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泛在化背景下编目格式的优化与转型

2019-12-25张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转型优化

摘要: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为适应服务泛在化的发展趋势,应对数字信息化的时代趋势,对图书编目格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编目工作的效率和层次。鉴于目前图书馆图书编目格式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优化转型的3个途径,即统一编目格式标准、提高编目人员业务水平和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

关键词:服务泛在化;编目格式;优化;转型;医院图书馆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6.008

中图分类号:G254.3;G2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6-0034-04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s of ubiquitous services in libraries include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ervices, extending service content, and improving service forms. The book cataloging format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cataloging work should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ervice ubiquity and cope with the trend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ataloging format of libraries, three ways to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were determined, namely, unifying cataloging format standard, improving expertise level of catalogers, and introducing cataloging format data system.

Key words: ubiquitous services; cataloging format; optimization; transformation; hospital libraries

泛在化服务即随时随地融入用户过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以用户为核心”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方向[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阅读,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因此近些年图书馆泛在化的概念在业内被频繁提起。图书馆泛在化的本质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随时向用户提供知识和信息等服务,已经渗透到了每个馆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图书编目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编目人员对馆内的藏书进行排序与编号,方便用户查找和借阅。传统的图书编目是采用人工手动方式,编目格式既不规范也不统一,以致编目人员工作量大、繁琐枯燥、出错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笔者在服务泛在化的背景下,通过探索图书编目格式的优化路径,希望能提高图书馆的编目效率,以期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理念。

1  服务泛在化的主要内容

1.1  扩大服务范围

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服务泛在化,为用户提供24 h×7 d的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其服务范围具有十分明显的全球化特征,几乎所有的网络用户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2]。服务范围的无限扩大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图书馆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这一新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图书馆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放其信息资源,尤其是学术性信息资源,而不是只为特定人群使用;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快自身建设,开发多语种服务形式,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同等的服务。

1.2  延伸服务内容

服务泛在化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产生了新型的转变。历数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它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文献实体,书目信息,参考咨询,信息检索,网络化知识[3]。传统的用户从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是被动的,图书馆仅作为一个信息载体,既不会参与用户的行为,也不能对用户行为结果产生任何的影响。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内容全方位化,不止是传统的作为一个信息载体的信息服务,更多的是知识服务,图书馆甚至主动参与用户的研究行为,并能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内容[4]。服务内容的延伸要求图书馆自身建设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自身建设内容大致包括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硬件上,图书馆应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开展图书编目等工作,提高分编效率,促进编目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其次,减少工作量,加速馆内书目数据库的建立,还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对其他图书馆及读者来说,可以加强交流沟通,融于互联信息大平台。软件上,图书馆要加大对馆员素质能力的培训,从思想觉悟、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等方面,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平。

1.3  改进服务形式

服务泛在化在服务形式上最大的转变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服务泛在化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改进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服务模式,使现有用户能自主快速地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例如,作为信息载体的电视、电脑、手机,其中手机用户尤其活跃。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2016年移动生活峰会”上提出,2016年移动互联网用户高达10.0亿,其中手机网民有6.5亿[5]。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0%提升到92.5%。微博、微信、二维码、手机阅读APP等软件工具的广泛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图书阅读模式,改进了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在我国一些經济发达的地区,图书馆的电子阅读服务形式发展走在了前列,例如,浙江杭州图书馆,2010年12月29日完成了“三网融合”[6],实现了手机数字图书馆、电视数字图书馆和网站服务平台的联合运营,杭州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视和网站享受图书馆的服务[7]。

2  服务泛在化背景下编目格式优化与转型的必要性

2.1  适应服务泛在化的发展趋势

图书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用户无论是采取借阅纸质图书的方式,还是使用网络平台查阅电子图书,都需要先进行检索。检索时需要用到的诸如书名、作者、主题词、分类号等数据即是图书编目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图书编目格式进行优化和转型,使之更加标准、规范、便于使用,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发展、从而适应服务泛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应对数字信息化的时代趋势

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其编目方式、编目格式、检索方式和数据来源都产生了重大变化(见表1)。

编目方式由传统的手工编目发展为现在的联机编目,在节省了人工的情况下,还保证了编目内容的正确率;在将图书编目输入计算机后,网络共享端口的用户可以即时获取到图书的基本信息,提高了编目的利用率。卡片编目格式经年日久字迹不清,容易丢失,不利于保藏,机读目录格式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只要硬盘不受到损坏,就可以一直保存在计算机里。检索方式的智能化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而多样化的数据来源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3  提高编目工作的效率和层次

提高工作效率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编目工作效率的提高,其前提是拥有一批能力卓越的工作人员和建立有序的工作机制。一方面,提高从事编目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编目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与编目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运用和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具备运用信息进行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用户提供特别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编目格式的标准化水平,我国现行的编目格式以“大而全”来衡量,一味追求在编目上展示图书的全部信息,而不注重它的精简性。《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中提到,“制订编目规则的最高原则,应该是目录用户的便利”[8]。因此編目格式的标准化将是编目格式优化的重点内容。

3  服务泛在化背景下编目格式存在的问题

3.1  编目格式标准没有统一

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编目格式标准目前并未统一,不少高校图书馆自行编目。采用自行编目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图书馆通过自行编目的不断实践,已经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二是馆内编目人员已熟悉这种自行编目,不用再对编目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但在服务泛在化背景下,亟需统一的编目格式,以使编目工作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周到的知识服务。

3.2  编目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图书馆编目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扎实的编目知识,但一直从事着编目这项专业工作。而服务泛在化的背景对编目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没有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

目前少数图书馆仍然没有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还有一部分图书馆虽然引入了编目格式数据系统,但没有引入合适的编目格式系统。总体来看,图书馆使用较多的有2个编目格式数据系统,即图书馆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元数据,简称DC元数据)和机器可读目录(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 MARC格式数据)。这两种编目格式数据系统发展至今,各有优势与不足,两者在记录内容、标记格式、编码标准、使用环境和范围、使用人员、时间和经费等方面各有不同[9]。所以,在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的同时,应该引入合适的编目格式系统。

4  服务泛在化背景下编目格式优化路径

4.1  统一编目格式标准

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编目数据来源有很多,常见的是图书馆的编目人员自行编目,统一文献著录规则等[10]。例如,书籍供应商通过U盘、磁盘或网络传输的方式,将书籍编目数据免费提供给图书馆,或者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信息共享。不论是从书籍供应商处还是从网络共享平台获取图书编目信息,共同的优势是方便快捷,省时省事;但劣势在于获取的信息不准确,其标准化、规范化得不到保证,影响了用户在检索时的使用效果。因此,统一图书编目格式标准尤为重要。按照我国目前通用的图书在版编目格式,内容包括数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及其他注记。例如,《细读八大古典名著》的在版编目格式内容见表2。

上述范例只是图书编目格式中的一种,主要是针对图书在版编目,此外还有多种形式供图书馆借鉴和使用,但无论采取何种编目格式,统一编目格式标准都是编目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4.2  提高编目人员业务水平

提高编目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有助于顺利开展编目工作,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11],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⑴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端正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编目工作是一项幕后工作,付出多,得到少,如果编目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往往会使编目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图书信息混乱,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因此,对编目工作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至关重要。⑵加深专业技能,拓展知识结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编目人员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与时俱进,学会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应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编目人员更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⑶建立完善合理的准入和激励机制。提高编目人员从业门槛,聘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编目人员积极工作、主动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4.3  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

文献资源电子化、数字化是网络发展的产物,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12],图书馆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必然要求,亦是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结果。目前,常见的几种图书编目格式数据系统有:MARC格式数据、DC元数据、中国机读目录(CNMARC)格式数据、美国机读目录(USMARC)格式数据;此外,还有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联机编目系统和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联机编目,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World Cat,后者可以同时搜索112个国家的图书馆,集中了数以亿计的书目记录和馆藏资料。图书馆可根据馆藏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编目格式数据系统,引入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自身实力,促进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进一步发展。

5  小结

图书馆编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服务泛在化的背景下,应当对编目格式进行优化和转型,使用统一规范的编目格式数据系统,提高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编目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编目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会田.基于案例的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77-81.

[2] 徐建林.图书馆泛在化情景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整合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2):106-109.

[3] 刘亮.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内容与瞻望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7):13-16,5.

[4] 侯婷婷.提高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 113.

[5] 央广网.2016移动生活峰会圆满闭幕  27个获奖“年度APP”揭晓[EB/OL].(2016-12-23)[2019-03-23].http://m.haiwainet.cn/middle/ 3541083/2016/1223/content_30594088_1.html.

[6] 傅晨琦,叶辉.杭州数字图书馆率先实现网站、手机、电视“三网融合”[J].公共图书馆,2011(1):93-94.

[7] 吴庆珍.试论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J].图书馆界,2011(4): 41-43,63.

[8] 王冠华,危红.编目数据格式简化的标准化[J].图書馆论坛,2009, 29(5):106-109.

[9] 赵英.对图书编目系统DC元数据与MARC格式数据的探讨[J].群文天地,2011(2):73-74.

[10] 张秀兰.RDA与我国编目工作的变革[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86-89.

[11] 张新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12] 曾伟忠,陈欣雨,胡惠芳.美国国会图书馆MARC21书目数据格式的重要变化及我国西文编目工具书机读目录格式的修订建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5):77-80.

(收稿日期:2019-04-30)

(修回日期:2019-06-21;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医院图书馆转型优化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