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26黄冠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方案技能

黄冠群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明确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前师资缺口在不断增大,而学前英语教育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幼教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教育实践之一。根据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与新变化,高职英语教育(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在已有的办学基础上实行全面修订。

1 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反馈

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业专门力量,通过政策解读、市场调研、专家论证等形式调整培养计划,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019年6月,邀请上海交大昂立英语培训机构、长沙小新星英语培训机构,小哈佛美语幼稚园各分园园长,以及往届毕业生就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组织在校生代表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

1.1 交流论证情况

学前英语教育行业的需求是英语语言知识功底好,具备幼教专业技能,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养的学前英语师资;岗位要求的是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学生诉求的是企业认同、收入稳定、岗位延续的工作。

1.2 用人单位反馈与建议

一是强化学前教育职业认同感与教师职业道德;二是加强英语语音训练,保证英语发音的准确度;三是提升艺术与人文素养;四是教师资格证是上岗从业资格证,毕业就业前人人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

2 高职英语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1 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与规格定位

学前英语教育是一种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英语启蒙教育。高职英语教育(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幼儿园、语言培训学校、双语早教机构,对接的职业岗位群为:幼儿英语教师、幼儿英语教师培训助理。

2.1.1 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走向,培养理念前沿、师德高尚、学有专识,技有专长、能有创新目标,融合《专业标准》的卓越幼儿教师目标,高职学前英语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尚的幼教品德、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熟练的幼儿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艺术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英语教师。

2.1.2 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在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个方面融入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具体如下:

培养要求 具体内容知识要求1.掌握扎实的英语听2.掌握基本的中西文3.掌握儿童英语教学4.掌握幼儿教育教学、说、读、写、译基础知识;化常识;的基本理论;管理基本知识。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2.具备开展幼儿英语常规课堂教学的能力;3.具有利用歌舞、简笔画、游戏和短剧等辅助手段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4.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新技术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素质要求1.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2.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3.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以及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感;4.具备创新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可持续发展潜力。

2.2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2.2.1 课程体系新框架

英语教育(学前)课程体系共分公共基础课、专业群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群互选课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群基础课均属于外语服务专业群相同课程,专业必修课对应的是定向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2.2.2 课程体系调整说明

课程的调整趋势,首先根据新师范教育要求,更加重视师德建设的教育。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必须新增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然后根据行业及用人单位反馈的建议,为保证幼儿进行英语启蒙的能力,需要强化英语语音与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新增《英语语音》课程;三是力求培养的学前英语师资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要保证英语专业学习三年不断线,增开《综合英语(5)》课程;四是提前介入教育基础与教育技能学习,一来让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早上手,二来提高教师资格证的获取率,减少用人单位的顾虑;五是为加强常识性认知教育,强化学前特色,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增加《国学文化与茶艺》、《中外儿童文学欣赏》等专业任选模块课程。

2.2.3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真实工作环境共四步走。第一学期为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专业见习,了解幼学前教育行业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英语语音;第二、三学期为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开展挫折教育、三心教育、幼教语言与艺术技能培训。第四学期综合技能训练,通过短期顶岗、工作调研、暑期社会调查实践等来完成。第五、六学期为真实工作环境训练,由学校安排,分期到学前教育相关行业岗位顶岗实践。通过三年不断线的实习实训,不断强化专业能力,养成职业综合素养,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学生的履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3 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及应用建议

2.3.1 教学组织实施

按照学生三年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要合理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学分和学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设置132个学分,总学时2510课时,每周时序课时建议安排在24-26节课左右,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超过50%,更加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3.2 实训基地建设

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实训基地主要是英语培训机构和双语幼儿园,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等人(2013)提出U-G-S模式,即通过大学—地方政府—幼儿园三方合作,我们主动牵手地方政府,赋予政府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高校为政府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指导,真正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

2.3.3 教学与学习资源

一是根据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二是不断培育专业精品课程,联合同类院校共建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合作单位资源开发校企合作双元教材,开拓专业教学资源。

2.3.4 诊断与改进

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采取校内监测、校外跟踪及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机制来不断诊断与改进,校内监测主要通过大学英语过级、教师资格证获取率、技能竞赛情况跟踪;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反馈,和对往届学生回访实现校外跟踪,另外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实行一年一网查,三年一考核,五年一评估等手段监测人才培养质量。

3 高职英语教育(学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改革创新

3.1 幼教情怀,师德先行。《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的教师应秉持“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就业的学生的职业认可度不高,师德意识还比较淡薄,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跳过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束缚,设置专业基础课《幼教师德与国家安全教育》。

3.2 加强常识性认知教育,强化学前特色,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就学前教育而言,在于突出学生将来作为“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幼教工作者”的就业定向,帮助学生建构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强化学前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以帮助学生加强职业认知、职业自豪感与责任感,塑造健康和谐人格与积极向上、阳光开放的心态,提高职业能力与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突显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通过“阶梯”式实习实训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结合,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无缝对接。为了确保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的进阶,实践内容全面整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了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

3.4 校、园、企多维合作。英语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不仅限于双语幼儿园,还有学前英语培训机、国际早教中心等教育培训企业,人才培养规格全方位打破“用人”单线,从育人、做课、编书、研课题等多方面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方案技能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