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群的翻转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用

2019-12-27陈丽霞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群成员课件

陈丽霞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0 引言

微信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信群也逐渐成为群体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可以把具有共同兴趣或共同目标的一群人集合到一起,任何一个群员都可以把信息共享到群里,也可以通过微信群接收到群内其他人分享的信息。与微信“一对一”的单独交流相比较,通过微信群可以大大缩短交流的时间,提升沟通的效率,有助于群体问题的有效解决[1]。目前微信群已成为学习及工作过程普遍使用的沟通工具。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萧伯纳曾经说过:“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思维、知识面、优势智能都不尽不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已成为21世纪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2]。

1 微信群的基本功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群能为具有共同学习兴趣或共同学习目标的学生提供一个优质、便利的合作学习平台[3]。微信群对合作学习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息发送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缺乏交流,合作便无从谈起。而信息交流恰好便是微信群最基本的功能,也是组建微信群的初始目的。微信群的交流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沟通需求,既方便又快捷。

1.2 数据收集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3~5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及指导。及时掌握合作学习小组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微信群的另一个功能是“数据收集”,通过群内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收集群员个人的学习信息以及群体合作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从而及时对合作小组进行适当的引导及调控,微信群的这项功能对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成员管理

除了具有信息发布、数据收集等功能,微信群同时还具有管理功能,解决了传统线下沟通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合作学习是由人来完成的,自然免不了对“人”进行一定的管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群员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反馈信息,督促小组成员不懈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同时对表现出色的成员进行及时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前行。微信群能让教师随时随地掌握合作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调和成员之间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2 构建基于微信群的合作学习小组的重要性

柏拉图曾指出:“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人类大约有90%~95%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和开发,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地逃避学习和工作。不过,很多人天生也有一种不服输的天性,一旦受到刺激,有可能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能力和优势都是不同的,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团体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众所周知的“鲇鱼效应”的道理实际上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4]。合作学习的道理不外乎也是如此。

基于微信群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思想的碰撞,为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学、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3 翻转课堂在“合作学习式微信群”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的形式,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与共享,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5]。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与微信群的完美结合,为小组合作学习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让合作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本文结合韩山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以“多媒体课件封面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基于“合作学习式微信群”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组织与应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3.1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微信群,发布学习资源

(1)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取得良好合作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群体规模较小时,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人数过多的小组,成员间进行交流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成倍增加,学习效率和质量也相对较差。因此,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小组的规模及成员的搭配。一般建议将人数控制在4至5人,同时,小组成员遵循智能互补的原则进行组合,以使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都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6]。

(2)建立微信群。由合作小组推选出组长,由组长以群主的身份建立微信群,教师以群员的身份加入,群主负责小组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通过微信群的交流之后,有些问题或许得到了解决,有些问题可能尚未解决,有些问题又或许存在争议,组长(群主)应把这些问题及讨论结果的主要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其发布在微信群,让所有小组成员在总结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3)发布学习资源。教师将学习任务及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发布到微信群。

学习任务:根据之前确定的选题,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封面”,也就是课件的“首页”。注意图片的选择及字体的设计。

教学视频内容主要包括:①介绍封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应力求设计简洁、美观、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②介绍封面设计的基本形式:“图片+标题”。为了增加感染效果,可插入与课件主题相符的背景音乐,添加Logo或部分修饰动画等元素;③介绍选择图片的基本要求:与主题相关、高清、元素少的、留白较多的,对于非用不可,但又没有足够留白的图片,可用添加蒙版的方式处理;④展示优秀的封面设计效果图。

3.2 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分享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了解课件“封面”的设计要求及设计形式,结合自己的选题进行设计并制作出课件“封面”的初步效果图,并分享在微信群。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完成速度较快,这样无形之中对其他成员起到了敦促作用,大大降低学习的“惰化”现象。

等到所有成员的设计效果图全部在微信群上发布之后,组长应组织大家对每个人的封面设计图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存在的不足,教师也会及时参与讨论,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跟建议。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设计图的修改,并将修改图再次分享到群里。历经反复交流、多次修改之后,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及“生生”的交流都通过微信群进行,使每个人在学习中碰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最为及时的解决,同时也方便学生了解彼此的学习情况,集思广益,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3 教师通过微信群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努力的方向

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通过微信群对学生的最终设计图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同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分析作品设计中的亮点,供其他同学学习与借鉴。

对于个别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继续对学生做进一步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将通过微信群交流总结整理的内容充实到教学课件,力求使教学课件包含的知识要点能更全面地涵盖该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为下一次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更完善的学习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结语

合作学习中有些想法可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也有些想法是突然之间“灵光一现”,对于这种突发而至的灵感,若不能及时进行记录与交流,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了。微信群允许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性,为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及时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习资源分享”与“交流与探讨”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环节,在微信群这个自由灵活的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微信群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必将为合作学习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合作学习在更大范围之内的推广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猜你喜欢

信群成员课件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跑步的动力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海西诗享微信群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