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强—中子铺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2019-12-26郝云蛟张金凤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0期
关键词:造山扬子南华

郝云蛟,王 东,张金凤

(陕西地矿汉中地质大队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

1 构造单元划分

该地区属于华南板块扬子陆块,属于秦祁昆中央造山带范畴,地质构造是秦岭造山带扬子陆块、松潘-甘孜造山带三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约25亿年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以来三大阶段,六个演化时期(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青白口纪、南华纪-志留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但其构造变形主要是在印支-燕山期由板内陆/陆叠覆“A”型俯冲形成并定型的。

2 构造单元构造地质特征

该地区属扬子北缘—西北缘印支—燕山期前陆变形体系,现今的主要变形是该期形成的。中三叠世末印支期运动使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发生陆陆碰撞,在华南板块北部边缘形成一系列自北向南薄皮推覆构造。燕山期扬子陆块与南秦岭造山带、扬子陆块与松潘-甘孜造山带相互作用,环扬子陆块形成一组冲断褶带,汉南-米仓山隆升带形成,扬子陆块内部为中生代四川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此期变形为基础,划分为米仓山基地逆冲带-宁强-三元上扬子克拉通四级构造单元。该地区位于上述四级构造单元内,北东部与汉南岩浆弧相邻,面上呈北东向展布,为扬子陆块由南向北挤压推进隆升和其上盖层褶皱的结果。介绍如下:宁强—三元上扬子克拉通属于上扬子地块米仓山构造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的一个四级构造单元,该地区北东部与汉南岩浆弧相邻,北西为阳平关构造楔,面上呈北东向展布,卷入地层包括青白口纪岩体,向盆地方向依次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主体变形在燕山—喜山期,为中浅构造层次。在该地层小区内,现今地表出露的主要是米仓山上盖层及小面积基底岩系。

2.1 褶皱

水田坪-黄坝驿背斜:位于二郎坝--黄坝驿一代。总体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向西倾伏,倾伏角7°~10°(由东向西变大),长度约40km,宽约3km~6km,由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二叠纪等地层组成,核部由沧浪铺组构成,核部产状比较平缓,轴面略向北倾,南翼较陡,160°-170°∠70°-85°,北翼产状355°-20°∠20°-30°,此背斜根据其形成机理及卷入地层,可推测应属厚皮推覆构造。关口坝-黎坪复向斜:位于黎坪、营盘山、小冷坝、关口坝一带,总体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延长,东部向东翘起,褶皱平缓开阔,次一级褶皱明显且呈波状起伏,向斜核部为下三叠系大冶组,且均成小的封闭出现,两翼为二叠系灰岩、志留系粉砂岩、页岩及奥陶纪砂岩、页岩及灰岩组成,岩石产状一般北翼倾向南—南东,倾角15°~40°,南翼倾向北—北西,倾角5°~30°。本地区主要出露该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卷入地层为二叠系—下三叠系,多向斜宽缓,背斜相对紧闭,呈隔挡式褶皱,受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成层滑脱控制:即二叠系和三叠系大冶组高粘度的中厚层一块状灰岩为强岩层系,分别构成下、上两个主导层,变形形成主褶皱,进而控制由薄层状的泥砂质碎屑岩、薄层状碳酸盐岩、泥质碳酸盐岩夹硅质岩等低粘度弱层系构成介质层被动变形滑脱一褶皱。

a.二叠系和三叠系大冶组高粘度强岩层系构成的主导层,分别发育平均波长7km和2.5km的主褶皱。其中:①主导层中部以同心褶皱为主。②主导层与介质层接触带上,内弯曲一侧多见为舌状褶皱或相似褶皱,其外凸侧褶皱形态较为开阔。(图1)。

图1 二叠系和三叠系大冶组高粘度强岩层系形成的褶皱

b.低粘度弱岩层构成的介质层内:①近主导层顶、底内弯曲一侧具复杂揉褶,局部伴随发育小型逆断层。单层成薄板状的硅质岩、碳酸盐岩则伴有尖棱裙皱、膝状褶皱或其转折端形成虚脱带-构造角砾充填型三角区。②远离主导层向顶、底均递变为平缓开阔褶皱-大型膝折直至褶皱消失,以其顺层均匀缩短变形递变为特征。

综上所述,本地区内褶皱主要有如下特点。

①米仓山主体为一个大型的基底卷入构造,走向近东西;以晚三叠世大冶组底部的泥页岩层为界,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浅层变形简单,深层变形则较为复杂。且泥页岩层下部层序存在减薄和加厚现象,反映该地区为早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并在后期重新活动。②米仓山构造带原是扬子陆块北缘的一个东西向隆起,于印支期同龙门山和大巴山一起卷入扬子陆块边缘的推覆构造系统之中。并在后期继续发展,形成米仓山隆褶推覆带。由于本地区志留系及下三叠系泥页岩层共同组成了沉积盖层的软弱层系—滑脱层,在北北西和南南东挤压作用影响下发育了一系列薄皮构造。

2.2 断裂

印支-燕山期断裂切割基底和盖层,断层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受控于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楔入的构造背景,本地区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为中浅构造层次脆性断裂。石羊栈—还相子:位于石羊栈—猪草沟—还相子一带,向北东延伸,区内长度约33km,为一北倾逆断层,倾角±71°,断层破碎带宽约10m~15m,主要为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和碎裂岩,断层两侧岩石风化程度较强,形成于燕山期。元马路-水田坪-石羊栈断裂: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期,燕山早期为左行平移断层,从石羊栈—大石坝一带的寒武纪层的分布位置判断,其断距约4km,燕山晚期受南北向构造运动影响继而形成逆断层。

3 构造演化

(1)前南华纪基底形成演化阶段。①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原始陆壳形成期(2800Ma~1800Ma)。②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北东向原始板块构造演化与晚前寒武纪褶皱基底(原始中国古陆)形成期(1800Ma~800Ma)。

(2)南华纪至早三叠世地块陆表海演化阶段。①南华纪至志留纪扬子陆块演化期(800Ma~410Ma)。②泥盆纪至中早三叠世扬子海盆古特提斯后陆盆地演化期(410Ma~227Ma)。

(3)晚三叠世以来大陆板内演化阶段。①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新特提斯联合继承性持续造山和大型沉降盆地演化期(227Ma~96Ma)。②晚白垩世以来新特提斯叠加改造块断隆升、掀斜形成现代山势地貌景观(96Ma~现今)。

(4)第四纪龙门山北段、米仓山近代构造地貌形成。沉积主要沿现代河床两侧零星分布。米仓山为侵蚀山地并继续上升侵蚀。测区内第四系进一步发展扩大,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全新世形成现代构造地貌景观。

猜你喜欢

造山扬子南华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金从何来?太古代造山型金矿床中的金来源于变质沉积岩
江苏扬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南华新书架
2019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岔路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