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彝族民俗文化中的青少年元素

2019-12-26黄旭叶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婚俗六盘水彝族

黄旭,叶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兴义 562400)

六盘水是贵州省最为年轻的地级行政单位,源于20世纪 60年代的“三线建设”,现辖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州市(县级市),是贵州彝族较为密集的居住地之一,彝族人口约为 26 万人(2010年)。据调查,境内的彝族,多为乌蒙山“六祖”布、默、武三系之后,少有其他三系后代,分布在 45 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乡,其中也包含了 36 个与其他民族共同组建的民族乡。

笔者在六盘水市调研彝族民俗文化时,发现六盘水市彝族民俗文化中的青少年元素颇为浓厚,主要表现在节日、游艺等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六盘水市彝族民俗文化中的青少年元素逐渐淡薄化、商业化和成人化,面临“遗产化”的洗礼,欲有消亡之险。该文欲对六盘水市彝族民俗文化中的青少年元素进一步探索,希冀彝族主体从小对彝族民俗文化有着认同之心,以期彝族民俗文化能够深深根植于彝族群众的血脉之中,让其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1 彝族节日民俗中的青少年元素

1.1 火把节

相传,远古天神,放出蝗虫,破坏彝族群众种植的庄稼,彝族群众为保粮驱虫,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田间地头,点燃植物枯枝以示与天神、蝗虫抗争。在盘州市一带,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天各个村寨举行文体娱乐活动,晚上各家各户,用青杠柴、松树柴、干竹等材料做成火把,点燃。先烧自家的屋内的阳春,及房屋周围的虫子等视为邪物的东西,然后举着火把房前屋后绕一圈,跑到自家的田地里绕圈。而青少年则结伴在一起,举着小火把,兜里装着松香末,时不时地把松香抛洒在火把上,让火把更为明亮。之后,大家到约定的地点,把火把堆成几个火堆,大人们围着火堆喝酒吃肉、唱歌跳舞,青少年则比谁的火把燃得更为长久。

1.2 十月年

十月年,又称彝族年,以盘州市北部淤泥河为中心的彝族聚居区最具传统特色,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举行。关于十月年的由来,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以十月最后一天为岁首,每月三十六天,周期十个月为一年。虽然彝族十月太阳历已不再使用,但十月年的习俗依旧保留了下来,并以农历十月初一日为节点。彝族自古有崇虎习俗,所以,又将十月年的首月称之为虎月。在这个月内,彝族妇女要给孩子做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并在服饰上缝制与虎相关的图案,希望孩子能像虎一样有着健壮的身体。

1.3 春节

水城一带,彝族称春节为过大年,是青少年最喜欢也是忙碌的节日,在旧时过了腊八就是春节,人们开始张罗过年所需的物品。在此期间,青少年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推豆腐、制腊肉、烤酒、除尘等。春节来临的那天早晨,青少年结伴上山打青草和拣松针,中午回来之后,大人将青少年打的青草铺在地板上,寓意子孙繁茂、富贵荣华;将小部分松针铺在祖先的灵牌下面,意在向祖先汇报,他的子孙个个都像青松一样坚韧挺拔;吃年夜饭时,大人将松针铺在火塘旁,家人坐在松针上吃饭,意在除旧迎新、免祸消灾。夜晚,青少年和家人围着火塘守岁,待至鸡鸣之时,青少年跟随父亲去井边或河边担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1.4 赛马节

彝族系古代氐羌系分支,有着游牧习俗。马,是彝族群众用于作战、骑乘、祭祀、驮物之物,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六盘水市彝族地区所产的乌蒙马,是古代良驹品种之一,曾为朝廷贡品。水城县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当地最为宏大的赛马节。早晨,骑手会带着自己的良驹上山吃草,相传农历五月初五早晨的草是良药,能够祛除瘟疫。上午十时左右,骑手分为男女两队,在赛场上展示风采,优胜者会获得丰厚的嘉奖。旧时,彝族父母会在这天给孩子寻找合适的师傅,骑手师傅亦可挑选合适的青少年作为自己的徒弟。第二天,在骑手家中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拜师仪式完成后,青少年就要跟在师傅身旁学习马术,直到学成,得到师傅认可,才能归家。同时,这天也是货物交换的重要场期,是青少年凑热闹、购买小零食的重要时期。

除了上述几例彝族节日外,在彝族三月三祭祀节日中,青少年组成扫龙队舞,跟随毕摩到各家各户扫除邪祟。淤泥河车姓毕摩称,小孩是最纯洁的圣物,能够直接沟通神灵、扫除邪祟。同时这天毕摩带领头人及成年男子祭祀神山、神树、神龙。

彝族节日涵盖了彝族的历史与文化,从民族的发轫、精神的塑造到心理的暗示、性格培养再到情感的升华,集齐彝族智慧于一体的文化结晶。是彝族青少年认知彝族文化的主要阵地,是彝族青少年身份认同、民族认同的主要场域。现今,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彝族青少年对彝族传统节日文化日益淡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节日文化内涵的认知片面化。火把节虽在六盘水彝族地区尤为盛行,但在调研当中笔者发现大多青少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青少年不知火把节为何开展,因何举行,其中所蕴含了怎样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节日禁忌中对火的不敬也是雾里看花,对原始宗教信仰及祖先崇拜更是不明了了。而外来的西方节日,既有狂欢性、娱乐性、刺激性的特点,又突出儿童元素,符合当下青少年的心理、性格特征[1]。再加上信息化的畅通及商业化的炒作。彝族青少年虽对西方节日也是一知半解,但在被渲染的西方节日氛围中,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心理需求,过起了洋节;二是,对节日参与形式化。彝族节日大多属于以血缘及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族内大众性节日或以家庭社会人口为单位的小众性节日。彝族节日具有文化交流、商品互通、族民共聚的特点。在六盘水一带,彝族聚居的农村人口大多在外务工,不常归家,而彝族青少年的父母为孩子能够有经济保障,大多也选择外出务工。彝族青少年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待彝族节日来临之际,不知如何处理,显得不知所措。有的青少年对有一定认识,所以较为刻意的模仿于形式;有的青少年,则将禁忌抛掷脑后,随之大流;有的青少年,在隔辈教育的影响下,逆生出“畏惧思想”,对此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反感。长辈的远离,隔辈的教育,时代的发展,青少年思想的异化,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彝族青少年对节日的参与仅流于形式。如果长此以往,彝族青少年对彝族节日文化认知势必淡薄,彝族青少年对自身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势必也会逐渐出现偏差,乃至同化。

2 彝族婚俗中的青少年元素

2.1 假婚

水城野玉海一带。彝族母亲根据女孩的出生年月选定合适日期,待彝族少女成长至 12~17 岁时,会安排一贤德的彝族妇女给孩子洗澡、洁面、换装。首先,将凌乱的发型捆扎盘放,用头帕包裹;其次,抽出耳线,挂上耳环;再次,脱下童裙换上百褶裙;最后,将新鞋换上。换装完毕,彝族少女在母亲的安排下,由给少女换装的妇女主持仪式,让少女自己选择给家中的任意物品作为自己的新郎。仪式完毕,标志着彝族少女在仪式中完成了蜕变,将以一个崭新的容颜面对新的生活。

2.2 调酒杯订亲

钟山、水城一带流传这样一个婚俗。长辈们在喝酒场中,男孩的父亲可向女孩的父亲提亲,若女孩父亲同意,则双方交换酒杯,以示订婚凭证,直待男孩和女孩成年,便可结为夫妻。如若女孩父亲不同意,则男孩父亲自罚酒三杯,女孩父亲回敬一杯,以表歉意。这在彝族地区称之为调酒杯订亲[2]。如今,该俗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因此,废除。

2.3 婚俗仪式

婚俗仪式从提亲开始到回亲结束,青少年在整个仪式扮演了伴郎和伴娘的角色。唱哭嫁歌环节,伴郎和伴娘往往是新娘诉苦情的对象,表达了新娘对兄弟姐妹及亲人的不舍和娘家的眷念。抹黑脸环节,伴郎变成了被欺负的对象,被伴娘用锅灰强行抹脸,抹得越多越均匀,女方越高兴,该环节增添了婚俗的娱乐性。闹婚房环节,伴郎与伴娘可扮演抢婚者,先将新郎和新娘分开,又让他们相聚,让新郎与新娘体验婚姻不易,让其更加珍爱对方。

在现代化进程中,原有的彝族婚配陋习,如等级婚(讲究门当户对)、父母包办婚、生肖相克不婚、抢婚等,已然不复存在[3]。而婚俗中的“聘金”逐年居高不下,愈发有“母凭女贵”之嫌。这对彝族家庭,特别是彝族男性家庭的经济负担带来颇为较强的压力。在这氤氲的笼罩下,男性青少年会误认为婚姻就是金钱交易,从而出现恐婚心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不婚现象。在现今的彝族婚礼上的伴郎和伴娘大多成人化,且“闹婚”的低俗文化正在彝族婚礼中蔓延。原来以青少年为主的伴郎、伴娘团逐步沦为了看客。再者,传统的彝族婚俗仪式渐渐简化和西化,这让传统的彝族婚俗仪式逐步进入消亡状态。彝族青少年参与婚俗,是对婚俗文化的认可和继承,待自己结婚之时,不至于忙中出错,更能取长补短,同时见证了一对新人神圣的婚礼,接受了爱的礼赞,在隆重的氛围中幻想未来自己结婚的对象和场景。在某种意义上,婚俗仪式的见证与参与也是彝族青少年性启蒙的开始。

3 彝族游艺民俗中的青少年元素

3.1 彝族民间游戏

3.1.1 踢毽

彝语称为“按都(音译)”。毽多以玉米壳制作而成,少有鸡毛制作。青少年围成一圈,其中一人将毽子踢给左边的同伴,以此循环,直至将毽子掉落而结束。

3.1.2 陀螺

彝语称为“毕拨”。男性青少年最为喜爱的游戏之一。陀螺用竹、木制作,形状如同圆锥。玩法较为简单,用小鞭抽打陀螺,使其旋转。

3.1.3 老虎抢蛋

彝语称为“鲁都”。参加人数不定,三人以上即可。首先,推选一人为老虎;其次,将三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作为“蛋”;再次,老虎蹲或趴在蛋上,将蛋护住;最后,其余人开始抢蛋。期间抢蛋人手不能接触老虎,而老虎只能用脚踢抢蛋人,被踢中者为虎。

六盘水彝族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独具特色,形式简便,娱乐性强。除上述几例外,还有摔跤、丢帕子、打毛蛋、跨拱背、索秋、磨磨秋、斗牛、射箭等。

3.2 彝族民间曲艺

3.2.1 彝族童谣

彝族童谣,即彝族儿时所创编、传唱,流行于彝族儿童中的文学艺术形式。包括顺口溜、游戏说唱词曲、谜语等。它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及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凭借彝族儿童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识判断,能动的反映儿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思考。如《踢毽歌》《丢帕歌》等游戏说唱。彝族童谣属于彝族民歌的分支,为六盘水彝族民歌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2.2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生命力,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理想、智慧、愿望、情感的交织。六盘水彝族舞蹈形式主要有酒礼舞、撒麻舞、铃铛舞、阿里西里等。如撒麻舞,主要展现了六盘水彝族从开垦麻地的艰辛到穰穰满家的喜悦再到织布缝衣的心血,青少年在编排、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中,无不感知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3.2.3 彝族乐器

彝族乐器以管弦乐器尤多,主要有过山号、唢呐、竹笛、月琴、三弦等,也兼有鼓、镲等打击乐器。旧时,六盘水彝族男子,年至十几岁,就要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学习和掌握吹拉弹唱的基本求爱技能。彝族男性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早晚与乐器相伴,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宛如自己的新娘。正如谚语所述“看见情妹心发慌,听见三弦脚板痒”。

六盘水彝族游艺民俗,是六盘水彝族在农闲时分、节日庆典中为了消除社会矛盾、解除生产劳动时,所产生的身体疲乏、精神倦怠,在敬神的同时开展的娱人活动,以弥补心灵空虚。所以,每逢节庆盛典之际,六盘水彝族都会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男子舞弄乐器,女子瑞彩翩跹,好一派祥和、热闹之景象。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普及,六盘水彝族游艺民俗正在面临遗产化的洗礼。一是,民间游戏在今日逐渐被网络游戏、智能手机所取代。“王者荣耀”“吃鸡”等热门游戏,成了同伴间情感联系的重点。“走亲访友”“呼朋唤友”的现实交往行为逐渐向虚拟世界的交流平台转移。网络世界的情感真假,虚拟游戏的沉浮给彝族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4]。时过境迁,彝族民间游戏,有可能到了最后变成下一代青少年的“民族记忆”。二是,彝族民歌、舞蹈、乐器逐渐被流行文化所代替。流行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导向及家庭的不重视,让彝族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对流行文化慢慢产生情愫,逐渐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误认为流行文化就是主流文化[5]。而学习彝族的民歌、舞蹈和乐器,在青少年的心目中成了落伍的表现,出现了不喜、不爱、不珍、不雅的现象。

4 结语

近年来,政府、学校、学者不断深入发掘彝族优秀文化,一直在探讨如何将彝族民俗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何使彝族民俗文化与德育教育产生联系,如何让彝族民俗文化能够永久常青。笔者认为文化的自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得从娃娃抓起,并且希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共同作用。

猜你喜欢

婚俗六盘水彝族
彝族海菜腔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诗书画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