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甘宁形象论

2019-12-24迟羽西杨敬民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

迟羽西 杨敬民

摘要:甘宁是《三国演义》中东吴集团的一名重要的勇武将领,作者依托史传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和重新塑造。作者对其的塑造,既有典型的故事情节与场景的展现,又有细致深刻的刻画。体现出了他“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胸有韬略的勇鸷之才以及快意恩仇的英雄气概。也使得甘宁这一史传人物在小说中有了生动的艺术呈现。甘宁作为东吴集团的将领,作者对其采取的表现手段并非是忠奸的对立,而是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因此具有分析和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甘宁;《三国演义》;择主观;虎将才;快意恩仇;侠义精神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成果中,对于东吴人物的分析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有关甘宁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据统计,仅有李培培《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东吴虎将甘宁形象分析》一文对甘宁的形象作了整体分析。在洪云的硕士论文《<三国演义>“择主”描写研究》中,作者将甘宁择主意愿归入建功立业且精神可嘉一节中,却并未进行深入分析。《三国演义》小说虽然对东吴集团整体进行弱化处理,但是其人物群体却是不能忽视的存在。如果深入的分析甘宁形象,可以发现作者对其的塑造并不仅仅局限于骁勇善战这一层面。所以,笔者拟从形象剖析入手,从多维的角度来阐释甘宁的人物形象。

一、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

甘宁出身于劫江贼,而后痛改前非,最先投奔刘表,然后事黄祖,最终归附孙权。甘宁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清晰明确,并毕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奔走,是屡次易主的典型将士,其波折的人生经历反映出了他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

(一)英雄不问出处

甘宁虽然起身于锦帆贼,但是颇通史书,不同于一般的贼寇。对照史书《三国志》(陈寿)可以发现,作者尽皆保留了史传中所记载的甘宁出身的部分: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止不攻劫,颇读诸子,乃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与东吴其他武将相比,作者对于甘宁的生平部分着墨较多。小说于第十五回中交代蒋钦和周泰的出身时,将二人身世一笔带过,只说“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其余生平之事皆未表明。甘宁通史书则有谋,有气力则勇,好游侠则义,又曾招合亡命之徒,纵横于江湖之中。由此可见,甘宁虽为劫江贼寇出身,但是瑕不掩瑜,可谓是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难得将才。另外,小说中甘宁的出身是由吕蒙口中转述出来的,这与《甘宁传》中记载的“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存在出入,想来是作者也想借此情节突出吕蒙的荐贤之能,东吴将领尚且能够不问英雄出处进行举荐,可知甘宁投靠东吴孙权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二)三易其主择明君

甘宁识人的眼光独到。初事刘表的时候,就发现刘表是不能成大事的人。当初刘表部下蔡瑁不听众将的策略,导致刘表军队大败,但是因为刘表刚刚娶了蔡瑁之妹,所以没有按军法处置蔡瑁。这等重色轻军,军无政法之徒,必不被甘宁放在眼里。再如黄祖被东吴所擒,刘表忽视蒯良的建议,为了换回黄祖,把孙坚的尸体还给东吴,并且罢兵休战。刘表不去攻击未成气候的东吴,反而放虎归山,可见其目光短浅。荀攸曾在第三十二回中言:“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甘宁此时虽然在刘表军中,却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领导者,没过多久,甘宁便去投奔了孙权。曹操在第三十三回中也说:“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如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毛评曹操“先言刘表不足虑。”曹操是一代枭雄,不但能够识人之才,自然也能够识人不才。甘宁的见地,正和世间的英雄谋士相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刘表自身的谋略不够,也沒有识人用人的才能。弥衡是狂傲之才,刘表因为狂傲之言,便不能容他,使黄祖杀了弥衡。弥衡这样的狂傲之士都没能引起刘表的注意,甘宁低调卖命,刘表又怎么会重视呢?甘宁将刘表看得十分透彻,于是另谋出路去投奔东吴。

甘宁的第二主黄祖,也没有比刘表贤明。虽然他截住了甘宁,使甘宁为自己效力,但是一直以劫江贼的身份相待,不肯重用甘宁。从其杀弥衡一事,就可以知道,黄祖这个人没有大智慧,而且盲目自信。当初黄祖与东吴交战,处于下风的时候,因为甘宁一箭射死了孙权手下大将凌操,奋力抵抗,才得以保全江夏,救了黄祖。然而黄祖对于此事并没有心存感激,苏飞屡次进谏也没能改变黄祖心意。由于黄祖一直抱有“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的想法,甘宁也一直没有被重用。黄祖部下苏飞不忍甘宁的才能被埋没,行了方便,劝甘宁离开。甘宁懂得变通,也知道为黄祖这个人效力再久也没有什么用,果断出走了。后来黄祖被甘宁杀死,玄德亦有言:“黄祖性暴,不能用人,故致此祸。”毛本评黄祖之死道:“可为不能用人之戒。”真应了周瑜那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甘宁在孙权军中,终于获得用武之地。明主孙权,不以出身论英雄,能听吕蒙的荐言,不像黄祖一样轻视苏飞的言论,轻视甘宁的出身,孙权作为君主的才能胜于黄祖百倍。如甘宁刚刚投奔孙权,孙权就虚心求教破敌之法。孙权知道甘宁曾为黄祖部下,十分了解黄祖。如果用甘宁来攻打黄祖,那么攻破黄祖简直易如反掌。孙权的将兵之法,如此可见一斑。甘宁诚心来投靠孙权,孙权以礼相待,这也正是英雄惺惺相惜的缘故。孙权没有因为甘宁昔日效力黄祖的时候,射死了大将凌操而去怨恨甘宁,可见孙权是宽容大度,极能容物之人。孙权如此英雄,而甘宁识得英雄。使将得其主,主得其将,必然君臣相契。

(三)君臣相契的关系

甘宁投奔孙权之时,便将对于当今世事的见识诉于孙权,孙权亦由衷赞叹:“此金玉之论也。”孙权既能听甘宁之谋,用甘宁之武,何愁不胜!甘宁为黄祖部下的时候,虽然冒死救护黄祖,然而黄祖却不纳其情,这是臣契君而君不契臣。甘宁为东吴将领之时,能不避矢石砍杀邓龙,百骑劫曹营,这些都是因为臣契君上。不同于黄祖的是,孙权重用甘宁,凡有战役,几乎必令甘宁为先锋。孙权知其勇而信其能,此乃君臣相契也。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君臣相契是一个集团是否有凝聚力和能否取胜的关键性因素。孙策不疑太史慈而得勇将,刘备不疑黄忠而退敌军,曹操误信谗言斩都督而悔悟,是以体现君臣相契的重要性。孙桓被困,孙权令甘宁领十万军前去救应,此时的甘宁已经身患痢疾,带病出征,最后被沙摩柯射中后颈,死于富池口的大树之下。史传中甘宁对于甘宁之死并没有明确交代,小说中甘宁战死疆场卻未失其节,孙权爱惜甘宁而助其避凌统之锋,亦是君臣相契也。孙权不负甘宁,甘宁亦不负孙权。

二、胸有韬略的虎将之才

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也不乏能够南征北战的英勇将领。东吴众多武将之中,甘宁在“百骑劫曹营”中“一战成名”,为读者所熟知,后世更有诗曰:“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仔细研读小说可以发现,“虎将”只是甘宁之才的冰山一角。甘宁的胆识和韬略也是这一人物形象上不容置喙的耀眼之处。

(一)尽说甘宁虎将才

武将必有过人之处,江夏之战时就首先展露了甘宁卓越的箭法。甘宁一箭射死凌操,黄祖这才得以保住夏口。之所以说甘宁箭法超群,是因为凌操亦不是等闲之辈。孙策之时,凌操即率土人助孙策退敌,孙策见凌操“威仪出众”,允凌操携子投入孙策麾下。黄祖亦抵挡不住东吴军队的迅猛之势,而甘宁只一箭便射死东吴一员“威仪”大将,甘宁像鸷鸟一样勇猛,能够精准的抓获眼前的猎物,正如甘宁这危难之中的神来一箭,确实是勇鸷之才。“尝招合亡命”,事实上这也是甘宁勇鸷之才的侧面暗示。大丈夫当应战争中挺枪立马,将生死置之度外。后甘宁投入孙权阵营,每每出战,便为前部先锋,如遇矢石攻击,亦冒矢石而上,拨开箭林,英勇无敌。劫曹营之时,“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使得曹军惊慌而自相扰乱。此不仅可以看出甘宁有胆,仔细想来,只将百骑便是其早已胸有成竹之故。李贽评道:“甘宁实有本事”,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直杀得曹军胆战心惊。营内鼓声大燥,举火如星,场面甚是壮观好看。甘宁从南门杀出之时,无人敢挡。如此气势,怎一个勇字了得。孙权于逍遥津被张辽杀败,惧惮张辽的同时更是有言对甘宁进行高度赞美:“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耳。”甘宁之勇,于一场场战争中体现出来。

甘宁不仅可用,更会用兵。劫曹营一战,甘宁虽成竹在胸,其余百名将士对此却无十分信心,皆面面相觑。甘宁以酒壮其胆,以言激之:“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和得迟疑。”甘宁在此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似群龙之首,涨其士气,并号令将士插鹅翎于盔上,其作用是在夜晚营中快速区分敌军友军,厮杀畅快。孙权赏赐,尽皆分与百人,兵自拜服。毛本对于南人评道:“南人本是无用,激之则有用。”甘宁深谙激将之法,孙权亦曾数次使用激将之法,甘宁善将兵,孙权善将将。此亦是君臣相契。

(二)劝取荆州的金玉之论

甘宁勇而能谋,未得其主之时,天下大势已了然于胸。甘宁知道曹操日后定当行篡窃之事,争南荆之地,而刘表孱弱,这对曹操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南荆的地理位置优越,夺之,则霸业可定。此论与孔明出山时为刘备所谋不谋而合。孔明极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国险而民附,皆不可图。而荆州“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可以夺之,如此便成鼎足之势,图中原即为水到渠成之事。毛本在此批道:“孔明劝刘备取荆州,甘宁亦劝孙权取荆州。孔明劝刘备取巴蜀,甘宁亦劝孙权取巴蜀。”毛氏父子将甘宁比肩孔明,而诸葛亮又堪称《三国演义》中“智绝”之人,可见甘宁之见识亦非一般武将可比。“如此见识,岂得以劫江贼目视耶?”孙权得到这样一个胸有韬略的勇鸷之才,如虎添翼。

三、快意恩仇的英雄气概

《三国演义》在塑造甘宁人物形象的时候,将其游侠之气有重点、有选择的进行了突出。两汉之际的“游侠”之人,有着很明显的双重人格。一方面他们有役使贫贱,杀人无辜的不齿之行,另一方面他们也恩怨分明,仗义疏财。小说中交代甘宁“好游侠”,但是体现出来的仅仅是西汉“游侠”之气的一方面,作者没有选取甘宁性格暴虐,杀害士卒的事情,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后者,着重刻画甘宁的英雄气概,删减掉史传中对甘宁英雄形象有争议的部分,这也是塑造甘宁英雄形象的时候所必然采取的手段。

(一)轻生重义,恩怨分明

甘宁义救苏飞一事,就能看出甘宁的英雄之气。黄祖兵败的时候,苏飞沦为阶下之囚,苏飞偷偷地向甘宁求救。甘宁对落魄的苏飞非但没有避之不及,而是动情陈言:“飞即不言,吾岂忘之?”就算苏飞不求救于甘宁,以甘宁骨子里的“游侠”之气,也不会忘记苏飞对其的恩情。苏飞遇难,甘宁无论如何也不会坐视不理。苏飞对甘宁亦不仅仅只有举荐之恩,若不是苏飞劝其另谋他主,便会平庸一生甚至遭人陷害失去性命。此举无异于救命之恩。“毛本”在此批道:“今之忘恩者,幸其人之不言,甚且恶其人之言矣。”毛氏父子也赞叹甘宁不负苏飞的品质难能可贵。忘恩负义之人,永远庆幸着有恩于自己的人不要有求于自己,更有甚者还会憎恶麻烦自己的言语,将往日的情分抛于脑后,明哲保身。“毛本”评价甘宁:“追本穷源,知恩报德,是血性男子,不是无义气丈夫。”李贽对此也评道:“甘宁丈夫。”毛氏和李贽等评点家皆以“丈夫”称之,甘宁当之无愧。甘宁的丈夫义气不仅停留在口头,还付诸了行动。甘宁在孙权面前顿首哭告,愿退回官爵。甘宁愿意用自己毕生所求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换苏飞一命,毕竟苏飞与甘宁各为其主,做到如此已是仁至义尽。但是不止于此,甘宁还愿意以性命向孙权担保苏飞不会逃跑。可以为报恩献出自己的生命,并且无条件的相信苏飞,这已经不仅仅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义气了,是可以献出生命的义气。甘宁轻生重义的“游侠”之气在此得到印证。

报恩“丈夫”,报仇亦“丈夫”。史传中关于黄祖之死的记载并没有小说中详细,只有“权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小说安排甘宁在夏口东门射杀黄祖,作为不能用人之警告。黄祖没有看出甘宁的才能,以劫江贼轻视甘宁,所以招致杀身之祸。昔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而曹操厚待之。曹操不用关羽,是怕关羽报恩完毕,便一走了之。而黄祖目光短浅,不用人只是因为不识人才而已。所以关羽能够在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放曹操一马,而甘宁于夏口射黄祖落马,都是英雄恩怨分明的表现。小说中安排这一情节,一方面使甘宁身上的“游侠”气质得到更好的展现,同时又是借此宣扬“得人者昌”的用人理念。

(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

长久以来,因为杀父之仇凌统一直与甘宁交恶。在对抗曹军的那场战役中,凌统出战张辽,曹操观战时令曹休暗放冷箭凌统被掀翻在地,将要危及性命之时,甘宁不计前嫌,放箭射杀曹将救了凌统。甘宁自是恩怨分明,与黄祖之怨,只有你死我活才能够解决,与凌统之怨,却可以易得抱怨而化解,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甘宁“丈夫”之气的另外一面。凌统没有想到甘宁会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凌统并非不通晓事理之人,“不想公能如此垂恩!”已将心中的怨恨抹去,二人冰释前嫌,自此结为生死之交。甘宁和凌统因为杀父之箭结仇,又因为救命之箭化解恩怨。甘宁能够在大敌当前之时,以大局为重,其深明大义的情怀让甘宁的人物形象也闪闪发光。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甘宁放箭救凌统情节与《三国演义》稍有差别。凌统从孙权处得知,放箭救自己的正是甘宁,于是拜谢甘宁说“不想兄长如此施恩!”甘宁说:“主公令我仇将恩报,今稍报公万分之一也。”凌统于是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法中,孙权起到了最为主要的调和作用,而甘宁的主观求和意愿并没有很强烈。前句是主公对甘宁的指导,希望甘宁能够将二人的杀父之仇用恩情慢慢融化,而后句则是甘宁自己内心对于凌统的愧疚之情。他表示自己愿意一直照应凌统,来还杀父之仇的债。《三国演义》则弱化了孙权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将甘宁放箭救凌统的事情表述出来,剩下的事情由两个人自己解决。《三国演义》中没有主公的教唆,甘宁自愿放箭救凌统,这是一件主观意愿上愿意发生的事情。如果说救人这件事情出于甘宁善良的本能,虽然隔着杀父之仇,凌统也与自己交恶,但是毕竟共事一主,大是大非面前,甘宁忽略个人的恩怨,能够深明大义、不计前嫌的救下凌统,足以见得甘宁的“丈夫”之气。

輕生重义救苏飞,恩怨分明杀黄祖,深明大义救凌统,这些事件无不体现了甘宁身上的“游侠”之气。快意恩仇则是甘宁的英雄气概。

参考文献:

[1]陈曦钟等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汪原放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