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手法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24李爱联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李爱联

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批判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这部经典的冒险、讽刺意味的小说作品也是十九世纪以来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一部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部历险小说曾被美国电影界七次搬上了影视银幕,可以说得上是马克·吐温在艺术文学创作一生之中的巅峰之作。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来进一步探索《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中的应用价值、现实意义。

关键词:对比手法;《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幽默讽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他创作生涯的四十年间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竞选州长》、《王子与贫儿》、《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其中《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以称得上是马克·吐温名副其实的姊妹篇。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盛名的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这样评价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我们从马克·吐温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他的创作特色,基本都是语言上的魅力,再加上极富幽默、夸张的生活艺术趣味,所以他的文学作品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剧情简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人们称作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哈克贝利·芬的白人少年,他也是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作品中,哈克贝利·芬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敢于追求自由的一个白人少年形象,是马克·吐温在笔下重点描绘的一个人物角色,是勇敢与智慧的象征。在小说故事中,他为了能够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由的生活,只身逃亡到了密西西比河,就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哈克贝利·芬遇见了一个同样在逃难的人,这个人就是黑人奴隶吉姆。吉姆是一个对自己主人忠心耿耿的黑奴,他勤劳朴实、热情诚实,但却永远逃脱不了被主人卖掉的悲惨命运,在追求自由、逃亡的过程中,哈克贝利·芬与黑奴吉姆结成了好朋友,故事就由此展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作品首先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开创了一种先河,这种“先河”就在于文学语言的口语化领域的创作,主要是以马克·吐温为主要杰作的文学语言通俗畅达的“口语体”。我们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作品中,通过其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极其发展趋势,我们都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其中的语言艺术展现力,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北部乡土文学语言的特色极具魅力,在马克·吐温的创作中和笔墨下,通过那种夸张而又不失幽默,讽刺而又不离现实的文学创作风格,使得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得以有效的体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长篇叙事小说作品是马克·吐温创作于1884年,整部小说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中心,通过讲述一个白人少年追求自由的历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哈克贝利·芬通过不懈的能力最终使得黑奴吉姆得以解放、重获自由。马克·吐温通过这种极具幽默讽刺意味的语言特色,在向美国社会、全世界宣扬自己的观点,就是世界上黑人与白人是一样的,包括在人权、生存、思想、政治等领域,都应该遵循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被誉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对比手法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应用价值

对比手法是文学艺术创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经常运用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将事物的对立面展现出来。对比创作的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两种对应的事物进行对照与比较,才会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感受等方面更加的鲜明、形象化。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经典小说作品当中,这种对比手法、象征手法通过在语言上的魅力展现、表述,将其效果、作用呈现的淋漓尽致。马克·吐温在这部经典的小说作品中运用夸张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幽默的讽刺等等,向观众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马克·吐温在创作生涯的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马克·吐温就以“说笑话能手”初次登上了美国文学最高杂志文坛上,在那个时期,人们逐渐开始熟知马克·吐温,也真是因为马克·吐温的那种幽默的语言文学创作艺术魅力,吸引着大量的观众与粉丝。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幽默、讽刺融为一体的语言特色永远是一大亮点,对于能够读懂他的作品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对于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来说,则充分体现出自身阅读能力不足的一面。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一部分人直接称呼马克·吐温是一个“滑稽作家”、“滑稽小品的作者”,他们之所以会这样称呼马克·吐温,主要是他们认为其作品多是无关紧要、无害无利的生活消遣,而实际上他们的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他们不能真正体会到马克·吐温作品真正意图的原因也在于他们深陷其中。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代表的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在后期,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刚出版的那段时期,由于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受到了社会一波又一波的强烈攻击与批判,但是马克·吐温却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学语言创作风格。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中,那种独特语言艺术风格的真正創造了就在于美国乡土文化的崛起,美国乡土文化的崛起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这种乡土文化中的方言土语体为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语言上的理论基础,同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马克·吐温是爱默生(美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1803年5月6日-1882年4月27日)理论的坚定实践者。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马克·吐温的真正用意,通过主人公哈克贝利的冒险经历,真切的反映出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美国社会各阶层真正的生活现状,通过巧妙的嵌入象征手法、对比手法,将各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象全部都串联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渲染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拓展了主题思想深层的社会现实价值意义。作品更多的就是对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强烈批判,最后以哈克贝利追求自由的胜利而结束,通过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种精神期盼,不仅是马克·吐温,像他这样的人在美国有很多,美国的南北战争就是以是否废除黑奴制度也爆发的,虽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黑人奴隶制度得以废除,但是那种种族歧视的社会观念仍然肆无忌惮的存在着,这也继续激励着像马克·吐温这样的人为追求梦想、实现自由而不懈努力。

三、总结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这篇作品也是最能全面体现出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的一部长篇叙事小说。在美国文学界中,就曾有人说道“林肯解放了美国黑人奴隶,而马克·吐温却解放了美国文学语言”,这句话的意义就在于更多的人将马克·吐温比作成美国文学界的“林肯”,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对美国文学语言界的重要贡献、地位。

参考文献:

[1]潘明.西方生态批评维度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J].山花,2015 (10):141-142.

[2]蔡琳,崔波.“逃遁”主题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价值工程,2011,30(3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