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探究

2019-12-26刘莉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协同思政理论

刘莉莉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发展的希望,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一些错误的思想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使得高校开展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开展大学思政教育要借助协同理论,分析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学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 协同理论的基本内涵

协同理论由德国人哈肯首次提出,其认为自然界是由许多系统组成的统一体,而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且更加有规律,使整个结构趋于平衡。同时,每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也会发生关联,这时会产生协同效应,体现出整体功能大于每个独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即“1+1>2”。系统内部的各个系统会依据自身的规律产生新的功能,并且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协同理论是跨学科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1]。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机理

2.1 内外部协同

内部协同是开展大学思政教育的根基,可以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组织性、 开放性和关联性的特征,具体说来,在大学思政教学工作中,制度协同、部门协同、人际协同都是内部协同的重要内容。比如,“校院两级”协同可以让执行更加深入;学院内部的协同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和反馈更加高效; 导员之间的协同可以优化让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更加轻松; 而师生之间的协同可以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外部协同是大学思政教育内部协同的保障,开展大学思政教育需要实现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社会发展和变化是外部力量,可以促进大学思政发展。与大学思政教育系统并列的外部主体包括企业、社区、家庭,不仅要有接受管理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功能,还要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最终形成良性协同。

2.2 纵向和横向协同

横向协同要建立扁平化的思政教育机制,实现管理队伍的协同,进行更加直接的沟通和管理,使校院两级双向沟通更加畅通。同时,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由金字塔结构向倒T 型结构转变,在育人和服务方面增加幅度、减少层次,进而提升教育实效性。因此,在同级别的部门中需要共同配合,发挥出协同作用。

在院校级的纵向协同上,主要关注工作开展的有序性,这是因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在校党委领导下,形成以校团委、 研究生工作部和学生工作部为中间层的层级管理机构,进而深入指导学生工作开展。在学院内部,同样形成在院级党委领导下,以学生办为中间层指导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因此,纵向管理中的思想传达需要发挥出协同作用[2]。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协同理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1 可能性

3.1.1 协同理论的普适性

协同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不同事物的特征,其不仅研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还把规律用于学科当中,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当前协同理论已经用于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并且实验研究领域的新发展。因此,该理论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供教育新视角,更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方法。

3.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发性和复杂性

协同理论形成的基础基于系统理论的构建,其包括子系统,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这些内容相互独立也相互依存,在大学思想教育中同样如此。通过协同理论不难看出,如何系统都需要实现与外界的信息转换和能量转换,否则事物本身将处于孤立的状态。大学思政教育是开放的系统,不仅关系国家的时政信息,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3.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种关联和作用是非线性的,并且在诸多科学中都得到认证。究其原因,是因为系统组成具有复杂性,最终导致每个子系统的协同不协调、不对等,即使是新产生的效应也只是效应的简单叠加,体现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基于这个目标,大学思政教育就要借助协同理论的非线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政治、民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复杂且相互关联。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此形成过程[3]。

3.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涨落

基于协同理论所讲,在复杂的、开放性的环境下,思想的涨落现象是正常的,而根据相应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巨涨落和位涨落两种形式、具体说来,在系统从无须变为有序的过程中,巨涨落是主要的推动力量。而涨落问题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普遍存在,并且会形成“涨落点”,这些“涨落点”时刻发生变化,对大学生来说在情绪上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学生情绪的涨落,因此思政教师要对涨落进行预测,根据外界形势、教学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因素,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2 必要性

3.2.1 培养目标一致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流砥柱,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由于人的行为都由意识形态素决定,而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十分关键,在思想传播环节要实现多方面因素的协同,利用协同理论可以使正确的价值观念根植在大脑中,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

3.2.2 系统整体性

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部门众多,同时也在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如马克思学院、思政教学部、院系学生会、党总支、校团委等,而这些部门的共同教学目标是借助思政教学,开展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不同的部门都对学生的成长抱有殷切的希望,这就致使各个部门基于协同理念发挥出教育功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4]。

4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

4.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往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在协同理论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开创了教学新局面。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协同理论的角度分析,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相关信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合理的机制下进行,形成系统的管理网络,明确各个部门的中心任务,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的配合工作,同时需要得到党支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多方努力,群策群力、通力协作,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3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平台

在协同理论下,教师和学生需要形成协同关系,明确师生的上下级关系,哪方是支配者。哪方是受支配者,这样才能打造协同教育平台。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政教学要群策群力,多方关注学生的成长。广大思政教育参与者要有危机意识,从协同角度来说,不论是学校的领导层还是直接进行教育的思政教师,都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深刻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

高校要优化思政教学环境,充分重视教育的自组织特性,以序参量作为依据,完善决策方法,以此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性。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这些关系还表现为逻辑性、交叉性、因此,在大学思政教育中需要注重以上关系,这样才能为协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5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教学预测和决策的方法

立足于协同学理论的特点,我们能够了解到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构建完善内部系统的基本元素。作为依据,在思想信息分析中,将协同学理论融入在内,一方面要保证协同性,另一方面还要凸显竞争性,以此实现创新。同时,协同学理论中的涨落原理作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建立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以此培养他们观念上的准确性[5]。

综上所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把教学当作庞大的教育系统,规划好系统结构,同时对每个子系统进行重点研究,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使教育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要遵循涨落、竞争、支配等原理,并且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创思政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理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