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途径

2019-12-26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报国爱国爱国主义

王 斐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2206)

爱国主义是集思想、情感、行为等多方面于一体的词汇,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情,也是一种志,更是一种行。一百年前的五月四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吹响反帝爱国运动的号角,担当五四运动的先锋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青年学生的号召,五四运动取得伟大胜利。一百年过去了,中国早已实现民族独立,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建国70年的丰厚硕果,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的传承,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新时代中国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对个人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的要求,也是个人和民族理应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新时代的奋斗者——当代青年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就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爱国主义实质上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是当代青年弘扬爱国主义的三个维度。

一、爱国主义的本质与价值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不同,新时代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本质在当代集中体现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爱国主义的价值也发生着改变。

(一)当代爱国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无论近代以来的抗战史,还是我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史,爱国主义始终作为一种“情与行”或显性或隐性地融入历史与现实中,但是关于对爱国主义的疑虑至今未曾完全消失,要想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意蕴,必须澄清种种疑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以不实的信息贬低着民族和历史的价值,一味歪曲历史和民族及其文化的言行严重扭曲了爱国主义的实质,刻意丑化英雄人物的言语把英雄的本质化为虚无;“爱国主义过时论”只看到了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共享依存关系,淡化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而谈及人类利益,无不是对民族国家的歪曲,有且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才有可能逐步消失,现阶段的爱国主义只能不断弘扬和加强;爱国不爱党、爱国不爱社会主义的传声还未终止,把我国和我党、我国和社会主义截然分离,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被割裂,其实,社会主义完善了爱国主义并给予爱国主义更高的境界,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融为一体,因为党的成立奠定了国家成立的基础,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社会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在党日益辉煌和社会主义深入人心的今天也得到丰富,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2]爱国主义本非简简单单爱国,而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近代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繁荣中国。

(二)爱国主义的新时代价值

新定位有助于当代青年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3]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爱国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准则,在个人气节和人格形成中位居首位,在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中发挥着深刻作用。爱国主义自始至终作为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并存,新时代赋予爱国“第一位”,爱国是一个人塑造高尚品德的源泉,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根本,这有助于当代青年明确爱国主义的定位,正确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促使其形成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新矛盾有助于提升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境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新时代”矛盾的转化意味着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同新时代的新要求相比,青年一代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论和现实把握还存在一定缺陷,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斗,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主力军。面对新的矛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基于爱国主义的本质出发、澄明关于爱国主义的错误论断,精确把握当代青年对爱国主义的观念理解与现实认同,如何将新时代青年对爱国主义的“知”与“行”融入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长期性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有助于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需要,让青年一代认清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升青年的爱国主义境界水平。

二、弘扬爱国主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统一

爱国主义由来已久,还需要新时代新年继续传承和弘扬。新时代青年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建立在理性自觉之上并统一起来,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一)培养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情,是个人对祖国兴衰荣辱的炽热感情,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情感表达与寄托。“情”产生于“知”,爱国情产生于对祖国的认知,认知之深才有爱之情,才会升华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培养青年的爱国情,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在“知”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爱我国的领土、爱我国的自然资源、爱我国的人民、爱我国的制度。

新时代青年培养爱国之情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5]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漫长的历史沉淀,呈现出时代烙印,用历史的眼光认知国家,了解我国“从哪里来”,才能搞清楚未来“到哪里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屈辱史和文明史。爱国主义就形成于历史中,诞生于外来强权的攻击与侵略,“天下一家”的美好幻想被毁灭得淋漓尽致。弱势族群不得不拿起反抗武器对抗外来强权,正因为我们弱势族群的集体反抗远不足以应对外来强权势力,当我们的力量难以抗衡甚至无能为力时,也就有了“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行动,对本族群和本国家的认同、对异族和他国的排斥也就应运而生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于此而生,这正是爱国主义的萌芽。

当我们置于落后被挨打的悲惨命运之时,灾难接踵而至,中国人民为了逆转命运驰骋战场、浴血奋战,终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我们直面三座大山的压迫难以前进之时,改革与革命的进行曲此起彼伏,中国共产党最终带领人民走出了被压迫的漩涡。国家危亡之时,爱国作为一种力量和情怀在无声中作用,国家“站起来”就是目标,人民致力于挽救祖国,渴望祖国生存安定。

如果说,我们能够在中国屈辱史中思考爱国主义出于自然的原因,那么中国文明史可让爱国主义情感底蕴更进一步。中国文化历史绵延不断,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科技文化曾远超欧洲,恢弘气度影响至今。我国也一直延续着悠久而独特的文明,独特的文明中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中华民族昂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青年为中国文明史骄傲自豪,并将这独特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文明背后的屈辱史更可以让新时代青年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深刻感受幸福来之不易,深刻理解国家独立、国家富强以及“中国梦”是近代来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从而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定位,明确时代新人历史使命和肩负的时代重任。

新时代青年培养爱国之情还要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构成我国国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要素。我国国情以特定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为表现,只有清楚认识到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的转变,才能将我国基本国情置于历史的正确选择之中。中国近代社会处于政治地位上的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上的半封建性质,资本主义因素又被迫融入其中,社会形态呈现出国家形式上的独立与实际上的被操控。一系列救国探索运动接连失败,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传入中国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改变了“双半”的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运而生,这一制度成为中国最大特色和最鲜明特征。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基于中国从“站”、“富”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进程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智慧和方案在全球日益得到认同,才会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70年的建国历程正是一个探索不止的过程,正是在国内和国际上面对新课题、解决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提出新要求、完成新任务、充满新期待。在全球秩序深刻转型和人类文明形态根本转换的背景下,更要启发青年在明确国情的基础上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并将情感转化为激励青年爱国斗志和报国行为,不忘改革创新的引擎寄托在时代新人的肩膀上。

(二)砥砺爱国之志

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强国志,是个人对祖国发展、兴旺、复兴的期待,也是个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爱国之志产生于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也是报国之行的前提基础,强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枢纽,发挥辨清孰前孰后、承上启下的作用,倘若没有爱国之志的形成,情感再浓厚都不能将爱国主义践行到底

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是形成强国意志的内在根源,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对长远目标、整体目标的价值判断与理性追求,是深层次的思想价值观念。明确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高远理想信念的体现,一个人责任感的有无直接影响着他是否有立强国志的动力,而责任感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立强国志的动力大小。责任意味着担当和付出,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崇高理想信念的当代青年,在对祖国形成浓厚感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充满期待,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充满信心,这种期待和信心以较强的意志为支撑,呈现出持久、连续、稳定的特点。爱国就要信国,“信国,包括对国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国力等的信任”[6],信国,信其历史的必然选择,信其现实的必然实践,相信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相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需要。概言之,就是当代青年要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三)实践报国之行

爱国主义的归旨是报国行,是具有担当意识、大公无私精神的个人将爱国之情志落实为具体的报国行动。历史的爱国故事千古流颂,无论巾帼须眉,爱国从来都寓于实际行动,脱离具体的、实践的爱国主义并不存在。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突破就体现在明确了实践的主体和根本地位,马克思将实践从道德实践的单一性中解脱出。因此,爱国主义不是空空而谈,终归于个人的具体行动,通过实践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立足本职工作是根本,广大青年要在最基本的岗位中实现爱国报国。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平凡者,新时代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不是心浮气躁的“空想家”。时代新人随着主体年龄、身份、职位的变化,报国之行也可能随之改变,但所做的都应该是有助于实现主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情,换言之,就是要做有助于国家生存、发展和复兴的事情,做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团结统一、文化创新繁荣、社会和谐有序、生态健康美丽的事情。更进一步而言,就是要做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难题的事情,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广泛的需要和高层次的需求,迎合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说爱国主义落到了实处。

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历史和时代使命,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继续弘扬爱国主义,以浓厚的热情、强烈的意志付诸于具体的实践行动中。

猜你喜欢

报国爱国爱国主义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同心同向 谱写留学报国新华章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