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析

2019-12-26钱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校园贷借款借贷

钱旺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嘉兴 314500)

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学生群体也逐渐对网络借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借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获得经济来源提供了便利,但是学生借款的消费方向、如何还款、借贷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如一些小的非法借贷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借贷,当学生无力偿还时,暴力逼款、照片信息威胁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高校必须建立相应机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与能力,正确面对校园不良借贷问题。

1 “校园贷”的特征

“校园贷”是校园网贷的简称,是一些网络贷款平台向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的统称。调查研究标明,“校园贷”存在巨大的风险并且风险等级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此外,一些贷款平台还通过非法途径刺激学生进行过度消费,以实现盈利目的。

2016年,河南省某高校,一名在校学生因无力偿还在网络平台欠下的债务而自杀身亡,引起巨大轰动,“校园贷”现象也引起来社会的重视。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个高校的责任,并要求对网络借贷进行监察与预防;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提出了“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对“校园贷”问题进行整治;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文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1.1 暴力催贷

由于学生的经济来源有限,所以很多学生选择通过“校园贷”进行借款,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但是进行“校园贷”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而且也不敢告诉家人,导致欠款一直无法偿还,对此,有些“校园贷”平台的债主会选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逼迫学生,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出现心理问题或者产生某些极端行为。例如:在浙江一所大学内,一名大一新生小杨以为校园贷和助学贷款是一样正规的贷款机构,在进行贷款后,不仅没有拿到相应的贷款数额,反倒被逼还5万元,借贷人员在他家楼下的墙上用红色油漆写“死”字恐吓逼债。

1.2 出卖隐私

这种类型的隐患往往主要发生在女性大学生中。有些盲目追求高消费、“高品质”生活的女大学生在申请借贷时,会以拍裸照或视频等作为担保,当借款的女大学生出现逾期未还款的现象,催款人员就会以这些裸照等资料作为威胁,对其进行恐吓,甚至将照片放在各大论坛网络中,或放在社交平台上出售,更有甚者逼迫女大学生从事色情服务,这样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且严重触犯了法律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例如:北京一女大学生,最初开始接触校园贷借款5 000元,因逾期未还款,裸照及不雅视频被传到网上,最后被逼无奈跳楼自杀。

1.3 引诱欺骗

大学生缺乏理财能力、缺乏金融层面的相关知识,对于贷款利率的问题模糊不清,网络平台的借贷人员也正因为知道大学生对于借贷利率的相关问题不了解,所以通过这一漏洞,利用他们所制定好的协议条款来蒙蔽大学生,促使大学生掉进他们所设置好的高额利率的陷阱中。

此外,利用各种借贷的“福利”政策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使其认为借贷的还款利率并不高,而且有很多的“福利”可以利用,使得学生放心进行贷款,殊不知在假象的背后有着高额的贷款利率。例如:有一篇报道曾经针对校园贷利率问题请专家进行了计算,如果借款1 000元,按照周息30%计算,每4周利息为120%,一年52周,到年终这1 000元就被翻了十几倍,学生根本无法还清债务。

1.4 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校园贷”属于网络借贷中的一种,且网络借贷也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项目,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校园贷”以及其他网络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管控并不完善,缺乏市场秩序的规范,存在着很多的法律漏洞,金融产品的监管政策的制定速度永远赶不上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二者之间不仅没有和谐的发展,还存在着相互博弈的状态,很多的不良网络借款平台也正是借着法律的漏洞来进行金融交易的。

2 “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容易泄露大学生的个人信息

“校园贷”平台往往都缺乏安全可靠的信息保护系统,并且没有市场的监管,所以对于借款学生的信息保护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信息的泄露。“校园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借款的金融服务,学生的个人信息都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付,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本身就很大。例如:在江苏一所校园内也有相关的案例表示,大学生的信息被泄露,在放假购买机票时被骗走数千元,至今未追回。

2.2 容易降低大学生的个人信用等级

在现在社会的贷款条件下,以任何方式进行借款的个人信息都会被记录在征信报告内,如果出现逾期未能还清欠款的现象,就会导致个人信用等级下降,在银行等机构内部,会被记录在册,情节严重会被纳入黑名单,会对将来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2.3 容易助长不良人格的形成

首先,助长虚荣攀比的风气。学生进行“校园贷”的主要目的是想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绝大多数学生是盲目消费,类似于购买奢侈品、名牌货等,还有的女学生利用借贷款去整容,这些消费都属于盲目消费,在大学校园内一旦形成风气,极有可能会招来其他学生的模仿,导致整个学校的风气的破坏,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其次,即时满足感毁掉人生。大学生进行消费所获得的即时满足感所持续的时间是很短的,只能维持一时的愉快心情,因此,他们会在获得这种即时满足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债台高筑,每天都要被还钱的问题所困扰,无心学习,毁掉自己的学业及人生。

3 相关防范措施以及教育引导机制的有效构建

3.1 开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开展“校园贷”的风险教育时,应该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家庭教育之中,应该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价值观。大多数的学生进行过度消费主要是由于父母的溺爱以及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之中父母应该及时地纠正孩子的不正当消费行为。除此之外,学校进行“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要在校园内进行宣传教育,呼吁学生尽量不要使用“校园贷”,如果特殊困难情况可以与学校沟通,在学校的帮助下寻找规范的贷款方式。

3.2 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步入大学的学生群体已经属于成年人的范畴,应该有自己承担事情的能力与责任心,也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积累些社会经验,以免上当受骗。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了解到关于“校园贷”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学校也应该呼吁学生自身要对“校园贷”风险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所以,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消费,追求攀比。

3.3 加大政府对“校园贷”的整治力度

对于“校园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国家都已达成共识,要加大政府的管理力度,为此银监会也明确提出了关于整治校园贷的 “五字方针”,并且对不符合规定的借贷平台严加惩罚,在政府采取这些整治措施后,已有大量的“校园贷”平台退出,但是为了防止其变化借贷方式转型,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金融业务的管理强度,制定关于校园贷的专门法律,与教育部门联合建立校园贷的日常监测机制,争取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贷的问题。

4 “校园贷”危机发生后的应对预案

首先,在发现“校园贷”危机之后,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首先稳定学生的情绪,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事件始末,在了解详细情况之后马上采取报警等应对措施,必要时需联系家长。

其次,学校相关部门与公安、银行等部门互通信息,共同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化解危机,追回损失。

最后,为了减少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的相关部门应借此契机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贷”以便捷、快速的特点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注意,但其中隐藏的风险并不完全被学生们所知。因此,家庭、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社会应该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借款平台的健康发展,而大学生自身更应该理性面对“校园贷”,拒绝不顾实际的“高消费”“超前消费”。

猜你喜欢

校园贷借款借贷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妻子的借款该如何认定债务关系呢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