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传统节日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2019-12-26张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传统

张青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提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这份文件的出台从侧面反映了传统节日在当下中国的衰落现状,也说明中国传统节日的振兴刻不容缓。

以高校为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热衷于过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兴趣不浓、热情不高。 针对这一现象,学界陆续开展了不少实证研究,例如,南昌航空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能说得出一些节日内涵的学生仅占42%,21%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宁波高校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相当多的学生表示出对西方节日的喜爱,普遍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形式不够活泼有趣,节日内涵的挖掘不够。

这些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对于节日的认知情况、兴趣和偏好,虽然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但调查研究的结果趋于一致,即当下大学生中确实存在重西方节日而轻中国传统节日的现象,对西方节日的热衷与对传统节日的淡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任,振兴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活动,并在节日文化传承过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

1 传统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节日萌芽于先秦时期,定型于汉代,后经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传承至今,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1)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些西方节日的鲜明宗教性(如圣诞节、感恩节)相比,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宗教节日,而是岁时和农时,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劳作特点而形成的岁时节令。按照彭金山教授的概括,农耕文化的内涵体现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传统节日文化产生于农耕文化,这八个字也体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特点。

所谓“应时”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时节从事农业生产,“取宜”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守则”即遵守规则和秩序,而“和谐”则指的是在应时、取宜、守则的基础上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即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天人合一” 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宇宙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因岁时和农时而逐渐形成、发展、完善的传统节日文化既是“天人合一”观念产生的源泉,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反映。

(2)传统节日文化反映了传统人伦礼俗制度。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体现了农耕文化 “应时、 取宜、守则、和谐”的内涵,还反映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伦礼俗制度。 传统人伦的核心在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

传统节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 比如,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纪念先贤,中秋节亲人团聚,春节更是吸引人们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过年。传统节日不同于常日,就在于它是时序的节点,这些节点为人伦亲情的巩固与和谐秩序的建立做出了约定俗成的规定,具有深沉而强大的约束力。

(3)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了道德教育基本内容。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其固定节期体现了岁时和农时,其丰富的节俗活动又建立和巩固了人伦制度,这些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根据岁时和农时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分布于一年四季,人们在过节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四时节序的变化,增强对自然规律和秩序的敬畏与尊重,学会尊重规则,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参与节俗活动的过程中,合家团聚、举国欢庆,又为人们在节俗的人际互动中巩固人伦关系提供了机会,增进了个体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情感,强化了文化认同。

因此,传承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使人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爱国爱家、尊敬师长、尊重规则、信守承诺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的育人优势

(1)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人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让13 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肩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 文化传承创新等四项基本功能的高校既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镇,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责无旁贷。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当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韩立梅、张敏、乔春梅等人认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严重缺失,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识不足,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率持续走高,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论坛和讲座并不能激发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黄宦霖也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体制中传统文化已难觅踪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越来越少;聂翔雁、李大维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虽然肯定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学习兴趣低下;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调和号召,另一方面则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如人意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多以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形式开展,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传授与灌输,加之传统文化本就比较晦涩艰深,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优势。

如上所述,当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吸引力差等不足之处,这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身的形象是不相符的。因此,拓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势在必行。

传统节日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独特性。 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活态性、民族性是其突出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离不开民众的集体参与,节日的庆祝也离不开集体活动,这种集体活动要么以家庭为单位,要么以社区为单位,比如春节和中秋节要全家团圆,端午节要一个社区集体赛龙舟,正是人们的集体参与体现了节日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的生活具有集体性,学校就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单位,方便节日活动的集体开展。

另外,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过节”的“过”字就反映了节日的活态性。不仅节日本身具有活态性,而且每一次“过”节都是一次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过程,都是一次活的、动态的文化体验过程。相比课堂上、书本上的静态的传统文化知识,活生生的节日文化体验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让他们在文化体验中习得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节日也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节日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 文化又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如本文引言所述,当前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而忽略中国传统节日,体现的正是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渗透与入侵。所以,过好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对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主动出击,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响文化安全保卫战。

因此,传统节日文化因其集体性、活态性、民族性的突出特点,可以引发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能够弥补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互补,知性德育与体验式德育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3 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传承的实践路径

文化育人的特点就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结合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可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大学生在文化熏陶浸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的实现。

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绝不只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样简单,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未来将承担起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理论基础,传统技艺的培养是实践基础,而传统节日文化体验则是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之上的综合呈现,以下将结合齐鲁工业大学的实践经验加以阐述。

(1)以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为理论基础。

虽然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侧重于参与者的体验,但要想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精神有深入的理解,让他们主动承担起传播和传承的责任,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大学生过好传统节日的理论基础。

齐鲁工业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多门文化素养课程,还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对第一课堂形成有效补充。 学校不仅开设了《传统文化概论》通识必修课程,另有《中国民俗文化》《民俗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中外剪纸艺术鉴赏》《齐鲁文化》 等近三十门传统文化类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第一课堂之外,又开展了提升文化素养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图书馆每周举办一期“悦读沙龙”,聘请学者教授为学生推介经典名作,至今已举办了近百期活动;另有各个学院的读书会活动,以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为主。 这些读书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传统经典著作,指导学生通过经典阅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阅读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写作,并提供线上和线下发表平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图书馆创办“嘉会读书”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发布师生的读书心得体会,并结集出版《悦沙集》《稷风》等刊物,刊登教师和学生的原创作品,为全校师生提供表达、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读写活动的开展是传播和传承节日文化的基础,没有这些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节日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即使吃了粽子和月饼,学生也难以理解节日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

(2)以传统文化技艺培养为实践基础。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活态性特点决定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侧重文化体验,而文化体验是以传统技艺的习得为前提的。

当然,传统技艺的习得并非一蹴而就,要依托传统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艺。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成立了多个传统文化社团,包括剪纸社、书法社、茶艺社、太极拳社、古琴社、汉服社等,这些社团按时纳新,定期开展活动,在大学生中培养传统文化爱好者,传播和培养传统文化技艺。

为了让更大范围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技艺的体验和学习中来,学校在每年的新生军训中开展“新六艺·第一课”活动,将儒家传统“六艺”与现代军训要求相结合,对传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乐”的部分就包含了传统文化项目体验。这些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分别依托已有的传统文化社团,如剪纸、书法、茶艺和太极拳,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分批次体验,让大学新生一入学就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体验感受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引发进一步了解学习的兴趣。

剪纸、书法、茶艺、太极拳、古琴等传统技艺的培养和训练以技能学习为主,理论传授为辅,注重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亲自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寓教于乐,既高雅又富有趣味性,既能培养技能又能涵养情操,同时也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奠定了实践基础。

(3)以传统节日文化体验为综合呈现。

有了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和传统文化技艺培养的铺垫,传统节日文化体验就有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或者说,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呈现。

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特点,齐鲁工业大学组织学生重点过好三个传统节日,即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 其中,端午节和中秋节期间在校集中开展“端午文化周”和“中秋文化周”活动,春节节俗体验则与大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文化周期间,学校开展系列与节日、节俗有关的学术讲座,并组织学生在端午节动手包粽子、缝香包、剪五毒,在中秋节做月饼、品茗赏月、吟咏书写中秋诗词,让大学生既获取了与节日相关的文化知识,也能亲自参与体验节日活动,通过体验内化节日文化知识,并加强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虽然远离父母家人,却依然能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气氛。

春节虽然是在寒假中度过,但学校在小年、除夕、大年初一、 元宵节等这些节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节俗知识和天南海北的师生祝福; 开学后征集学生过春节的摄影、春联、剪纸作品以及各自家乡与节俗有关的物品,集中进行展览展示;有关过节的体会和感受被择优发布在学校的读书微信公众号以及内部刊物上。 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兴趣。

所以,在高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并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是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工程,它建立在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和传统文化技艺培养的基础上,又在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中得以集中呈现和展示,正是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兼备,才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提升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4 结语

《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人,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大学的首要职责也在于培养人,并且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产生对该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但文化是个宏大的概念,文化育人也具有宽广的范畴。传统节日因其集体性、活态性、民族性的特点,可以作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在高校中普及、传播节日文化知识,引导大学生亲自体验节日习俗,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从而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真正实现以文“化”人。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