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元素翻译探讨

2019-12-26谭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生态传统文化

谭彬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传统翻译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翻译技巧的提升,短期来看,学生翻译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从长远来看,学生的翻译素养无法得到更高阶的锻炼,而如若在教学环节引入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方法则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质变。

1 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定义

1.1 理论来源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著名的翻译学家胡庚申老先生经过大量研究诸如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论等近代西方先进学说之基础上总结,归纳而成。与以往传统翻译学说不同的是,生态翻译学着眼于被翻译对象整体表征的升华与提炼,与此同时,从交际、语言、文化三个维度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相应基本原则等途径对待翻译客体做出符合自然科学、 人文历史发展观的具有前瞻性的解释。众所周知,认识为实践指明发展道路,同理,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对今后发展生态翻译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这里,对理论的甄别离不开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一名优秀的翻译官能在错综复杂的翻译环境中审时度势地利用现有生态环境有选择地进行翻译活动,而更高阶的要求则是,一名翻译人员能够集中一个生态整体环境,将待翻译的文本语料与目标语言综合考量,以期得到译者、读者、文化语言层面三者的完美结合与沟通。

1.2 理论特征

基于现有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充分知晓翻译生态学中事物的三大基本要素,即:螺旋前进性与曲折发展性;单一性与多维性;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呼应性。螺旋前进性与曲折发展性是指: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员理解,翻译活动作为一项多维动态的信息传递过程,需要拟合、统筹待翻译客体的各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譬如,一个国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在另一个国家可能是被明令禁止的,这要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多维度多层面地运用些教学方法,诸如翻转课堂,Facebook,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师生的互动中,讲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翻译经验有机结合,触类旁通,寓教于乐,形成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探究的生动局面。 单一性与多维性指的是,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中,而矛盾有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就整个生态翻译学的教育历程来说,不同的学生存在自身独特的闪光点,譬如,有的学生语感强,接受事物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这一方面差一点,但是其具有丰富的社交经验与沟通协调能力,而此时,我们的教师就不能偏颇其一,而是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翻译需求。最后,整体与部分的呼应性是指,翻译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相同翻译对象是否需要被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即,学员应根据所处的不同生态翻译环境对待翻译客体做出创造性的动态选择,譬如,一个待翻译对象是不断发展衍替的,那么对于读者、译者以及环境来说就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关联实体[1]。 生态翻译学有关研究证实,朴素的翻译教学往往只关注本源性的技巧演练,这种演练缺乏变化性与创新性,机械的练习无疑是缘木求鱼,并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本领得到飞跃,故而,在实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授翻译理论技巧前,教授学生不同地域、国家的乡土人情,文化渊源,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等基本硬核素质,因为这些素质,才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在翻译的道路上得到飞跃的关键原因。

2 基于翻译生态学研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亟须解决的问题

2.1 翻译教学中侧重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一直贯彻两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长河,仁、义、礼、信、孝始终是中华儿女的传统行为准则[2]。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熟稔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唯有如此,翻译活动才犹如画龙点睛,所谓解其魂,得其形;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即是基于此得来的,特殊的文化内涵能够雕琢打磨一个译者的固有思维模板,使其从本国文化的定势中解脱出来,以一种发展的前瞻的目光审视待翻译客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教学不仅应该重视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需打破本位主义的思维优越感,立足尊重不同文化不同差异的基本理念,详细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风土社情,并试图在不同中寻找共通的翻译技巧,从而为今后的翻译事业打下夯实基础。因此,国内各大院校在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翻译技巧,提高实际翻译能力;二是稳扎稳打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综合地提升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2.2 我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基础问题——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尽管我国总体的翻译教育水平已日臻成熟,但是现实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问题一:单一的教学模式且没有将各国文化习俗融会贯通。 针对此痼疾,该文建议,应该从更广博的文化角度和国际视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因为,现如今各大专院校往往只专注于技巧的传播而忽视翻译底蕴的教授,而这恰恰是我国传播学中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难点。 而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涉及与知识点相关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分析,而不是简简单单地传授特定语境的单词与语句。 因为机械地重复只会不加甄别地复制粘贴待翻译客体的语境而不涉及目标译文的本源语境,造成学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丢失重要语料与信息,进而造成整个翻译过程的失败。以上是高校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的过程中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即翻译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形式与内容不具有趣味性。在当今各大专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司空见惯的是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即板书,PPT,学生跟读等模式构成了冗杂无效的面授过程,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使得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学习思维,即学生只是呆滞地听课,没有成为教学环境的学习主题,这种相对枯燥的翻译学习环境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也稀疏懒散,导致学生听课的时候注意力十分的涣散,学生的真题进度放缓,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每当学习一个新的语料、语境的时候,学生无法得到充分而有序的学习,教师耽泥于传统理论的教授,而腾不出手解决学生实际学习中的实际化、差异化的问题。 该文建议,各大翻译院校应当着实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平衡性,使得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汲取者。

在传统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学者,在精通传统翻译教学的研究对策之上,发展、萃取翻译生态学的优良基因,将生态翻译学的基础付之于翻译实践,才能行使我国翻译学的战斗力,而形成关键战斗力的核心就是牢牢掌握上文提及的生态翻译学的三大硬核要素。

3 基于翻译生态学的三大基本关系要素

3.1 动态发展与均衡发展的相互统一

动态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的理论要求在各大翻译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亟须对以往枯燥、死板的填鸭式教学做出巨大的改变,包括延续以往的基本翻译技巧的大量培训,重点在教授模式[3]、教授“花样”上使用更容易亲近学生,更能够使学生汲取知识的方式,譬如,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课外田野实践等从满趣味性的教授模式。从较浅层面来看,学生第一步开始解除对翻译枯燥流程中的心理戒备,开始接纳新的翻译本领,从深层次来看,利用微信群、Facebook、微博、直播等在线信息传递平台,可以即时与学生形成较好的平台互动,使学生在不抗拒的过程中,接受最全的翻译知识。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实践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期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3.2 整体性与关联性的相互成就与协调

在翻译生态学中,另诸多学者津津乐道的是全局与分支的呼应。 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关联性与整体性的协调及发展,它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不仅要拥有丰富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及优秀的翻译素养,还要求教师需要有所区别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模式来匹配不同天赋、不同资质的学生。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堂翻译语料来机械地背诵,或者演绎,这对于其翻译技巧的短期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远来看,对其综合翻译素养的培养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讲授翻译技巧的时候适当地引经据典,例如,在讲解清明节的相关含义进行诠释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对比世界范围不同国家、 地区人们在祭拜先祖时候的特殊风俗,并详细介绍我国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民俗传统及特殊饮食等方面的知识梗概,如此,学生对于译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3.3 统一性与多样性兼顾

基于传统生态翻译学中的基本理论,即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兼。 教文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实践中除了应当协调与照顾到具有相同学习背景,相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还亟须为不同天分不同资历的学生设置独居需求的课程学习方案。例如,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应用难度更高的翻译材料并教授更复杂的翻译技能。 而针对资历不足的学生,应当摈弃厚重的课本,繁重的背诵工作,转由趣味性的对话交流、知识问答等形式使得学生对翻译语料逐渐熟悉,逐渐掌握。

猜你喜欢

生态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