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联觉现象的音乐作品多维度描述

2019-12-26台湾索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10580

大众文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联觉参照物乐谱

(台湾索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10580)

一、现有音乐作品的描述方式

音乐作品的描述、记录、留存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听取”之外,乐谱(五线谱、简谱等)是“看到”音乐作品的唯一方式。诚然,且不论能看懂与否,部分可以识别五线谱的人群,若不通过试唱、演奏的方式也无法直观的了解乐谱与该音乐作品之间的艺术关系。

音乐作品属于主观艺术,在不同的时间、场景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音乐作品是无法获取完全相同的感受的,客观的记录方法(乐谱)只能描述音乐的“表面形态”,却无法诠释“内在感觉”。

二、联觉现象研究的意义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用感官刺激(视觉、嗅觉、触觉)对音乐作品进行多维描述,佐以客观工具(乐谱),会让音乐作品具有更完整的艺术参考信息。

举个例子:

单一描述:C小调,3/4拍,音符不是很多的,bpm90的歌曲(一页五线+蝌蚪)。

多维描述:在蓝色中有些许橙红色,有海洋和橘子气味的歌曲(图案气味可脑补)。

三、视觉、听觉、嗅觉相互转化系统

笔者经常和艺术工作者们(音乐人、画家)探讨,该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描述(信息传达),才能让受众群体最大程度的接收到艺术作品的信息,笔者自己也经常在一个音乐作品出生后,问自己:我该如何描述它?

其实有的时候,艺术工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作品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也许这就是艺术作品“谜一般”的魅力所在吧。不过,笔者是个解谜爱好者。

解数学题需要公式,治理国家需要法律和道德标准,“公式、法律、道德标准”属于参照系统(参照物)。

那么,艺术作品的参照物在哪里呢?截至目前为止,惯例是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参照,而且随着人类的接受尺度越来越大,艺术作品和“物品”或“行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笔者基于“联觉现象”发明了一个“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系统”(发明专利号:201811363405.6),以这个系统转化后生成的多维描述信息(包含恒定的相互转化参数)作为参照物,对艺术作品进行多维度转化与分析研究。

四、音乐作品的多维度描述

以皇后乐队(Queen)最著名的单曲之一《We are the champions》中主歌与副歌部分(80个小节)作为素材,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系统”转化为彩色的3D模型如下:

将这首音乐作品中,最容易被人耳识别并产生“联觉现象”的三个部分:人声、钢琴、失真吉他,通过“系统”转化后生成的视觉结果,按比例降序排列获得了:玫瑰、紫罗兰、银杏叶、青柠檬的混合嗅觉(或味觉)。

由3D模型的视觉、触觉,以及嗅觉、味觉,我们可以获取《We are the champions》多个维度的描述参考。

综上,音乐作品除了听觉以外,还可以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进行参考性质的多维度描述,笔者会继续对艺术作品进行实例分析与探索,让原本单一维度的艺术作品获得更多维度、更加完整的艺术沉浸式体验。

猜你喜欢

联觉参照物乐谱
山之高
幸福不需要参照物
乐谱:放飞梦想
你是联觉人吗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基因密码乐谱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机械运动”典例解析
爱是爱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