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

2019-12-26李树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困难大学家庭

李树玲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双创”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优质人才,大学院校为提升人才培育水准,将培育“双创”人才视为教育宗旨之一,旨在缓解当今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创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实力,在就业、创业并不乐观的局势下,可以助力大学生开拓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目标。对于没有过多储蓄的大学生来讲,家庭是其在就业、创业征途上的坚强后盾,相较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贫困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创业压力更大,为此大学院校需秉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况出发,给予贫困大学生帮助,通过施行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决策,助力大学生走上就业、创业之路,落实本校培育优质“双创”人才的教育目标。基于此,为提高大学院校教育教学综合质量,研究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价值

1.1 缓解社会压力

当前大学升学率不断提升,在提升国民综合素养同时,流入社会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赋予社会建设发展无尽活力,也增加社会“消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群体的压力,为此大学院校需在培育优质人才基础上,依据人才特性、优势、能力,针对家庭困难大学生给予就业创业帮扶,使这部分大学生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增加其就业创业综合实力,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创业压力,体现大学院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1.2 缓解家庭压力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声,在完成子女教育任务进程中,许多贫困家庭可以得到来自社会、福利组织、学校助学基金,乃至国家的帮助,并在多方帮助下满足贫困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给予更多大学生摆脱贫困的机会,然而在就业创业进程中许多家庭困难大学生因缺乏帮助,无法顺利实现心中的“创业梦”,在就业过程中也屡次碰壁,为此大学院校通过施行就业创业帮扶决策,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压力,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助其实现创业梦想,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发光发热,成为一名对于社会乃至国家有用的人才。

1.3 缓解大学生压力

当前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创业压力,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家庭困难大学生更渴望得到一份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用自己的努力回馈家庭,基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就业创业经验几乎为零,容易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碰壁,虽然适度的挫折可以助力大学生成长,但过大的就业创业压力,将打击大学生奋勇拼搏、逆流而上的勇气与自信心,为此大学院校需给予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帮助,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助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1]。

2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阻力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可知,优质帮扶对策可以缓解社会、家庭及大学生群体多方压力,营造和谐、高效、稳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氛围,使更多优秀大学生不因家庭及经济原因错失就业创业良机,同时助力大学院校落实“双创”人才培育目标,这就需要大学院校秉持实事求是教育理念,研究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实施阻力,为研究相关帮扶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概率奠定基础。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有待完善。大学院校在培育“双创”人才进程中,积极推行就业创业帮扶政策,然而相关政策却缺乏针对性,与家庭困难大学生群体相关就业创业帮扶对策实施机制仍有待完善,如贫困大学生评价标准模糊,就业创业帮扶缺乏体系性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院校相关帮扶对策实施成效。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制度急需优化。相较于教育帮扶制度,当前有关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帮扶相关制度较少,就业创业帮扶制度有待优化,无法调动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许多大学生甚至不知晓就业创业帮扶制度与自身未来发展的紧密联系,降低贫困大学生业就创业成功概率。

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缺乏反馈机制。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施行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的主要目的是,助其攻克就业创业困难,这些困难有些呈一过性,有些却始终困扰大学生群体,这就需要大学院校明晰大学生就业创业进度,推行帮扶反馈机制,时刻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况,从其就业创业实况出发,积极调整相关帮扶对策,满足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个性化需求,确保大学院校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达成就业创业目标[2]。

3 研究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阻力进行探析可知,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有待完善,相关帮扶制度急需优化,缺乏帮扶对策反馈机制,已然成为阻滞相关帮扶政策有效推行内因,这就需要大学院校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况出发,研究相关帮扶对策,旨在提高本校就业创业帮扶质量,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概率,实现本校培育“双创”人才教育目标。

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首先,大学院校需清晰制定贫困大学生评定标准,以学校所在地区人均收入为基准,低于该基准的大学生视为来自“贫困家庭”,在贫困家庭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横向比较,设立若干评定等级,以便大学院校施行富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帮扶对策,赋予本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科学性、可行性、生本性;其次,削减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流程,提高相关帮扶对策实施及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大学院校秉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从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切实需求着手有效施行相关对策,使贫困大学生在相关对策帮扶下摆脱就业创业困境,如大学院校可在学生入学之初设立家庭档案,在推行相关对策时综合考量学生核心素养、就业创业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制定科学、可行,且富有灵动性的帮扶对策,优化配置大学院校帮扶资源;最后,完善就业创业帮扶对策施行体系,避免出现帮扶目标模糊,帮扶流程不透明,帮扶结果不尽如人意消极现象,通过完善大学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对策施行体系,确保每笔帮扶资金、每项帮扶决策均落到实处,使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更为完善。

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制度。首先,大学院校需依据就业创业实局,调整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制度,确保相关制度与时俱进,满足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切实需求,如当前创业成本骤增,大学院校若想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家庭及社会创业压力,需追加创业资金帮扶力度,不仅给予大学生财力上的帮助,还需从决策上给予大学生建议,使大学院校成为贫困大学生创业的“后盾”,助其顺利达成创业目标;其次,大学院校需丰富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方法,使相关制度更为健全,如大学院校可组织大学生开展 “职业规划”教育活动,使其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更加的清晰认知,可以做好就业创业规划,明晰本校就业创业帮扶制度与自身未来发展的关系,为落实其就业创业发展目标积蓄能量,在大学院校帮助下提高贫困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概率,再如大学院校可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就业创业创意,适当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意关注度,并依据本校政策给予帮扶,调动贫困大学生自力更生、创新实践积极性,为提升其就业创业竞争力奠定基础;最后,大学院校需不断调整帮扶制度,赋予相关制度鼓励性质,引导更多贫困大学生参与到就业创业进程中,通过标准化、科学化的制度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如大学院校可推行“创业抵学分”制度,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学生在学校相关对策帮扶下,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制定“一对多”就业创业帮扶制度,建立校方与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闭合回路”,实现优化配置本校就业创业帮扶资源目标。

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反馈机制。大学院校需时刻掌握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状态,灵活整合就业创业帮扶资源,科学调整相关帮扶对策,达到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质量的目的,如大学院校可在“一对多”帮扶制度加持下,针对创业大学生群体,组建家庭困难大学生创业联动服务小组,依据大学生创业动态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帮助,帮助大学生顺利实施创业计划,再如大学院校需时刻关注毕业生群体中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情况,以互联网交互平台为依托,定期更新就业信息,与优秀企业建立人才定向输出关系,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3]。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概率,大学院校需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健全相关帮扶制度,建立相关反馈机制,使帮扶对策更富实效性,继而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

猜你喜欢

困难大学家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