制不理想。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身体机能不断衰退,且多数老年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抑郁等负性情绪。也有部分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治疗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医嘱服药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致使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疾病不断进展。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效果较差,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和放弃治疗的情况。因此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详细掌握其性格特点,特别是需要分析患者不良情绪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耐心地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产生原因、诱发因素、治疗措施,同时列举成功治疗病例,向老年患者讲解通过规范化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可降低或避免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同时鼓励老年患者积极的发展和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多参与社交活动及娱乐活动以改善不良情绪。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照顾和陪伴,帮助其排除负性情绪,摆脱老年患者的后顾之忧,共同帮助老年患者树立康复治疗信心。③放松护理:在治疗期间向患者讲解保持身心放松对于维持血压水平恒定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通过保持深呼吸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也可结合老年患者的喜好,在其病房中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帮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同时调节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兴奋性,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同时向老年患者讲解保持放松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情绪调节,并减少心理负担。④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来提升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纠正患者由于错误认知或欠缺认知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常用药物、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等,提高老年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向老年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建立疾病宣传栏以及开展健康宣教讲座,播放视频以及面对面讲解等各种途径,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

1.3 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临床症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即经治疗患者的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超过10mmHg且降至正常水平,或患者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同时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或完全消失;有效:即经治疗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达10~19mmHg,且相关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即患者经治疗仍未达到上述标准。

(2)选择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在护理前后其焦虑、抑郁程度加以测评,其中HAMA量表当中包含14个条目,均为0~4分计分,分值与患者的焦虑程度成正比。HAMD量表当中包含17个条目,均为0~4分计分,分值与患者的抑郁程度成正比。

(3)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于两组老年患者在护理前后关于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治疗治疗依从性情况开展调查与评估,健康知识问卷当中涵盖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原因、诱发因素、治疗药物、临床症状等,评分为0~100分,得分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依从性量表当中主要涵盖了老年患者的日常服药、饮食、运动等依从情况,0~100分,得分与治疗依从性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同期对照组的88.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对比两组老年患者在护理之前HAMA、HAMD量表评分均较高,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HAMA、HAMD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老年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两组老年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老年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老年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老年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s)分]

2.3 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两组老年患者在护理之前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较低,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特别是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并且高血压也是诱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3]。高血压对于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的患者了解到高血压疾病对于身心健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的诊疗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4-5]。目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方案来控制其血压水平,并尽可能降低其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临床中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可溶于水和脂肪,通过口服给药可维持24h内的良好降压效果,并且有助于预防老年患者血压水平波动而产生的内脏器官损伤。同时该药物的安全性良好,老年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时耐受性良好,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依从性量表血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