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9-12-26马玉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马玉青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政策,为了响应这一国家这政策,对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来说,改变已有的产业的形态成了目前的重点问题,我们从引进人才方面来解决据经济内创新创业发展问题。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也是这样的情况下,给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开拓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式,既可以解决区域性经济发展的经济压力,又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 河北省在京津冀政策下的发展状况

自从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政策,河北省作为收益的省份,经济的确提高了不少,但是这种经济现象依旧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媲美。在北京和天津周边依旧会有部分贫困人口,主要是为了解决北京几天京周边32个贫困县270多万人口的贫困问题。第一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没有很高的利润,而且对那些富裕的劳动力也是没有办法进行再安排的,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第三产业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发展,对于河北省的第二产业主要是一高消耗高,投入为主的,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河北省的雾霾问题。产业的变革需要人才的创新,要想做到产业的换代升级,国家根据相关情况提出了去库存的战略。在京津冀的发展中河北省的发展相较于北京天津来说是比较低的,北京天津的高新技术人才比较积聚,而且在北京和天津的发展相对开阔,所以人才很难向河北省流动,河北省并没有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所以河北省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张福成作为高校校长曾有过这样的发言,他说河北省内并没有重点高校参加到京津冀的发展中,唯一的河北工业大学却位于天津地界。创新创业的巨大能力,在河北省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北省食品药引进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提高省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河北省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段,他的人才积集方面并没有优势,所以目前省内的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难题。

2 河北省内大学生创业状况

河北省各级政府注重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并且在各方面都有所帮助扶持。河北省内的各所高校中也都纷纷响应国家政策,改变校内的教育模式,积极开拓创业教育,并且通过各种创业园孵化园来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李斌以燕山大学的学生为例子分析了高校资源对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内在扶植力量,目前阶段下的高校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省内的一些高校为了能够帮助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出去创业过程中,解决一些资金技术场地方面的问题,通过结合高校的资源,分别在几所高校内设立了不同形式的创业孵化园来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活动。各大高校为了调动学生创业发展的积极向积极开展了创业大赛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创业文化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不仅高校做出了模范作用,一些社会组织也分分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帮扶工作中,还建立了一些网络平台,或是校企培训机构。省内开展了多种研究措施都是在基于带动创业发展的目标,但实际效果确实不算令人满意,前进的道路确被稀少的教育资源,淡薄的就业意识,和不够充足的经验所打败。河北省的创业意识比较浅薄,大学生创业在河北省的存在率很低,通过创业大赛而总结出来的创业策划方案,得到实现的程度比较低,缺乏高新技术含量得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高校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3 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在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发展情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10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三方的共同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签署了一项协议,这个协议具体的规划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共同分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创业成果交流机制框架,这一项关与高校毕业生发展的协议,在京津冀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主要是针对三个地方,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而作出的具体的教育协商,这项政策对于河北省来说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河北省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河北省的各大高校,可以直接对接京津等地的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在共享的环境下,一些重点的实验室得到更好的利用,各地方优秀的书籍资料可以被轮流使用。同时也提升了河北教育界的发展,教育协同发展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营项很好的机遇,对于这一情况,河北省内各教育界的教育领导者,应该抓住这一机会,研究分析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道路。

4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河北省高校培养学生创业的帮助

4.1 高校响应国家政策

单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并不能为河北省吸引众多的创业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还需要河北省政府自己省内各大高校共同努力。省教育厅应该根据国家政策提出相应的省内发展策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及优秀人才进行创业,协助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为此提供支持和资源。网络传媒是一种高效的传播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技术传播创新创业发展道路。增加大众对于创业知识的了解,从大众的思想方面提高创业意识,不仅要鼓励那些有突出成绩的学生,还有对那些曾经失败过的学生给予安慰,为该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创业环境。政府还应该接受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阻力,比如说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为高校投入资金,提供平台,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外在难题。高校要把握住国家政策带来的优惠,积极带动学生进行创业,加大教育投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中学,无论是在大学生入学还是职业规划,又或者是实战模拟阶段都积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考核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之一。并且各大高校结合该校的教学特点学院特色积极构建专业的实践教育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我们可以积极探索教师和学生联合创业的模式。

4.2 各大高校之间的联合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模式下,河北省内各大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工作,世界上可以看作是国家为了培养河北省内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为此提供机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京津冀内地高校教育之间产生了共鸣,2015年6月份在京津冀挑选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了创业协同发展的联盟形式,这是一种新型的京津冀高校共育模式。在此记录下,其他高校也开始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如2016年10月28日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还有天津科技大学,共同成立的京津冀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发展创新中心,主要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成果。2016年8月就在北京成立了京津冀方面的创新合作联盟组织。三地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突破了区域行政之间的限制,提高了各项资源之间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创造了一种新形势的跨行业授课的形式,为三地的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知识基础设备资源等有利的实践平台。逐步打造了一个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仅津几个大高校的学生,可以共享图书文献,可以共同研究创业技能,还可以进行素质测评,以及校友跟踪和创业培训等五方面的创业资源的共享,在这个形式的平台下,可以及时的公布大学生创业新形式,从而起到沟通京津冀三地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资源共享的桥梁。我们可以组织各大高校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学习,通过观摩京津地等三个地方,各个高校在创业孵化园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成功为河北省经济转型做出了贡献,打造了一个经济与知识的共同体。

4.3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目前国家将致力于发展校企合作,在企业与高校个别专业进行合作的形式,在学校为企业培养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才,企业为高校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已经在个别专业进行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主要是锻炼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说是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大学期间就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以及反应程度,可以说这种模式就想在校园内与企业结合开拓出了第二校园形式。在高校中进行创业孵化园的培养模式,最近学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开拓一条新的培养教育模式。

深入推进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初期进行创业,以大学生创业为前提,还在京津冀范围内创建了一体化的创新研究服务基地,开拓对于高校内的大学生于市场环境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同类专业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企业的加入,深化校企合作,做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共赢形式,培养更具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高校人才。

猜你喜欢

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