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对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作用影响

2019-12-27高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发性单孔气胸

高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区,安徽 合肥 230000)

自发性气胸以咳嗽、呼吸困难、胸部明显疼痛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1]。大多数自发性气胸需要手术治疗才能痊愈,传统开胸术造成大量出血,创口大,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临床实施有局限性。目前,胸腔镜手术因具有小创口、清晰术野、恢复周期短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胸腔疾病治疗中,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术[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25例;年龄19岁-61岁,平均(32.06±4.83)岁;本科及以上21例,大专、中专及高中19例,初中及以下9例。观察组中女性23例,男性26例;年龄18岁-59岁,平均(32.17±4.76)岁;本科及以上23例,大专、中专及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自发性气胸,且单侧发病;检测后须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案;排除开胸手术史患者;排除心肺功能异常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入院情况进行介绍,告知手术流程、时间、注意事项,对药物使用进行指导,定期定时检测患者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具体过程如下:(1)术前护理: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并调节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讲解手术基本流程与术前术中注意事项,令患者了解手术,克服未知带来的恐惧。(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与患者亲切交流,帮助患者放松,调整舒适体位,为患者做好术中保温、遮挡工作,保护患者隐私。(3)术后护理:术后调控患者的饮食,加强术后监管,保证引流管通畅,定期消毒,变换体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康复锻炼。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后应激反应评估(Mean±SD)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评估手术开始后患者的应激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应激反应的指示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来表示,采用t检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后应激反应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后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经过统计分析,手术前两组患者数据无显著差异,手术中,观察组患者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多数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患者面对未知的手术会产生恐慌和焦虑的心情,进而影响手术的开展和术后的恢复。临床资料[3]证实,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程度不等的忧郁、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是十分重要的。以现代护理价值观为依据,衍生了全程护理模式,要求以患者为主,以手术室护理为辅,全面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生理变化实施护理干预。全程护理可以使患者有被重视与关注的感受,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知,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对进行单孔腹腔手术的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发现经不同护理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发生明显变化,全程护理的观察组手术中的指标检测波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减轻了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该差异显著(P<0.05)。说明全程护理单侧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有助于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应激反应,提示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自发性单孔气胸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