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下的调适:哈尼族宗教生活中鸡的文化研究

2019-12-26李宗朋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哈尼族公鸡符号

李宗朋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鸡是一种家禽,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几千年的人鸡相处,人对鸡的认知已经超越了食物的范畴,鸡在人的宗教生活中拥有非比寻常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直到现在鸡的姿态仍然活跃在许多民族的宗教神话和宗教活动中,并被赋予了丰富的符号内涵。

哈尼族是西南的世居居民氐羌的后裔,较早地驯化、饲养了鸡,并在各种宗教习俗活动中广泛运用。鸡通过神话、祭祀、占卜等宗教行为,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内涵,成为哈尼族的人和神鬼交往的重要媒介,达到族人身心的自我调适。

一、哈尼族宗教生活中的鸡文化

与哈尼族驯养鸡的漫长历史相切合的是与鸡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宗教生活的频繁利用,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家禽家畜都无法相比的。

(一)鸡的神话传说

神话主要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部分产生于文明时代,是人类从神灵信仰出发,借助于原始思维,以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出的超自然神灵的幻想故事[1]。哈尼族民间口头神话传说以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表现出哈尼族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哈尼族通过神话等口头传统,遗存了大量远古与“鸡文化”相关的文化元素。

哈尼族民间叙事史诗《十二奴局》里说,哈尼族社会的三种能人“咀,其,克”即官人、贝玛、工匠均产生于白、花、红三只彩蛋,并由鸡孵化出来。白蛋孵出来的是官人,帮助世人断事决案掌事;花蛋孵出来的贝玛,给世人驱鬼治病;红蛋孵出来的是工匠,给世人制造工具、修建房屋。

另外还有关于鸡与太阳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有九个太阳,搞得人民不聊生。后来有一个叫俄普浦罗的英雄将太阳射掉了八个,最后一个吓得躲了起来,大地陷入了黑暗。人们只好派了好多动物去叫,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大公鸡叫了三声,太阳感受到它的真诚,终于出来了。从此,公鸡叫三遍,太阳就跟着出来了。

上述两则关于鸡的神话传说以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和思维,对哈尼族社会结构、自然现象进行了理解和想象,体现了哈尼族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赋予了鸡独特的文化意义。

(二)神鸡

鸡在哈尼族特定情境下是神的代表,被赋予了神的意志,传达神的旨意,左右着哈尼族的宗教生活。

有些村寨在咪咕家中养着一只代表寨神的白公鸡。哈尼语称“卜鲁阿哈”,意为守寨子的鸡。此鸡平时在村子里游荡、啼鸣,象征寨神巡视村寨。寨神鸡属全寨公有,不能杀,不能卖,让它自然死去。如果发生鸡瘟、野猫咬死等意外事故,认为是不吉利的,必须简单地祭献寨神后,要立即续上。此后的属牛日、属虎日、属龙日三天忌日子,全村男女老少不事生产[2]。

神鸡是寨神力量的象征,影响着哈尼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活动。有的村寨昂玛突祭寨神林当天大咪咕会抱着神鸡前往寨神林,如果鸡叫了,那大咪咕可以当祭祀神林的龙头,若是鸡不叫,则需返回商量换一人抱鸡上去,直到鸡叫为止。

(三)鸡祭

“万物有灵”“鬼神信仰”“祖先崇拜”是哈尼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特点,因此繁多的祭祀活动充斥着哈尼族的日常生活。在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哈尼族社会,鸡相较于牛、羊、猪来说更为经济便宜。而且鸡在哈尼族传统思想意识观念中的地位较高。因此,哈尼族把鸡和鸡蛋看成鬼神偏爱的祭祀供品。鸡祭是哈尼族饲养鸡的主要目的,有时候出于特定需要或家里的鸡不够用,还会去街上购买。

元阳新街昂玛突期间,鸡和鸡蛋利用始终贯穿于整个节日的祭祀活动。第一天上午举行的是“普哈苦”,即叫寨魂。由贝玛或摩批手拿一只白色公鸡在大咪咕家面朝寨神林方向颂念祭词,然后将其宰杀进行生祭,烹熟进行熟祭,另外还有一只彩蛋置于染黄的糯米饭上,最后由贝玛和咪咕共食。下午的时候举行“含滔滔”仪式,即封寨门。有的村落有两处祭祀地点,有的只有一处。在进村口的牺牲是一只白色公鸡、一公一母两只小鸡和一只鸡蛋,白公鸡宰杀后连毛带皮剥下,用竹条将其撑开,并固定在寨门树上。其他鸡宰杀后就用开水褪毛,煮熟后用鸡的各个部分祭献。而在上寨门那里用的是红公鸡。第二天早上进行的是祭水井仪式,祭品是一只彩蛋和一公一母两只鸡。下午进行祭寨神仪式,祭品除了一头肥猪外,还有一只彩蛋和一公一母两只鸡。第三天下午举行祭小神林仪式,祭品有彩蛋、鸡肉和猪肉。第四天下午摆街心宴。然后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会用彩蛋和黄糯米饭祭水田。

除了节日祭神之外,鸡还用于祭祀祖先和祈福仪式。哈尼族在春节期间,会连续三天杀鸡祭祖,然后再依次由长辈和小辈食用。祭祖时杀的鸡只能是红色的。另外在哈尼族地区的公路两旁随处可以见到供人休息和指路的台子和指路碑,这是一种祈福建筑。在建台时,要杀一只红公鸡进行祭祀。

在祭祀活动中,除了鸡肉和鸡蛋外,鸡毛也必不可少。候勾①和顶梁柱被认为是老祖先的所在地,上面插着在各个节日祭祀时候所宰杀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鸡毛,被当做祭祀祖先的见证。小孩生病的时候可以拿一些候勾上或顶梁柱上的鸡毛烧一烧,把不干净的东西赶出去,再找贝玛背一下就好了。祈福台在修建的时候也会在台上插上三根鸡毛。清明节期间上坟的时候也必须要有鸡毛插在墓碑前。

在节日和日常祭祀祈祷、驱邪消灾等活动中,鸡的雌雄地位有所不同,公鸡为主,由主祭拿着,母鸡为副,由其副手拿着。并且有的地方公鸡的毛色也影响其应用,红色公鸡主要用于向神灵、祖先祭祀祈祷。而白公鸡一般不用于祈福祭祀,主要用于镇恶驱邪仪式。

(四)用鸡招魂

信仰自然宗教的民族,将人的灵魂定义为附着于人体并主宰人体的超自然体。灵魂之于人是主动的,它可以潜伏于人体,也可以脱离潜伏的人体而自由飘荡[3]。灵魂的这种自主性,导致人对灵魂的患得患失以及为维护灵魂的完整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崇信“万物有灵”的哈尼族的灵魂观念十分强烈,认为“约拉”即灵魂是活人身体机能的重要保证。哈尼族认为人出生时的三声哭泣,宣告了一个灵魂的降世。父母为新生儿杀鸡取名后,灵魂就会附体,他也就正式成为社会的一员了。

哈尼族认为每个人都有12个灵魂,缺一不可,缺少量的魂会身体不适,缺的魂多了就会生大病。哈尼族认为人会由于灵魂主动离体、惊吓、自然神纠缠、祖先不佑、天神出卖等原因失掉灵魂。因此,为了保持灵魂的完整,身体的康健,哈尼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招魂祭祀活动,有祝福、治病、保魂固魂等多种仪式。无论哪一种招魂祭祀仪式,几乎都离不开鸡和鸡蛋的应用。

有些哈尼族地区,每三年左右便会举行一次“苏拉枯”的招魂活动,为全家老少进行招魂。这种活动要由贝玛主持,所需的祭品有一公一母两只鸡,一只鸭,鸡蛋鸭蛋各一只等。然后将祭品摆在“候勾”前面的竹桌上,全家人按辈分围坐在竹桌旁,贝玛先进行祭献,而后进行三次招魂,最后贝玛问:“你们家的人都回来了吗?”全家人回答:“都回来了。”到此,招魂结束,鸡肉祭献祖先,后由众人同食。

人要是被吓到生了病,需要贝玛拿着一只白色公鸡到被吓到的地点、神井、家门口进行叫魂,并在水井旁将鸡宰杀,然后拿回家,进行叫魂,然后把鸡肠、鸡肝放在竹子上,并在其中一根劈开插上鸡毛呈梯状,然后将竹子送到村边,把不干净的东西送出去。

(五)鸡卜

卜和筮是中国最早的两种术数活动,以卜、筮合称来代表一切占卜行为,卜筮是人类尝试认知世界,希望掌控自然和命运的朴素表达,是人类迈向文明的标志之一[4]。在哈尼族的宗教活动中,鸡卜卦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形式多种多样,有鸡头卜、鸡骨卜、鸡脚卜、鸡蛋卜、鸡血卜等。

鸡头卜是用现杀后煮熟砍下的鸡头打卦,至少有12个卦意。杀鸡前要明确占卜或杀鸡目的,煮熟后敬上鸡头请贝玛或男性长老卜问吉凶祸福。首先看鸡嘴和鸡眼的开合,合则吉,开则为不吉。然后小心剥开鸡头皮,观鸡头的颜色和光滑程度,有色为凶。鸡两眼间隔层物的厚薄、明暗和通洞大小也可占卜吉凶,隔膜厚实不明亮、中间无孔为凶。另外还有其他部位亦可占卜,在此不再赘述。

鸡骨卜是用鸡股骨打卦,分为念咒、刮骨、插签、释卦等步骤。求卦者拿一对鸡骨给贝玛,说明意图。贝玛根据求卦者的意图念咒,用刀将鸡骨凹窝的一面仔细刮干净,露出洞眼。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细竹签顺着骨眼轻轻插入,竹签的偏斜程度顺其自然,有多少洞眼插多少签。然后将两块骨头拼拢在一起,仔细观察。根据鸡骨两端有特定含义的部位与竹签的对应状态,鸡骨两端与竹签的夹角以及前后左右竹签的偏直情况做出判断。最后提出相应办法。

鸡脚卜是用现杀煮熟后砍下的鸡脚卜卦。先认定鸡的左脚和右脚,左脚代表主人,右脚代表客人。主要观察两只鸡爪的整体形状,四趾的的弯曲、开合、歪斜程度解释卦意。左右脚的形态,视其异同,可作进一步解释。

鸡蛋卜是用一枚熟鸡蛋问病人灵魂散落状况及其病因、鬼神索要供品供奉方法的占卜方式。由“尼玛”进行。通过观察蛋内清浊状况、蛋皮蛋白粘连程度、蛋白蛋黄纹路、成色和各层形状进行判断。另外,哈尼族在选择寨址、房址、墓址时会采用抛鸡蛋的方式进行,蛋破则风水好。

鸡血卜是在杀鸡时用一只碗舀少许清水,把鸡血滴进碗里,不要搅动,看其散开的纹路和图案进行判断和解释。

二、鸡的符号意义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5]。符号的魅力在于:它揭示意义,是社会对象化的意义载体,由此产生相关联的各个不同意义的系统。任何符号都与意义形成共鸣,构成了客体或思想与符号之间的联系[6]。

上述关于鸡的认知和实践,反映了鸡以及鸡蛋在哈尼族宗教生活领域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形成了特定的鸡文化符号。鸡及鸡蛋不仅仅是哈尼族餐桌上的珍馐美味,其符号意义和实践应用远远超过了它的食用价值。鸡的文化符号意义获取成为哈尼族饲养鸡的首要目的。鸡及鸡蛋被食用,通常都是作为祭品献祭之后。鸡在哈尼族传统观念内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灵性符号并实践与相应的场合,其中两种最主要的是认为鸡及鸡蛋能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

(一)驱邪避恶穰灾

在元阳,每年农历七月最酷热,蝇、蚊、瘟疫流行的时候,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驱赶瘟神病鬼的仪式。要在寨门那里系一条横于路上的草绳,上面挂着木枪、锤、刀之类的兵器,并杀一只狗、一只白公鸡,从头至脚将皮剥下来,挂在路两边的寨门神树上,意思是让神鸡、神犬守护村寨,把一切入侵的邪恶挡在人们居住的村寨之外。

鸡还有洁净避免邪恶的功能。哈尼族老人去世断气后,要立即杀一只白色公鸡,煮熟后祭奠死者。杀了断气鸡,死者的灵魂不会变成鬼,白公鸡将叫开阴间的九道大门,使亡魂与历代亡故的祖先们相聚,并加入他们的行列。鸡肉向死者祭奠后,家人可食,但不能让外人享用。

(二)吉祥幸福美满

元阳哈尼族在昂玛突期间,会用竹条给小孩子编制一种挎包,在祭小神林当天会将染好的彩蛋和零食放到挎包内,让其挎着跟同龄人玩耍,有吉祥、幸福的意思。

元阳哈尼族在婴儿出生后,孩子的父亲就要抱一只鸡去岳父家报喜。岳父家不需要问婴儿的性别,见姑爷抱着公鸡来就知道生了男孩,抱着母鸡来就知道生了女孩。姑爷带来的报喜鸡,要找一只配对,即看见公鸡来要配一只半大母鸡,看见母鸡要配一只半大公鸡,让婴儿的父亲带回去,表示祝福婴儿长大后能找到如意伴侣,像父母亲一样成双成对。到孩子成人礼的时候,母亲要煮染一只红蛋给他吃,如果是儿子,要鼓励他积极劳动,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是女儿,要帮她梳妆,换穿大姑娘的衣服,教她一些妇道常识,祝她爱情甜蜜、家庭幸福、儿孙满堂等。

在举行一些具有祝福意味的仪式时,要把姑妈等一些嫁出去的女儿都请回来,同时还请舅舅和其他亲戚来参加。他们来的时候至少要拿一个鸡蛋来表达祝福。在进新房的乔迁仪式上,主人家会杀十几只甚至几十只鸡宴请宾客,但绝不会杀鸭,以示幸福美满。

三、鸡符号下的心理调适

宗教从产生之日起,就承担了缓解、调节社会成员紧张心理的功能[7]。在哈尼族的传统观念中,鸡被赋予了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的功能意义符号,并被利用到相应的情境之中,以获取符号意义,达到心理上的某种平衡和安慰,增加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鸡文化作为哈尼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哈尼族人心理发挥着调适的作用。鸡的符号意义是哈尼族社会约定俗成的,通过符号意义的表达与运用,对整个哈尼族社会心理都发挥着调适的作用。

鸡被赋予的驱邪避恶穰灾的符号意义,使其广泛地被运用到驱邪避恶穰灾的仪式之中。通过仪式的操作,使人意识到不好的东西已经被驱逐出去,从而使人惊恐的内心得到安抚,达到平衡正常。这更倾向于是一种治疗过程,鸡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就是治心良药。

鸡被赋予的吉祥幸福美满的符号意义,使其频繁地被用于祭祀神灵祖先、祝福意义表达之中。从而使人与神灵、祖先、他人关系达到最优,进而使人不必但心受到神灵、祖先的惩罚和他人的记恨,并且使自己在神灵祖先庇佑、他人感激下“心安理得”。就自身而言,通过符号意义的获取,也使自身的幸福感、满足感提高。

总之,鸡的符号意义通过人的精神世界发挥着作用,从而使神、人、鬼关系达到认知上的和谐,进而对人的心理进行调适,达到平稳正常的状态。

四、总结

几千年的驯化和饲养,使哈尼族对鸡的认知已经超越了食物的范畴。鸡的身影活跃在哈尼族宗教的神话、祭祀、叫魂、占卜等诸多领域,并被赋予了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的符号意义,成为具有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的意义符号。通过这些意义符号,鸡在哈尼族与神鬼、与他人交往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并且鸡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祭祀、叫魂、占卜、礼物交流等活动中,对调解人与鬼神和他人关系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神、人、鬼关系达到认知上的和谐,进而对人的心理进行调适,达到平稳正常的状态。

注释:

①候勾是一种竹蔑编制的祖先神龛。

猜你喜欢

哈尼族公鸡符号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两只公鸡
学符号,比多少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学校您好
“+”“-”符号的由来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