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谜团”与蜂团

2019-12-27张河勇

蜜蜂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谜团工蜂蜂王

张河勇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义乌 322008)

1 解释中蜂“五怪”

《蜜蜂杂志》于2019年第7期之第7页,刊登了《今年早春这群中蜂有点怪》一文。笔者认真多遍阅读后,详细地分析其文中提出的“五怪”现象,再结合“怪象”当时的季节气候以及储蜜、群势等情况,发现了所谓的五怪现象,实则有其合理性可循,即是可以解释的“谜团”。现一一予以解释,望能得到蜂友们的认同。为了方便对照叙述,以下将原文作概要性的逐条列出简述之。

原文一怪:2019年2月15日,早春连续低温阴晦,一群中蜂,在无分蜂迹象的情况下,自然分出。其中巢内4个王台中,有3个处女王已自然出台。

笔者解释:发生这种过早分蜂,原因是越冬时蜂群的群势超强,巢内越冬储蜜留存过量。再就是:蜂巢较紧凑拥挤,不够宽敞;越冬保温过度;蜂群摆放位置坐北朝南,斜阳直照等。又由于新王已经出房,老蜂王于不良的气候情况下,被迫自然分群。

原文提及的3只处女王问题。笔者解释:通常情况下,先出台的处女王会摧毁剩余的王台。但若本群的群势过强,在第一个老王群分出后,蜂群还会继续发生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自然分蜂。那么先出台的处女王,就不会摧毁其他王台。至少不会摧毁所有王台,有时是选择性摧毁少数几个较为老熟的王台,留下稚嫩的王台,以便以后再行多次分蜂。

蜜蜂是变温昆虫,靠群体抱团取暖,难以单独恒温,由于气温低,先出台的处女王,不便斗杀筑造于巢脾下端、较低温区域的王台,所以发生了多只处女王暂时同巢的现象。但过几天,待处女王强健时就会互相格斗,多王同巢现象将不复存在。

原文二怪:分蜂群只飞落结团于仅20m远的路肩石块之下,分蜂量只有原群的1/4,1个月后发现失王,工蜂已产卵。

笔者解释:因气温低,分蜂群很难远走高飞,被迫降落于低近之处。至于分出的蜂量,也因气温低,只能是分出很少一部分,大多数留于巢内结团保温育子。因为既然已分蜂,就可断定巢内在低温期,不停产卵育子。否则,如果没有足够的新蜂出房,是没有分蜂条件的。至于失王,那可能是分蜂收蜂时,不小心伤及或挨冻过老蜂王,因残、冻后致命。或者处女王出房后,由于低温阴雨耽误,老蜂王未及时分出,于巢内滞留时间过长,已被出房长久,已强壮的处女王,追斗受伤过而早衰死亡。

原文三怪:按常理,原群内会有1只蜂王,早春本场另外蜂群也无一雄蜂,不知处女王何时成功交尾。从分蜂到产卵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产卵时间比其他蜂群晚了半个多月。

笔者解释:当早春气温不适且变幻莫测时,处女王的婚飞会滞后顺延的。当然跟自己蜂场是否有雄蜂的存在并无多大关系。因为处女王在气候晴暖时,会以蜂巢为圆心,可在十几千米的半径内进行婚飞,而平原地区可飞得更远,能飞行几十千米。因此不难想象,在如此宽阔的飞行范围内,能缺乏雄蜂吗?可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原文四怪:原先分蜂时,有4个王台。据台盖痕迹判断,3只处女王已顺利出房,分成2群,共4只王。过了近1个月后,只剩下1只蜂王。

笔者解释:蜂王都有极强的排他性,也就是以惟我独尊的形式存在。这种“狭隘心理”,尤其是新蜂王更为明显。除非是个别自然交替的蜂群,会有一段时期和谐的“母女同巢”,但“好景”也不会太长久,最后还是会走向一群一王。当然,有时筑造的王台日龄过于相近,造成了多只处女王,同时或接踵出房,开始时由于早春气温低,加上新出房的蜂王稚嫩,无力相互排斥斗杀,暂时多只处女王同巢相处,貌似和谐。但这种“和平共处现象”是极其脆弱的,待到处女王羽翼丰满、气温适宜时,一场血战,一触即发,最后剩下1只更为健壮的处女王。这只仅存的处女王,也有可能在以后的认巢飞行,或者婚飞过程中飞失。因为在空中婚飞时,很多鸟类、蜻蜓和胡蜂都是蜜蜂的天敌,极有可能被天敌所捕杀。所以就不难理解“二群四王”,最后只剩下1只产卵王了。

原文五怪:分蜂当天是阴天,气温只有6℃,2019年早春当地以阴雨天气为主,是气象反常引发的分蜂,还是另有原因?

笔者解释:中蜂比西蜂的耐寒性要强得多,西蜂一般需12℃以上才能较为安全地飞行,而中蜂在冬季枇杷、柃属等流蜜期,在8℃的气温时就能顺利地采到蜜源。尤其是群势强大,且储备蜜充足的中蜂群,由于巢温比弱群要高得多,在虽冷无风雨的寒冷时节,于6℃的气温下,也是可以出勤采集的。所以强大的中蜂群在阴天6℃气温下,蜂群分出结团后,就不会冻僵了,况且分蜂前已吸食了足够饱的蜜汁,以利蜂团振翅升温。

原文末又曰:……为了重振旗鼓,扩群……基本上不割取蜂蜜,加大饲喂量,勤勉管理。到越冬时,储蜜很充足,群势也强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即使是长期阴雨低温天气,对群势强、储蜜又充足的越冬蜂群来说,影响并不会太明显。我们也经常发现,有的强群越冬后,群势几乎毫发无损,而有的弱群,根本过不了寒冷的冬季。也有的群势不太强的中等群,勉强越过了冬季,但等到来年春繁时,已是奄奄一息了。所以只有强大群势和充足储蜜的蜂群,又在合理的保温管理下,即使在遭遇低温阴雨的逆境时,也能照样“我行我素”:出勤、繁殖和分蜂三不误。

2 有假蜂王的逃迁蜂团

经常会听蜂友们说,又收捕到了失王的蜂团。收到这种“失王逃迁群”,大多在夏末秋初,而春、冬季却很罕见。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逃迁群失王的呢?近来终于揭开了这个让笔者困惑多年的谜团。

为了防止中蜂群飞逃,笔者的蜂群于夏末秋初季节,都加设了隔王防逃器。但每年的夏秋季节,还是有几个弱小的中蜂群飞逃。一天闷热的午后,相继有2个弱小蜂群倾巢飞出,在空中盘旋,尽管蜂王被防逃器挡在巢内。当时我因接到客户电话,有急事外出,无暇顾及逃迁群,又因有防逃器装备,就不太担心蜂群会飞走。以为一般让其飞一阵子后,工蜂疲惫不堪之时,即会自行归巢,罕有被别的有王飞逃群混团飞逃的情况。

等我办完事情回家后,天已黑,开箱查看后,却见蜂群已逃失,只有几只刚出房的幼蜂,陪伴着惊慌失措的蜂王。幸好天黑,否则开箱查看时,蜂王也会飞逃失踪。用手电筒照明,向附近树木上查寻了一番,未见结团蜂群。后经过打听,得知被他人收走了2个结在树丫上的蜂团。次日早上去问询,对方如实说明,并开箱查看,2人提脾查了很多遍,果然未见蜂王,见空巢脾上,有不少东倒西歪的工蜂卵。这有点反常,按常理,失王的蜂群一般要经过三四天,工蜂才会卵巢发育,继而产卵,这2个逃群,既然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工蜂产卵,说明此群在飞逃之前,工蜂卵巢已经发育或者已经产卵了。

再说,以往收捕无王的蜂团是很费劲的,因为工蜂很不愿往收蜂器具内攀爬,收了又散,散了又重新结团,且结团很蓬松,惊慌空飞的蜂很多。据对方说,收这2个无王蜂群跟收有王群一样轻松,一下子就自行爬上了收蜂斗。可他万万没想到,收到的居然是2个无王的逃迁蜂群。既然已成了无王的工产群,就很难挽救了,更何况对方无现成的储备蜂王和老熟王台可供介入调用,就很爽快地将2个无王群归还给我。我拿回蜂群后,很成功地就将原来的蜂王诱入。但细看逃群原来的巢脾上已有不少的工蜂卵,只是我此前未发现而已。过了几天,在有王的情况下工蜂依然产卵,蜂王却腹部萎缩、停产。

一星期后,在设有防逃器的情况下,逃迁再次重演。等待蜂群结团后再收回时,却发现了“假蜂王”,即卵巢发育的工蜂……正因为有卵巢发育的工蜂出现,才会让全群工蜂误将其当真正的蜂王“对待”。逃迁蜂在卵巢发育的“假蜂王”(工蜂)带领下,结团紧凑行为一致,很快就会爬上收蜂器具内。后来笔者对此反常现象做了细致的梳理,原因是此2群蜂的蜂王已经太老弱了,而老龄蜂王的信息素少,对工蜂卵巢的抑制力不足,加上酷暑繁殖力锐减,成年工蜂哺育任务轻,蜂力过剩。为了储蜜充足让蜂群安全度夏,近期对此蜂群数次补充饲喂,又加剧了工蜂的卵巢发育。

因此,蜂友们换王工作一定要及时,莫待蜂王极度衰弱时,才想起换王。还有,平时对蜂群的人为补饲量也应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夏末秋初对蜂群的补充饲喂量,必须把握精准,切莫过量。

猜你喜欢

谜团工蜂蜂王
工蜂甲(上)
造房前的准备
小保姆成长记
“逃学”的谜团
昆虫们哪,快帮忙解开谜团吧!
权力至上的蜂王
昆虫解谜团
勤劳的工蜂
银雀山汉墓竹简:破解千古谜团
蜂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