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教学安全规范研究

2019-12-27黄多1林玲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卷规范因素

黄多1,林玲

(1.上饶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9)

户外拓展运动主要以自然环境为活动开展空间或背景空间,具有“新奇”“好玩”“刺激”等特征,这与大学生“爱玩会玩”“创新求变”特质高度契合,因此参与户外拓展运动的大学生日益增多[1]。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正是户外拓展运动的这种安全风险的存在,使得部分高校在是否引入户外拓展运动进校园时犹豫观望,有些学校则明确表示宁可牺牲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也不能承受这个风险。大学生参加户外拓展运动究竟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风险认识盲点在哪里,可以实施哪些策略等等都需要加以系统论证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教学风险为研究对象,选取4所已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部分师生以及6所未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教师为主要调查访问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等文献检索平台以“户外拓展”“教学风险”“体育教学”“安全规范”等为关键词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充分利用百度或搜狗等搜索引擎,收集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新闻报道、专题分析、政策法规等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根据调查目的,结合调查的便利性、经济性等因素,选取了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校和成都体育学院4所已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6所未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信息学院、四川宜宾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的10位领导及体育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问卷230份,回收率为97.87%,有效问卷为226份,有效率为96.17%。

(2)问卷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法是检验信度的主要手段,经检验,该问卷 Cronbach'α=0.85,系数大于 0.7,依据统计学相关原理,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

(3)问卷效度检验。为确保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特别邀请本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访问内容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效度检验。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大部分专家认为调查问卷已具备一定有效性,符合研究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问已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户外拓展任课教师、专家以及未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资深体育教师、领导,就户外拓展引进高校的现状、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改进策略等问题进行访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统计,频率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excel对调查结果实际需要进行计算分析和绘图。

2 户外拓展课程教学风险的特征

2.1 一般性特征

2.1.1 普遍性和客观性

与一般体育课程类似,户外拓展课程所接触的环境和事物比较多,场地器材建构变化大,户外拓展课堂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难以准确、全面把握各种风险信息,甚至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的每一个行为对于户外拓展课程教学来说都是一个潜在威胁。大学生相对社会上的一些户外爱好者更加年轻化,易盲目冒险,户外安全知识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差等因素,也共同决定了高校户外拓展运动风险的客观存在[2]。此外,一些地面项目的开展,为增加其情境的真实性,需要借助自然环境或设置特定环境作为开展的“场地”,这些都成为形成高校户外拓展运动风险的客观性。

2.1.2 复杂性和多变性

户外拓展运动与其他体育课的教学一样,需要借助各种教学器材来完成。户外拓展器械、道具品牌杂乱,质量各有千秋,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作风,学生性格特异,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良莠不齐。对于大多在户外进行的拓展项目教学,易受地理、天气制约和影响,户外教学人为主观因素和环境客观因素联系紧密,户外课程教学安全风险复杂。这些特征因素都决定了户外拓展课程教学风险发生的多变性。

2.1.3 无形性和潜在性

户外拓展教学风险不像物质实体一般能够被人们所轻易看见或摸到,在它没有转化成具体安全事故之前,人们一般根据事故的发生状况和原因去揣测、预知它的存在。由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环境的不同和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全面,对风险认识和风险实际存在之间的差异,风险潜行在课程的任何时间段、任何人或物当中。

2.1.4 社会性和不确定性

高校是传接社会重要人才的后备库,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习基地,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承载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因此,高校对每一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人身安全负有重大责任,而任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必定会影响到学校声誉和经济,影响到广大学生背后的家庭幸福,户外拓展教学也不例外[3]。大学户外拓展运动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极高风险性和巨大损失性,但又无法确定,对于何时会发生何种风险事故难有定论。

2.2 个性特征

2.2.1 身心伤害的的直接性

传统竞技体育课程一般只在地面上进行,而户外拓展运动除地面项目以外,还包括中低空项目和高空项目。户外拓展运动本身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必须由学生自身投入活动当中,亲身体验。在进行中低空项目和高空项目时,学生在离开地面进行项目的体验,这其中就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坠落、碰撞、高空滑伤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事故后果一般较为严重。

2.2.2 危害效应的放大性

同样的人员或团队在不同的环境实施户外拓展运动,或者不同的人员或团队在相同的环境实施户外拓展运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风险事故结果。户外拓展一般对于高空拓展项目都是采用单个参与者轮流体验,其他学生在地面观看学习及以做一些准备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果发生安全风险事故,不仅当事学生身心受到伤害,还将给其他同学心理造成伤害,学生潜意识里认为其不安全[4]。另外,现在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微博、朋友圈状态更新频繁,一旦出现教学安全事故,无论大小,将会第一时间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于众,容易放大其危害性,更加使得人们认为户外拓展是不安全的运动,从而抗拒参与。

3 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什么是风险?其实很难一言蔽之,就目前的研究和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而言,户外拓展教学风险其实就是一种可能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安全只存在于人们假想的情形中。由于户外拓展项目的本质属性,对部分项目安全的边缘挑战是绝大多数学生经历的一个方面,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学生、教师、器械设施、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

3.1 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构成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安全的首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时期”,他们喜欢追求新兴的、时尚的、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但同时大学生对自身控制能力的判断各有不同,一种是个体对自身体能与心理、户外拓展知识与技能的评估远远高于自身实际水平,另一种是个体缺乏对来自户外拓展安全的信任感,心理产生极度恐惧,这些都成为课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问卷调查得到表1信息:

表1 影响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的学生因素评估结果 N=216人

从表1中可以看到,来自学生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中的不按技术要求操作选项中呼声最高,认为其影响程度非常大。其次,68%的师生认为影响户外拓展课程安全的是来自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且影响程度非常大。按影响程度非常大的因素依次是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注意力不集中、其他学生的过失、疾病及心理素质差等因素。但仍然有2%的师生反映学生疾病对户外拓展课程教学没有一点儿影响,这种思想显然是不对的。学生若有疾病不告之或逞强进行课堂学习,无论是高空项目还是场地项目,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教师因素

户外拓展教师既是体育教育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风险管理执行中的核心人物,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变量[5]。户外拓展属于高危高风险运动项目,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行为的实施都涉及到或轻或重的风险后果问题[6],具体见表2。

表2 影响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的教师因素评估结果 N=216人

通过表2可以发现,大部分师生对所列举的风险因素评估较为合理,认为其影响程度最深刻的是来自教师保护工作不到位,教师不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因素风险次之。再者就分别是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安全意识不强、教学差错、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因素。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调查的216名师生来自教师各因素对户外拓展安全的评估中,每项都有认为其没有影响的态度,对安全风险评估需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3.3 器械设施因素

户外拓展课程中大量使用各种保护器械与辅助器械,它们的作用不仅在于帮助体验完成活动项目,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人身安全。各大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课程,首要的是对户外拓展场地、器械等硬件设施的准备,器械的购买必须慎重,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器械不会出现“超期使用”“带病使用”的情形[7]。其次是对器材设备进行充分的保养和维护,及时评估并处理器材设备在使用过程出现的损耗,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影响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的器材设备因素评估结果 N=216人

通过表3可以看到,户外拓展的器材设备是影响课程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师生问卷中了解到,认为教学器材损坏对课程教学影响非常大的占71%,认为教学设备的不合格和器材设施建造不合理因素对课程教学的影响非常大的分别占70%和67%。由此可见,被调查问卷的师生对于影响户外拓展课程安全风险的器材设备因素的认识较深,但仍然存在一些意识偏差,认为教学器材设备对户外拓展课程安全影响不大。

①由于各校户外拓展基地建设存在差异,依照各高校户外场地建设情况,综合考虑,“中低空项目”指距离地面8 m以下的拓展项目。

②高空项目:距离地面8 m或8 m以上的拓展项目。

3.4 其他因素

在其他因素方面,例如:天气的突然变化、场地潮湿。还比如医疗保障因素,没有定期对学生进行医疗体格检查;学校体检不认真,体检形式化、走过场;学校缺少专门处理运动伤害事故的医疗队伍等。

4 高校户外拓展课程不同项目教学安全规范要领建构

4.1 环境规范

根据专家访谈和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结合户外拓展课程常见的地面、中低空和高空项目运动特点,掌握各项目应注意的一般性安全规范要领。根据对高校户外拓展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尝试建构高校户外拓展教学环境安全规范(见表4)。

表4 户外拓展课程环境安全规范要领

4.2 教学操作规范

教学操作规范是整个户外拓展课程教学工作的重点,贯穿了整个课程开展的始终。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循户外拓展教学课程要求,课程教学严格按要求操作。通过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并参与相关户外拓展培训,查阅文献、书籍,构建教学准备、实施、结束操作规范。

4.2.1 教学准备规范

由于户外拓展课程与一般体育课程存在差异,涉及道具多样及安全保护防护的不可缺少,在教学前,需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热身运动、课前高空项目的挂保护工作、检查场地器材、询问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症状、进行安全教育等准备工作。教学准备工作做好,对于安全进行教学实施意义重大,具体教学准备规范如表5所示。

表5 户外拓展课程环境教学准备规范要领

4.2.2 教学实施规范

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安全风险发生的“高峰期”,此期间,教学时间占据整个教学课堂时间的主要部分,教学活动量也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此阶段,各种发生教学事故的因素不确定且不断变化,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越大[8]。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循教学规范,有效地规避风险,课程教学具体操作要领构建如表6所示。

表6 户外拓展课程环境教学实施规范要领

4.2.3 教学结束规范

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风险的结束,在学生体验项目活动后,课后的拉伸放松运动,需要对各器材设施取下收回,特别是高空项目在解锁过程中防止绳锁坠落砸伤地面人员等,将已经损坏的器材归类放置指定位置,检查学生人数等所有这些,仍然有可能造成教学事故,具体规范要领如表7。

表7 户外拓展课程环境教学结束规范要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我国已开设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其课程教学安全风险管理状况良好,但其中也存在部分户外拓展教师资格认证不规范、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参与拓展活动的学生不按技术要求操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器材设备质量不合格、超负荷使用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5.1.2 户外拓展课程教学风险除具备一般传统体育课程普遍性与客观性、复杂性与多变性、无形性和潜在性的一般性特征以外,同时还带有身心伤害的直接性和危害效应的放大性等个性特征。

5.1.3 在户外拓展教学实施前,应该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具体环境和项目特点制定户外拓展课程教学安全风险事件应急预案,科学应对安全风险事件,减轻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

5.1.4 针对中不同类型的户外拓展教学项目,可以从环境规范和教学操作规范两个方面构建起覆盖教学准备、实施和结束阶段全过程教学安全规范要领,有助于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教学安全风险防控。

5.2 建议

5.2.1 学校应进一步强化体育教学风险管理,严格把好教学安全关,确保户外拓展场地器材等硬件符合安全要求,减少各种不安全隐患,多方协调配合,构建户外拓展严密的整体系统防范格局,完善户外拓展风险管理体系。

5.2.2 加强教师户外拓展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及其操作水平。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需普及户外安全保护教育,课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升教师急救知识和救护知识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害,有效规避风险。

5.2.3 引导师生提高自我安全认识和安全保护意识,切勿逞强。提高户外拓展活动适应能力,做好教学安全监控等,以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恶性事故。

5.2.4 全面重视责任规避与风险应对,选择合适的险种,规避风险。建立户外拓展课程安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和责任认定制度,规避体育风险的同时,将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度化、责任化和法制化。

猜你喜欢

问卷规范因素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解石三大因素
问卷网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