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问题研究综述

2019-12-25邓婧

现代交际 2019年2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辅导员策略

邓婧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一线力量,对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问题的研究,对于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意义、实践等重要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客观整理并分析这些成果,对于立足学术前沿,深化认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 辅导员 迫切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126—03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堅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高校辅导员既是高校教师,也是高校管理人员,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力量,对于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实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论在实践中还是理论研究中,我们都应该重视高校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中的工作。现将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整理概述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迫切性研究

一个问题的研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需要辅导员立德树人

当前,有些大学生缺乏信仰,自我价值取向歪曲,个人主义、自我化严重,个性强烈,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问题严重;有些大学生内心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甚至沉溺于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有些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脆弱、不能吃苦耐劳、追求生活安逸,不注重长远提升,好逸恶劳;有些大学生纪律涣散、集体意识弱化等问题严重。为防止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遗失,必须加强辅导员立德树人工作,通过合理的引导、教育,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全球化、信息化的负面“资产”使糟粕文化不断渗透学生思想要求辅导员立德树人

全球化的到来,使人类的德行面临严峻的挑战。正面与负面信息、真善美与假恶丑“共生共长,同向而行”,“种种思潮、奇谈怪论在肆意地传播着糟粕文化,将许多错误、片面的观点等负面‘资产不断渗透至学生的思想中恶意破坏着社会公德,有意识地挑起社会矛盾”[3],最终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偏激,社会责任感不强等许多问题。与大学生交流密切、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就是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其要发挥思想引导、道德示范的立德树人作用。

(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学生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而最根本的是要学会做人。古语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高校辅导员长期陷于应付琐碎事务工作,使得思政工作难以系统深入

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繁重、头绪较多,并且在很多高校担任着各个部门的万金油角色。“这些都使辅导员身心疲惫,往往造成他们仅注重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育人工作的过程性,不仅加剧了辅导员自身的趋利化心态,也影响了辅导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育人大计”。[4]

(五)高校对大学生辅导员立德树人本职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长期存在重学德轻师德、重科研轻育人的问题,这也间接导致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职责认知不清,甚至辅导员身份遭受质疑,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职业成就感。

(六)部分大学生辅导员不具备立德树人的职业素养

部分辅导员职业精神缺乏,工作责任心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失偏颇;部分辅导员知识面不广,专业知识薄弱、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强;部分辅导员心理素质差,阅历浅,经验不足;有些辅导员甚至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出现问题,倡者不德,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七)履行辅导员职责的需要

2017年经教育部修订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的九项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5]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辅导员立德树人职责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与文件的规定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的任务是时代的使命,是社会进步、高校发展、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而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基本有了全面认识。

二、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策略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树立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不论是高校还是辅导员都“应明确我国大学教育中‘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6]

(二)高校要严格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高校各个部门,各类教育主体运用一切渠道和资源,应该同向育人、协同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育人大环境,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队伍建设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明确辅导员职责,建立健全辅导员立德树人相关机构,时刻按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职责的目标来建设辅导员队伍,开展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2.配备与选聘辅导员时要注意优化辅导员整体结构

“招聘工作有计划、按比例、分步骤地逐步调整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足额配齐辅导员”。[7]

3.完善辅导员的培养体系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形式为载体、激励机制为手段,从完善培养计划、丰富培训内容、保障工作条件发力,完善辅导员的培养管理体系”。[7]

4.打通辅导员的职业晋升通道

高校应该为辅导员设置合理的双重晋升通道,使辅导员可以从教师岗、管理岗发展。有学者指出“让辅导员回归课堂,为学生系统地传道解惑”。[8]

5.对辅导员严格管理和考核

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把辅导员从学校不同部门“万金油”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回归立德树人本职工作,增强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机制,充分保障辅导员的利益。关于辅导员的考核,应从德、能、勤、纪、廉全面考核,考核的内容应包括班级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提升等方面。

6.建设辅导员品牌项目

利用辅导员工作室等平台,打造具有特色和示范性的工作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道德品质培养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一个学校校风、学风、师风的综合体现。“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9]针对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大学生辅导员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学者们提出以下观点。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应该优化校园外在环境,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干净整洁的宿舍、先进高端的实验设备,校园里的楼牌、路名、文化艺术展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大学生。

2.塑造学校精神文化

全校师生要有共同的价值观,注重文化育人,打造积极的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学习文化,共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健全校园文化制度体系

立德树人讲究德师细水长流,要把立德树人常态化,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就要健全校园文化制度体系。

4.注重课程育人

课堂教育“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10]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教学效果。

5.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辅导员要注重通过素质拓展、主题班团会、文体活动等形式把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培养内容有机集合起来”。[11]目前学术界关于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比较丰富。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公益、志愿、“思政”进公寓,参观烈士纪念馆,道德模范人物和各种先进事迹报告,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探讨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老八路军、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讲座,增设爱国主义教育长廊的政治教育活动;有“科学研究、文艺展演、创新创业、学术竞赛”[12]、宿舍趣味运动会、朗诵比赛、书画展、摄影展[3]等综合素质培养活动;有邀请优秀毕业生、行业典范与新生面对面、创业计划大赛、学术小论文比赛、实用小发明比赛、学术讲堂、专家讲座、毕业生就业交流小组、职业规划讲座等学业就业职业指导活动。

(五)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1.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

辅导员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关爱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愁,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诚理解和有效沟通。关爱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懂得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13]

2.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輔导员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对学生的情绪和观点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耐心”。[14]

3.爱岗敬业

辅导员要把工作当作愉快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负担,要把学生的事当成头等大事,要教育引导、服务、关心学生。

4.为人师表

孟子曾说:教者必以正。做辅导员要立德树人,首先就要正人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辅导员要做学生道德实践的指导者;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要自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要终身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三、结语

通过梳理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对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从学校层面、辅导员团队层面、辅导员个人层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措施。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研究外,其他的策略研究多停留于口号式的理念,缺乏可操作的建设思路。要想使大学生辅导员立德树人获得实效,就必须探索现实可操作的策略。当前,立德树人的推进存在一些瓶颈性的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应该将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体系化,探索在不同年级下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提高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论学习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EB/OL].[2019-03-21].http://www.0733.gov.cn/jrgz/xwjj/2019-03-21/2019032118874.html.

[3]王天乙.立德树人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7):114-115.

[4]高朝鲜.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32):59-61.

[5]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6]李程锦.立德树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代转型——基于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9(7):120-124.

[7]郭继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2):60-63.

[8]申涛,史艳琴.新形势下立德树人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3):96-97.

[9]王定华.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2(24):4.

[10]王颍,赵云峰,许静.浅议高校辅导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2):100-103.

[11]周毅华.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8):18.

[12]朱倩渝,张璇.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4):132-134.

[13]刘赪秀.高职院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使命与率身垂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76-77.

[14]朱江,周雨农.论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女性路径[J].前沿,2016(9):68-71+94.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辅导员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Passage Four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