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典籍英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25徐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典籍英译中华文化

徐斌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典籍的英译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翻译方面都成绩斐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已经很难满足跨文化交际和传统文化传播的需求,尤其是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学生运用英语表示本国文化能力欠缺问题显著。为有效解决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缺席问题,将传统典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应用到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推动大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构建,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语境中的传承和发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竞争力,势在必行。

1 中华传统典籍的人文内涵、教育价值

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静态体现,是古代先贤智慧和思想的物质载体,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其核心是中华文明和文化,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医学、法律、宗教、历史、科技和军事等几乎所有文化类型,历经大浪淘沙,经受历代学者专家的增补、修改、添删、诠释、注解、传播和批注等流传至今[1]。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依然彰显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如儒家著作《论语》《大学》《孟子》等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天下、格物致知等思想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情感、道德和智慧教育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孙子兵法》《水经注》《史记》和《天工开物》等对当前的军事、地理、历史和手工业发展也都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可以借助先人的智慧进行创新发展,推动现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进步。传统典籍不论是在专业知识教育还是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方面都有较大的开发空间[2]。

2 传统典籍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2.1 中华传统典籍英译的发展

中华典籍翻译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末期,元末明初的著作《明心宝鉴》就被西班牙传教士雅各布翻译为西班牙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译古籍。19世纪末期,英国传教士james legge 成为第一个系统翻译中华典籍的西方学者,他从1861年到1886年间,将四书五经等重要典籍全部译为英文,并编写了《中国宗教:儒教、道教和基督教的对比》《中国经典》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影响深远。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典籍的外译是由西方传教士开始的,为西方汉学界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

近代,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西方汉学得到了大力发展,涌现出数量众多的汉学家,并出现了大规模系统地翻译中华典籍的现象。据相关统计,从1900年到2019年的一百多年间,外译的中国传统典籍多达1 500 种,其中以《论语》《孙子兵法》《西游记》和《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作品最多[4]。

2.2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现状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华文化失语的现象,其中以教材的文化缺失最为典型。一项针对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相关调查统计表明,内容涉及中华文化的章节文本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不超过3%,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全部4 册教材共120 篇文章,只有3 篇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教材中中华文化缺失的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无法将英语学习和中华文化传承建立应有的联系。其次,培养的学生不能用英语很好地表达中国文化;如果说教师、教材等是外在因素,那么出于学生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文化失语现象也同样严重。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入侵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加强,英语也成为当前世界学校教学的普遍现象,中国学生也出现了更重视西方文化而相应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如学生群体普遍对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较为热衷,而对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寒食节等感情淡薄,对节日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内涵缺乏了解[5]。大部分大学生学习4年英语之后,基本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在日常英语学习中,也会相应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经典典籍阅读和英语知识网络构建割裂开来,如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孔夫子的准确翻译(Confucius),兵马俑的翻译(The Ten’a Cotta Warrior sand Horses of Qin Dynast),红楼梦的经典翻译(A Dream in Red Mansions)等。

再次,大学英语教师对于中国典籍知识的缺乏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英语思维、英语文化的作用,而相应地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作用,无论是在英语基础知识、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还是英语翻译实训中都强调英语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更多地顺应英语思维去考虑问题,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强调英美背景知识的构建。

最后,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大学生经过英语学习之后,并不能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不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状,造成大学生无法在英语的语境中接触本民族文化,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即便是英语水平很高的学生也很难用英语表述《红楼梦》《西游记》《论语》和《诗经》等经典古籍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对于“上火”“江湖”“侠义”“风水”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很难精确地表达出中国文化特色,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相距甚远[6]。

3 传统典籍英译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

(1)思想上:国家对中国典籍的重视,当代学生应担负起传播中华文明的责任。

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功利主义趋向明显,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相应忽视文化的熏陶,导致大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全面发展比较不足,母语文化背景堪忧。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政府提出了创建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中国传统典籍的外译工作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国家典籍英译人才短缺的问题也得到教育界的关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培养高质量的典籍英译人才,国家开展了基于文化传播战略的典籍翻译工作,对传统典籍进行系统性的英译,出现大量优秀作品,促使中国传统典籍翻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地提升。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必然要在传统典籍的英译工作中发挥出作用和价值,积极投身到相关典籍英译工程中,提高该系列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填补市场上的典籍英译人才缺口,在自身的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充当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2)目的上:典籍英译进入大学英语课堂弥补高等教育中典籍文化缺失的现状,满足当下国家政策及国情发展的需要。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失语现象,传统典籍英译进入大学英语课堂,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文化的缺席问题,帮助中国文化回归到英语教学的主体地位,促使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齐头并进,促使跨文化教学更加均衡。

典籍英译进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不仅会推动英语教学更加具有文化属性,同时也是满足当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7]。当然,典籍英译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能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民族文化精髓,提高文化综合素养,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向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4 传统典籍英译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路径和策略

4.1 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资源

无可否认的是,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对中华文化的话语权构建仍旧缺乏足够的重视,体现在课程和教材中尤为明显。因此将典籍英译纳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中必然要在教材和课程上做文章。

首先,对当前英语教学课程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之初就确定英美文化、传统文化并行的两条主线,将典籍英译设定为重要课程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计划、课时设置方面进行适当倾斜,如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列入教学计划中,设定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宏观上布置英语典籍教学。

其次,在教材方面,选取优秀典籍进入英语教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留给后人无数的经典典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更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阅读典籍,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根据典籍的可诵读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将典籍英译纳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

特别是将大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典籍,如《论语》《大学》 和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等引入到教学中。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补充,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出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文化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可以选取唐诗宋词等经典翻译,引导学生考虑唐诗宋词翻译中的语境、意境、认知和文化顺应。教师可以选取贴合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典籍译本,大学生在阅读这类典籍时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获得人生的启发,在典籍译本阅读中和先人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教师也要创新英语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英语知识和文化传播者所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将中国文化知识和英语教学联系起来,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典籍翻译环节,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中华典籍中所包含的历史人文内涵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典籍英译,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翻译方法和表达方式,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性,并吸收英语文化的特点和精髓,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人文内涵。

4.2 创新典籍英译的教学方法

典籍英译进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必然会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教学环境。

如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典籍中的人文内涵,如播放音视频文件、创建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后多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增强文化修养,加强对典籍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增加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营造交互、宽松、自由和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典籍英译中的翻译机制、翻译理念抽离出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典籍翻译不仅要注重典籍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也要注意语言翻译中的诗性和规律性,如中国典籍的文体特征和英美文学特征差异化较显著,具有独特魅力:意蕴丰富,形式简单、语句内敛含蓄,这是基于汉语而形成的特殊的文体形式。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典籍翻译中的机制进行教学,并借此展开有关中国文化、传统文学形式、语言特点等专业理论讲解,帮助学生对翻译、语言升华理论认知,从而加强英语教学的纵深研究[9]。

4.3 将中华典籍中的人文内涵引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增加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体现在中华文化教学素材的缺席,更多地体现在英语教学中缺乏中国文化的人文素养,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思想、情感还是价值取向方面都更倾向于英美文化。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将中华典籍中的人文内涵带入到英语教学中,所选典籍不仅立志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交际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10]。如在《出师表》英译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诸葛亮、蜀国以及当时的三国历史背景知识,并根据文本中诸葛亮的相关提议,如广开言路、赏罚分明、招贤纳谏、远离奸佞等让学生探究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并探析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忠君思想和当代爱国主义的异同点。

5 结语

综上所述,华夏文明典籍浩如烟海,典籍英译更是中华文明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让中华文化参与到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也在积极开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软实力,以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而当前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参与度并不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失语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的缺席,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向英美文化倾斜,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更是缺乏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因此将典籍英译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丰富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实践活动渠道,更能推动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回归,推动学生更多地靠近中华文明,培养中国文化特色的思维、情感和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典籍英译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