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基层税务局的办税效率

2019-12-24李章晓

财会学习 2019年34期

李章晓

摘要: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省级及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获批通过。国税、地税合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获得广泛的赞誉,但合并后,某些基层税务局的办税效果如何?笔者通过自己的调研走访,发现相关问题并进行分析,希望对一些基层税务局完善税收征管、提高办税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税地税合并;新背景;办税效率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设置国税、地税两个机构,配备两套人马。“分税制”在保障中央财政收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弊端也很显著。一直以来,关于国税地税合并的呼声也比较高,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完成,地税负责的业务大大缩减,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合并创造了条件,国税、地税的合并也成了必然趋势。

一、国税、地税合并的优势分析

(一)降低了国家的征税成本、减轻了财政负担

分税制后,国税地税两套系统办公,所需的场地、人员、经费相应增加。据相关统计,自分税制后的20年,我国税务人员增加了一倍,征收成本提高了一倍,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不利于节约型政府的创建,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国税地税的合并,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减轻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

国税地税合之前,纳税人要应付国税、地税两头检查,按他们的不同标准准备两套不同的资料。受双重领导,企业财税部门不堪其扰,对二者交叉领域还存在被重复征税的现象[1]。国税、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只需按一个标准进行申报,提高了税收遵从度,深受广大纳税人的支持。

(三)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减少纳税人的偷逃税问题

在分税制下,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进行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三类。中央税和地方税分别由国税和地税征管,但共享税的征管一般由国税局负责。在合并之前,部分纳税人针对国地税两套系统、两种工作方式,会选择检查比较严格的税种优先申报,对于有些不常发生的税费便采用少申报或零申报的方式处理,这无形中会造成税款流失,不利于征税秩序的完善。国税地税合并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

国税、地税合并半年以来,基层的办税效果如何?笔者以自己前往A县税务局的办税经历,进行展开。

二、A县税务局合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A县税务局简介

A县是隶属于我国中部省份的一个县城,由14个镇和2个区组成,全县总人口约65万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2018年7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A县税务局挂牌,履行全市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

A县税务局的主要职责简要概括如下:

1.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2.参与拟定本系统预算目标并依法实施;

3.负责本辖区内相关税费征管;

4.开展相关税收经济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5.完成上级税务局和当地政府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A县税务部门合并过程中问题分析

1.资源配备不完善

在本人前往A县主城区的办税过程中可以看到,原来的国税、地税办公场所都在使用,仅进行了简单的整合,如将办税大厅进行了合并,现由原地税大厅统一办理,其他保持不变。以办理税务注销登记为例,在办税大厅取号后,税务注销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印了相关资料并要求纳税人去找税收专管员,但专管员的办公地点在县城的另一处(不在原国税、地税办公地点),而表格上有些地方又需要税务局相关领导签字盖章,还得到原国税办公地点。办公场所的分散,造成了办理同一项业务需要在三个地方来回奔跑,没有给纳税人提供实际的便利。

2.领导干部结构不合理

从上级税务局网站,可以看到合并后主要领导有10人,分别由1名党委书记、局长,1名党委副书记、纪检组长和8名副局长组成。从领导来源看,基本上是从原来国税、地税领导岗位进行的直接平移;从这10个领导的年龄结构来看,60后领导是主力,有8个,只有2名副局长是70后。这样的领导结构,不利于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焕发税务系统的生机和活力。

3.部分办税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在办税过程中,发现对一些问题,有些税务人员存在业务不熟、不知道如何办理的情况。还是以税务登记注销为例,原地税工作人员对现阶段的一些新税收政策和新处理流程没有消化吸收,对新标准运用不熟练,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延长了纳税人的等候时间,不利于税务局良好形象的树立。

4.税务系统沟通机制不畅,办税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在办税的过程中,大厅的工作人员一般在有问题时让纳税人去找专管员,而专管员对有些事项处理不了时,又会让纳税人去找窗口办事员或其他人员。很多事项本是他们一个电话沟通就能解决的,但却将很多事务推给纳税人自己去处理。这样来来回回,浪费了纳税人的不少时间和精力,没有将“为民服务”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5.网上报税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在税务大厅,发现前往窗口办税的人特别多,这些纳税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弱,网上报税的变化导致他们不能立刻适应,并且还担心出错,“到大厅报税更放心”是不少基层企业纳税人的普遍心理。传统的办税方式,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没有将“电子税务”的优势落到实处。

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A县税务局在合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在其他税务局也可能存在。笔者针对A县税务局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期望能对其他税务部门提供借鉴作用。

三、国税、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局提高办税效率的相关建议

(一)整合资源,将联合办公、联合办税落到实处

在新背景下,税务机构进行了精简、人员进行了整合、业务范围扩大了,应将联合办公、联合办税落到实处。在具体办公场地的选择上,要统筹兼顾,可以将原来的地点进行扩充,也可以开辟新的办公场所,避免纳税人“多头跑”、“自己找”,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便利。

(二)重视税务系统领导干部的培养、运用

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开拓创新能力对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深远,国税地税合并后,对基层税务局领导干部的提拔运用上切忌采用全部吸收或按资排辈现象。应当借合并的契机,将一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勇于创新的年轻同志吸收到干部队伍中来,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以提升整个税务系统的生机和活力。

(三)加强税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国税、地税合并后,根据部署,会将社会保险费纳入征收范围,这对税务部门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税务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税收、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鼓励税务人员通过业务学习取得相关证书,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切实履行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神圣职责。

(四)加强基层税务局网站建设,完善沟通机制

建立县级税务局网站,及时、准确地公开机构设置、领导信息、税收统计等,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既能保障纳税人的信息通畅,也能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真正实行基层税务系统的民主、高效。

(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纳税人网上报税水平

鉴于部分纳税人网上报税能力弱的特点,基层税务局对纳税人的培训、宣传和业务指导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各种培训的方式,向纳税人宣传新征税政策和申报方式,并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持续地对纳税人进行指导,让他们体验到新申报方式给他们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实行“双赢”目的,提高办税效率。

四、结语

在新背景下,税务部门的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利税的大事[2]。在过渡时期,税务部门特别是基层税务局会存在各种问题,但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这些问题终将会解决,税务部门将焕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黄诗睿.改革国税地稅征管体制谱写新时代税收事业发展新篇章——访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J].中国税务,2018 (07).

[2]任冬雪.国税地税合并:利民、利税、利企、利国[N].财会信报,20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