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的山东省高校学科服务探讨

2019-12-26王瑞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馆员一流山东省

王瑞华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014)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国内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迈进的号角。历经两年酝酿和遴选,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山东省3所部属院校顺利入选,其中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两所原“985工程”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A类)。此外,山东省还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学校的六个专业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但山东省省属院校在本次双一流建设中并无亮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方案,推进山东省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共认定立项建设13所高校的一流学科32个。

一流大学必有一流学科,正因为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图书馆作为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也要积极应对,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科建设给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变化的外在条件和教学科研环境以及用户对于图书馆提供深层服务的渴求都使学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是用户群体的必然要求,也是用户群体的细分专业需要,是传统服务向纵深发展、向主动服务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学科服务的起源

学科服务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针对性、个性化、深层次的主动创新服务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实践。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学科馆员小组”[1],在我国开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随后,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图书馆也相继实行了 “学科馆员”制度。国内关于“学科馆员”制度的研究文献也相应地在21世纪初期大量涌现,开创了图书情报界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文献研究的起源来看,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SSCI、CPCI、ESCI、A&HCI)检索国外最早的研究学科服务的文献,年代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28年,美国的 Lewis,FG(Lewis,Frank Grant)在《LIBRARY JOURNAL》上发表了论文 《ARE ACADEMIC LIBRARIANS ALERT》[2],这篇文献提出了学术型馆员时代来临的预警,是馆员向学术方向发展的开始。1940年美国的 Currier,TF (Currier,Thomas Franklin)在《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上发表论文《The Subject Specialist》[3],在文章中首次提到了“学科专家”,并认为学科专家组织适用于一切大型大学图书馆。这里的“学科专家”就是现代大学图书馆里的“学科馆员”。到1955年,Gorchels,Clarence首次在其论文《Making Subject Specialists Available for Service》 内描述了“学科专家”在华盛顿大学的实际服务情况[4],这是文献中首次提到学科专家制度在大学图书馆的实践。

国内的学科馆员和学科服务是向国外学习的成果,检索显示,我国最早引进“学科馆员”理念的期刊论文是陈京于1987年在 《江西图书馆学刊》上发表的《建立一支‘学科馆员’的专业队伍》的文章[5]。随后,1989年,母益人在《河南图书馆学刊》上发表“学科馆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6]。1995年陈汝龙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论高校图书馆的最新变革——实行学科馆员与专业集成化服务》[7]。

2 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向国外学习的结果。学科馆员制度从起步开始就是学习国外先进图书馆经验的结果,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图书馆长期以来缺乏图书情报专业方面的人才,馆员整体素质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这也导致一段时间以来除部分重点院校外,其他大部分高校的学科服务都是名存实亡,服务模式基本也都是纯粹的文献服务,服务地点也仅局限在馆舍内,就是初景丽老师所称的第一代学科馆员服务。随着国内信息化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越来越小,国内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读者流失的现象,读者越来越多地依赖搜索引擎,而忽略了图书馆,图书馆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危机感。这也促使学科馆员制度向第二代发展,即学科服务2.0[8]。第二代学科馆员在提供馆内服务的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了拓展,在空间上从实体的馆舍拓展到了用户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在时间上打破了传统开馆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哪里有用户,哪里就有图书馆的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的服务。第一代学科馆员的学科服务主要依赖于馆员自身的知识水平,而第二代的学科服务则依赖于馆员知识水平和外在技术条件。

3 山东省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分析

山东大学图书馆目前约有学科馆员20名,分为理科、工科、医学、社科和人文服务团队,建有相关的学科服务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网站没有发现学科馆员制度的内容,其学科服务页面提供ESI学科排名、ESI高被引论文、SCI论文动态和信息道德教育平台。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学科服务网页已多年未更新,在页面内有设立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岗位职责的介绍。山东省省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现状是以省教育厅认定的13所高校图书馆为例来进行统计的,统计方法是访问相关高校的图书馆网站。从统计结果来看,作为国内一流高校的山东大学的学科馆员制度比较完善,而中国石油大学则可能没有建立起学科馆员制度,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馆员制度可能并不完善,省属13所重点建设学科高校有5所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另有2所高校图书馆页面无法打开(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这种情况与国内一流大学差距很大。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学科的建设,一流学科一定是研究型学科,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信息资源中心,是科研人员不可或缺的要素,为研究者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甚至有学科背景的馆员嵌入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中,会对研究者从文献获取到分析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从而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效率。

4 提升山东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策

(1)学习一流高校的学科服务经验,采用拿来主义,和走出去战略,以此来培训本馆馆员提高本馆馆员的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山东大学作为山东省的国内一流高校,在学科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来是省内高校学习的对象,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大学位于山东省的省会,又在山东中部,交通便利,适合省内高校学习。北京、上海等地是国内一流高校集中的地区,这些高校图书馆是学科服务比较完善的馆,有条件的高校到那里去参观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此外欧美大学是学科服务的发源地,更值得我们学习。

(2)引进学科服务人才,充实图书馆人才队伍,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要做学科服务离不开学科服务人才,学科馆员的知识水平是学科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无论第一代还是第二代学科服务都离不开学科馆员自身的知识。从国内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来看,国内主要图书馆的传统业务都在不断萎缩,这对图书馆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发展学科服务对图书馆来说是业务发展的机遇,对学校来说则是培育一流学科的机遇。图书馆通过人才引进能提升自身软实力,开拓新业务,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

(3)加快老馆舍的现代化改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高校的老馆舍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是实时化的学科服务离不开图书馆的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对老馆舍进行现代化改造既是学科服务的需求也是信息化时代读者的需求。通过对老馆舍的升级改造,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硬实力,吸引更多的读者,为学科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学科馆员的实践在国外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也已有20年历史,建立一支服务科研人员的学科馆员队伍,将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既可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又可以提高学科竞争力,为一流学科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馆员一流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The improvement of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