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东部省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与效率测度
——基于动态TOPSIS方法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9-12-25郭建华肖功为

关键词:信息熵测度增加值

郭建华,肖功为

(邵阳学院 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湖南 邵阳,42200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产业结构来看,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但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受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的影响,总体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特别是2016年开始,相较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增速的下降,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此,文章基于动态TOPSIS方法对我国东部省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以量化的方法来衡量新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

1 文献评述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度量了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水平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产业结构演进指产业结构本身从低级向高级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就是其中一种表现[1]。关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界的热点课题,更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课题,本领域对国民经济产业构成及其演变进程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成熟的理论,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成果较为丰富。总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

1)关于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的相关研究。李勇和魏婕[2]基于所有制结构视角对产业结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指出,当弥补外部性所产生的收益超过了软预算约束成本时,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将会引起产业结构变迁和进步的经济增长,反之,民企产权结构会促进产业趋于合理化。郭丽丽和李勇[3]研究也表明,企业的“国有”和“民营”特征对其生产决策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制约着企业技术模式的选择和产业结构的变迁路径,不同市场化水平下,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还存在着门槛效应。孙正[4-5]就“营改增”税制改革与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税改革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

2)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较多,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利用外资水平等。张文等[6]就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FDI的增长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另外,地方金融发展、土地资源配置、城镇化进程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化。郑威和陆远权[7]研究发现,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吉萍和周亚军[8]研究也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增长以及金融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溢出效应和相邻区域的作用关系显著。赖敏[9]则利用2007-2015年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土地要素错配指数,理论和实证检验了土地要素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杨钧和罗能生[10]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一、二产业构成呈倒U型影响,对第三产业占比呈U型影响,且存在区域性差异。

3)关于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如周一明[11]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影响。干春晖和郑若谷[12]利用“偏离一份额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展开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演进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分析,尽管关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囿于民营经济的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涉及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的研究甚少。其中,张志民[13]分别构建摩尔结构变动值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对我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和演进效率进行了度量。该方法虽然比较简单适用,易于接受,但各测度指标都是相对独立,经济发展首先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产业结构演进的效率高低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度量;其次,产业结构演进效率与各产业所处环境有关,比如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高低,因而,效率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相对概念。TOPSIS方法是一种相对优劣评价的方法,是通过计算各评价对象与理想值的贴近度并进行排序判断对象相对优劣的,而且TOPSIS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其指标权重的赋予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任何主观性。鉴于此,本文利用动态TOPSIS方法,以东部省份2015-2018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从产业结构、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三个维度对我国东部省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进程及效率变化展开研究,以期为新时代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与效率的测度方法与模型

2.1 产业结构演进程度测度指标:产业结构熵率

本文结合实际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产业结构信息熵率作为各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的测度指标:

(1)

其中:pi表示第i产业的产业构成比重;n表示产业数量。

2.2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测度方法:动态TOPSIS方法

TOPSIS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标准化处理后的原始数据中,找出多个目标的最优和最劣目标,并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和最劣目标的距离,获得评价对象与最优和最劣目标的贴近度,按此进行排序。贴近度取值位于[0,1]之间,取值越大,评价结果越好。动态TOPSIS方法步骤如下。

①对趋势化处理后的原始指标值按(2)式进行静态值与动态增量的加权:

(2)

②各评价对象的最优目标和最劣目标:

(3)

③不同时点各评价对象与最优目标和最劣目标的距离:

(4)

④不同时点各评价对象与最优目标的贴近度:

(5)

Ci(tk)取值越大,表示评价对象i在tk时刻的评价值越贴近最优目标值。

⑤根据“和性”算子TOWA计算综合评价值:

(6)

hi表示评价对象i的动态TOPSIS综合评价值,取值越大,表明对象i的动态评价结果越优,w=(w1,…,wq)为时间权向量。通过解非线性规划问题(7)得到:

(7)

其中:λ∈[0,1]体现对时序的重视程度,取值越小,表明评价者越注重近期样本数据,反之则反。λ=0.1,表示极端重视近期数据;λ=0.2,表示强烈重视近期数据;λ=0.3,表示明显重视近期数据;λ=0.4,表示稍微重视近期数据;λ=0.5,表示同样重视所用时期数据。

3 东部省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与效率测度分析

3.1 指标及样本数据的选定

本文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劳动力投入、产业增加值等三个方面来测度和评价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和效率。反映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包括民营经济总量、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占总量的比重(%)、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第一二三产业占民营经济的比重反映民营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民营经济结构演化效率的重要指标;劳动力投入采用民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度量,体现民营企业劳动力投入状况;民营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见表1。

表1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测度指标
Table 1 Measurement indicators for the evolution of private econo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含义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民营经济总量Xij1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年度总量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占比Xij2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一产业比重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占比Xij3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二产业比重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占比Xij4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比重劳动力投入 民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Xij5地区i第j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民营经济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Xij6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Xij7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Xij8地区i第j年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

在此,文章选取山东、辽宁、河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省份及中部湖南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为测度评价对象,样本数据为2015-2018年内各对象的年度指标值(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省份统计年鉴)。

3.2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测度

由式(1)可知,H的取值范围为[0,1],当三次产业处于均衡状态时,信息熵率最高,H=1;当两种产业相对均衡时,信息熵率较高;当一种产业突出而另两种产业相对均衡的时候,信息熵率较低;当一种产业非常突出、另两种产业不均衡时,信息熵率最低。根据东部各省2015-2018年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数据,计算产业结构信息熵率如表2所示。

表2 东部9省及湖南(中部)2015-2018年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信息熵率
Table 2 Information entropy rate of private econo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eastern 9 provinces and central province Hunan

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江苏0.767 60.772 50.786 60.793 6浙江0.739 10.752 20.760 40.764 5广东0.751 30.758 50.770 10.769 9上海0.582 10.581 70.586 90.588 8山东0.807 40.812 00.822 60.832 5辽宁0.826 60.843 40.853 30.838 8福建0.812 00.815 60.837 50.833 5河北0.853 80.852 20.857 70.865 4海南0.896 40.904 50.920 30.923 6湖南(中部)0.834 70.870 20.879 10.883 7

由表2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信息熵率计算结果看,纵向而言,上海各年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熵率没有明显升降,东部其他各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熵率基本是逐年降低,说明除上海民营经济产业构成没有明显变化外,其他各省民营经济产业构成在逐年调整。事实上,2015-2018年,上海民营经济三产构成基本稳定,而其他各省民营经济产业构成均存在“一产占比降低,三产占比升高”的情况。横向而言,上海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信息熵率最低(0.58左右),江苏、浙江、广东其次(0.73~0.76),山东、福建、辽宁、河北、湖南较高(0.8~0.85),海南最高(0.90上下),说明上海民营经济“三产”中存在一种产业非常“突出”,海南民营经济“三产”构成基本“均衡”,其他省民营经济“三产”构成某两种产业相对“均衡。事实上,从上海民营经济产业构成看,其第一产业占比非常低、第三产业占比又相对较高,而从海南民营经济产业构成看,其“三产”占比基本均衡(基本在22∶23∶50上下波动)。总之,结合各省民营经济产业构成信息熵率和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相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逐年趋于合理。另外,相对东部大部分省份而言,中部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

3.3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测度

运用动态TOPSIS方法对东部各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具体评价步骤如下:

通过对各省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取及计算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熵权值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指标熵权
Table 3 Entropy weights of evaluated indexes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熵权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民营经济总量Xij10.108 646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占比Xij20.153 787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占比Xij30.171 959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占比Xij40.275 440劳动力投入民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Xij50.040 360民营经济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Xij60.048 967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Xij70.087 414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Xij80.113 428

②以2015年数据为基准,取ϑ=0.5(认为指标值和指标增量同等重要),2015年的数据参与测度评价,并假设该年指标增量值为零。根据(2)~(5)式可以计算不同地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的动态Ci(tk)值。通过专家咨询取λ=0.2,运用Lingo软件解优化问题(7)得时间权向量w=(0.1,0.19,0.28,0.43),并代入(6)式得最终动态综合评价值hi,见表4。

表4 东部9省及湖南(中部)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evolutionary efficiency of private econo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eastern 9 provinces and central province Hunan

地区2015年Ci(t1)2016年Ci(t2)2017年Ci(t3)2018年Ci(t3)λ=0.2综合值hi综合排序河北0.583 50.516 70.556 20.598 20.569 58辽宁0.671 10.662 10.673 90.680 30.674 15上海0.702 50.718 90.693 10.691 80.698 44江苏0.801 20.796 40.792 60.825 20.808 21浙江0.750 10.758 30.736 50.772 20.757 42福建0.624 10.629 50.637 30.686 20.655 56山东0.576 50.566 70.561 80.582 30.573 07广东0.753 40.758 30.764 80.752 20.757 03海南0.532 80.512 10.554 90.576 90.549 210湖南(中部)0.543 60.516 20.560 40.580 30.558 99

由表4的各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测度结果可知,一方面,从2015-2018年民营经济各产业发展势头总体而言趋于良好,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和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不断提升,已成为拉动民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占比总体削弱,第二、三产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总体不断提升,但略有波动。另一方面,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在其不断演进和运行效率提升的过程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仍处于较低阶段,还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二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运行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如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和海南、河北、湖南的效率差距较为明显。此外,中部湖南省较东部民营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其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效率偏低。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测度了江苏、浙江等我国东部省份民营经济(2015-2018年)在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演进特征以及效率变化。总体而言,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民营经济的产业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产业波动从不稳定逐步趋向稳定,民营产业趋向均衡发展,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结构演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如民营农业企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民营工业结构高度化不足;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滞后依然是影响民营工业升级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过度竞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且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规模偏小,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偏弱。

从长期来看,积极转型升级、创新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管理是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政府除了优化营商、要素、市场、法治、创新等外部环境外,还应着重从减负和扶助两个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各省要汲取国内外民营经济产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各方面的优势,如加强民营企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创业辅导、政策解读、管理培训、行业信息和信贷担保等服务,同时落实相关法律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抓住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引领民营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业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明确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重点,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化解“融资难”和“招工难”的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加快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一是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运营平台,帮助其克服瓶颈制约;二是制定出台向民营企业倾斜的技术支持、科技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保障,建立科技专家人才库,由企业按项目提出专家咨询或指导申请,强化校企合作,协助小微企业引进技能人才,多层次、多渠道满足小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四是加强监管,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帮助企业有效实施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信息熵测度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雷达动态自适应选择跟踪方法
基于信息熵的循环谱分析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