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安徽东部连续两次回流形势下强降雪成因分析

2019-12-23胡姗姗熊敏熊世为蒋琳华俊玮刘倪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暴雪

胡姗姗 熊敏 熊世为 蒋琳 华俊玮 刘倪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月3—4日和24—28日出现在安徽东部两次极端大暴雪过程的成因及动力、水汽热力、干侵入等结构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配合中低层低涡切变发展是形成暴雪的重要环流背景,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带是暴雪区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异常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相配合是产生极端强降雪的重要原因。从降雪机制看,1月3—4日暴雪过程属暖区冷流降雪,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暴雪区位于垂直方向上螺旋度正负值中心相叠置的区域中靠近下沉支的上升支气流中,且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垂直方向上次级环流,高空槽后的强西北气流与高效率的水汽辐合输送相结合,降雪强度大;而1月24—28日属非典型性冷平流降雪,低层先有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受底层抬升而直接降雪,过程相对冰面过饱和现象主要在低层,过冷水较弱,持续时间长。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中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辐合强弱与降雪强度相对应。

关键词:暴雪;低空急流;螺旋度;涡度平流;位涡

中图分类号:P426.616;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2-0087-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2.020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trong snowfall after two consecutive

reflux situations in eastern Anhui in 2018

HU Shan-shan1,XIONG Min1,XIONG Shi-wei1,JIANG Lin1,HUA Jun-wei1,LIU Ni2

(1.Chu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Chuzhou 239000,Anhui,China;2.Anhui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 Using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 and NCEP 1°×1° reanalysis data for 6 hours in January 2018, the causes of the two heavy snowstorms in eastern Anhui on January 3—4 and 24—28 and their structu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wer, water vapor thermodynamics and dry intrusion, were diagnos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altitude cold trough and the low-altitude vortex shear development were the important circulation background for the formation of snowfall, the southwest low-altitude jet zone of 700 hPa was the main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channel in the snowfall area, and the abnormal water vapor flux center and the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center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extremely strong snowfall. From the snowfall mechanism, January 3—4 big blizzard process belonged to the warm area cold flow snowfall, the atmosphere was in a moist symmetric unstable state, the blizzard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updraft near the sinking branch in the vertical superposition region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irals. And the high and low space jet coupled to form a vertical secondary circulation. The strong northwest airflow after the high trough was combined with the high efficiency of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transportation, the snowfall intensity was strong; However, January 24—28 was an atypical cold advective snowfall. Cold air moved southward in the lower layer, while dry cold air directly snowed due to the uplift of the bottom layer. The phenomenon of supersaturation is mainly in the lower layer, and the subcooling water is weak and lasts for a long time. Moreove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w level jet stream in the two heavy snowfalls had a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around the high level jet stream, and the convergence strength corresponded to the snowfall intensity.

Key words: heavy snowfall; low level jet; helicity; vorticity advection; potential vorticity

暴雪是中国冬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当地的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南北冷暖气团虽交绥频繁,但降雪天气分布不均,强降雪主要出现在淮北和大别山区,皖东地区出现较少,以滁州地区为例,近30年来仅有12次暴雪过程,最大积雪深度达  47 cm,出现在2018年1月28日。在预报中对于准确预报降雪强度和落区仍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对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天气学诊断分析及暴雪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1-15]。吴晓[16]对2008年初全国雨雪冰冻天气的长波辐射资料OLR进行分析,指出卫星OLR资料的等值线图能较好地反映降水天气事件,尤其是长时间降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胡顺起等[17]对山东省南部一次极端特大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此次极端特大暴雪天气过程发生在回流形势下,且OLR 3 h平均低值中心与3 h最大降雪中心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对评估暴雪灾害影响范围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王宁等[18]对不同触发条件下吉林省一次极端暴雪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周昆等[19]对2010年初安徽两次暴雪過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两者在不同尺度天气形势及各物理量场上的异同之处,并指出虽然近地面气温低、湿度小,但是从800 hPa附近向上,环境温度下降较快,同时对流层低层风垂直切变大,雷暴同样能够发生。沐贤俊等[20]对2008年1月安徽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中高纬度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异常,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下以及副高异常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中低空盛行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了连续的低温降雪天气。中低层低涡切变是主要的影响系统,冷平流持续使近地面层气温降至0 ℃以下,有利于降雪的形成和维持,从而造成严重冰雪灾害。王喜等[21]对2013年2月18—19日苏皖中南部区域暴雪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和700 hPa江南西南急流是造成此次大到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地面冷空气是触发机制。此次降雪过程中的不稳定能量主要是由MPV2(湿位涡斜压顶)斜上升运动所产生的。蒋年冲等[22]对安徽大别山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粒子特征分析,探讨了云、降水的形成机制。

2018年1月3—4日和1月24—28日安徽东部连续两次出现暴雪天气,其中1月3—4日达特大暴雪,降雪为2008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积雪最深的一次降雪过程,部分地区积雪深度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铁路、公路运行受到严重影响,教育部门发布恶劣天气预警停课通知,低温暴雪天气对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和民众出行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数据及常规探空数据,分析两次暴雪天气过程发生发展过程中水汽输送和热力条件以及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湿位涡诊断等特征,以期揭示两次暴雪天气的动力学成因及物理机制差异,为今后提高此类极端暴雪的强度和落区预报以及精细化水平提供参考。

1  暴雪时空分布特征

1月3—4日,安徽省江北普降暴雪到大暴雪,并伴有大风降温,其中东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雪天气,雨雪范围广、降雪强度大、积雪深度深,为2008年以来最强降雪过程。全省28个市县最大积雪深度在20 cm以上,其中江淮之间东部降雪量超过50 mm,积雪深度达30~40 cm,与历史同期最大积雪深度相比,东部定远、凤阳、明光、来安排在同期历史第一位,属一次极端降雪事件。由皖东地区降雪中心代表站全椒站3 h降水量及气温演变可知(图1a、图1b),3日凌晨开始出现降雨,14时后由雨转雪,强降雪时段为4日2时至17时,持续时间长,雪强达4.1 mm/h,整个过程累积降雪量57 mm,最大积雪深度达39 cm,为历史罕见,且整个降雪时段地面气温维持在0 ℃左右,并伴有7级(16.2 m/s)东北大风。1月24—28日,安徽再次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淮河以北中南部、江淮之间和江南北部普降暴雪,与1月3—4日暴雪过程相比较,强降雪落区偏南,降雪强度偏弱,但持续时间长,皖东地区过程累计降雪量17.7~30.3 mm,最大积雪深度19.0 cm。皖东地区降雪中心代表站滁州站1月24日23时开始出现降雪(图2a、图2b),一直持续至25日23时,26日降雪间歇,27日凌晨再次出现降雪,此次过程最大雪强1.3 mm/h,降雪过程气温维持在-2~-5 ℃。

2  大尺度环境背景

2018年1月3—4日极端暴雪过程是由500 hPa高空槽、700 hPa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850 hPa低涡切变共同所致的回流形势降雪(图3a)。降雪过程中贝加尔湖西南至新疆一带有高空冷涡生成发展,并与强度为-41 ℃冷中心相伴,四川盆地以东地区低空辐合系统不断东移,700 hPa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在3日8时已达江淮之间中东部,4日8时,安徽南部至江淮之间中部的西南低空急流跃增到24 m/s,西南低空急流的发展维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持续充足的水汽条件,特大暴雪落区位于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中风速辐合区内,850 hPa降雪过程期间,从贵州经湖南至安徽南部始终维持了一条东-西向的切变线,其两侧偏南风与东南风风速均在12 m/s以上,东南低空急流是此次暴雪过程的另一条水汽输送通道,冷暖空气剧烈交汇,强暴雪位于850 hPa切变线略偏北2个纬距范围。此外,3日8时起,随着高空低槽东移,850 hPa锋区逐渐南压至皖北地区,5 个纬距内温差达28 ℃,925 hPa 3日20时起,从山东半岛回流的冷空气向南直接越过长江并逐渐加强,安徽东北风均维持在16 m/s以上,925 hPa以下从高纬度回流的冷垫有利于上升气流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并且在相态转换中起重要作用。

1月24—28日降雪过程是受500、700 hPa低槽及西南低空急流、850 hPa低涡切变影响共同造成(图3b),不同之处在于降雪开始前24日8时850~925 hPa渤海北部至东海均为一致的偏北风,低层已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地面图上,在贝加尔湖以西有一中心值达1 060 hPa的高压中心,高压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安徽东部位于高压前部的偏北气流中。25日20时500 hPa南支槽东移,安徽由偏西气流逐步调整为处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700 hPa安徽东部风速达到20 m/s,暴雪区位于850 hPa低涡暖切北部东到东北气流中,925 hPa仍为东北风形成的冷垫,中高层的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此次暴雪过程前期850 hPa以下先有冷空气入侵,形成冷垫,而后700 hPa以上暖湿气流沿此冷垫爬升,冷空气起到被动作用,且环流经向度小,500 hPa短波槽两次移经安徽,降雪持续时间长。

3  水汽和热力特征

水汽的供应对暴雪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次暴雪过程的水汽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由700 hPa南支槽前西南低空急流输送至安徽东部地区。暴雪前12 h和暴雪期间、风场、水汽通量和假相当位温(θse)的水平分布见图4a、图4b。由图4a可见,2018年1月3—4日暴雪期间江淮之间925 hPa以下受东北偏东气流控制,850 hPa江淮之间南部至江南风速逐渐加大,4日8时东南急流水汽输送通道打通,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相配合,向皖东暴雪区源源不断输送水汽,700 hPa上暖式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急流也不断向暴雪区输送水汽。且3日20时起,西南急流伴随水汽通量的高值区和假相当位溫锋区从西南伸向皖东暴雪区上空一直维持到4日20时,且暴雪发生时皖东处于700 hPa以下上升运动中心以及700 hPa假相当位温锋区中,一直维持到4日20时后上升运动区向东北方向移入江苏省,假相当位温锋区南压到沿江江南。降雪中心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时空剖面见图5a、图5b。从图5a可以看出,3日8时急流出现前,安徽东部地区的水汽通量较小,不存在明显水汽辐合,3日20时起西南低空急流建立后,暴雪区上空水汽通量开始增加,4日8时水汽通量达最大,增长到9 g/(cm·hPa·s),并且处于水汽通量辐合大值中心,辐合区向上延伸至500 hPa,湿层深厚,中心最大水汽通量散度达 -20×10-8 g/(cm2·hPa·s)(图5c),对应最强降雪时段。1月24—28日降雪过程水汽通量大值区偏南,上升辐合区中心位置也位于沿江江南,皖东地区处于上升辐合运动中心北缘,在强降雪时段,700 hPa西南急流是主要水汽输送通道,850~925 hPa水汽输送很弱,暴雪区位于700 hPa以下上升运动中心以及700 hPa假相当位温锋区北缘(图4b),且整个降雪过程中,水汽通量(图5b)和水汽通量散度(图5d)配合不好,降雪强度明显较1月3—4日过程弱。

由两次暴雪过程中的冷暖平流变化可见,在2018年1月24—28日暴雪期间,925 hPa以下的低层为东北风,在黄海北部至辽宁半岛附近有一冷中心,东北风向暴雪区输送冷平流,但仅近地面存在冷平流,冷空气浅薄,850 hPa及其以上为西南风和偏东风输送的暖平流(图6a),暖平流区与垂直上升运动大值区相叠加,由方程可知,暖平流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在暖平流中心附近上升运动增强,有利于产生降水。而1月3—4日暴雪前,700 hPa以下35°N以南为较强暖平流,37°N以北为较强的冷平流,冷暖空气相向而行,江淮地区降雪开始后,冷暖空气在皖东汇合,冷空气从925 hPa以下低层锲入,冷平流从北部抵达32°N附近,暖空气被抬升,暖平流向北向上发展,4日20时在暴雪区上空850 hPa附近形成大于20 ×10-5 c/s的暖平流中心,垂直方向上温度平流形成“- + -”的垂直分布,暴雪产生在低层冷平流、高层暖平流相叠置的区域。在暴雪区不仅有暖平流产生的上升运动,还有冷空气的抬升及冷暖空气汇合产生的辐合上升运动,因此上升运动强(图6b),降雪强度大。

4  动力特征分析

4.1  涡度平流演变及螺旋度分布特征

强降雪的出现与低空急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使得低层减压,产生上升运动,有利于暴雪发生发展。可以将强降雪区上空高层正涡度平流增强作为预报强降雪发生发展的一个参考依据[17]。

强降雪发生前,2日20时降雪区域上空900~600 hPa出现弱的正涡度平流(图7a),但是此时高层仍为负涡度平流,低层无急流出现,降水较弱;3日14时至4日14时,降雪区域上空正涡度平流持续增强,并一直伸展至200 hPa,在300 hPa有中心值为100×10-5 /s2的大值中心(图7b),西南低空急流的风速超过20 m/s,暴雪区位于西南低空急流左前部辐合最大处,24日夜里暴雪区域上空逐渐变为负涡度平流,西南低空急流减弱,暴雪结束。在1月24—28日暴雪过程中同样出现了随着降雪增强,降雪区上空的正涡度平流明显增强,并伴有西南低空急流产生发展,降雪增强的现象,区别在于1月24—28日过程中高空正涡度平流强度较前次暴雪过程明显偏弱(图7c、图7d),产生的低空急流也偏弱,降雪强度偏小。由以上分析可看出,高空正涡度平流发展最强盛时,对应低层低空急流也最为强盛,降雪也最强,可见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使得低层减压,产生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雪发生。

螺旋度是估计沿风暴入流方向的涡度大小及入流强弱对风暴旋转性的贡献,旋转性与大气上升下沉密切相关,也可作为动力条件分析。2018年1月24—28日暴雪过程中,强降雪时段115°—125°E垂直方向上螺旋度均为正值区,正值中心位于对流层中上部300 hPa附近,并且正值区紧挨着负值区(图7e),但正值中心大于负值中心,暴雪出现在正负值中心连线的正值区等值线高梯度区中[23];1月3—4日暴雪过程中(图7f),强降雪时段110°—120°E 400 hPa以下为正值区,350 hPa以上为负值区,暴雪区出现在垂直方向上两个螺旋度正负值中心相叠置的区域内,说明产生暴雪的系统内存在深厚的旋转上升运动,这种旋转上升运动存在于整个对流层中。而相同时刻的涡度场剖面上115°—125°E 900 hPa以上各高度上的涡度全部为正值,而在图7b上螺旋度垂直方向则表现为一对正负值中心,说明存在一个在螺旋度正值区上升、负值区下沉的垂直环流,暴雪产生在靠近下沉支气流的上升支中。

4.2  高低空急流及其作用

为了提高对急流研究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采用经向风速和纬向风速确定急流的中心位置和轴线,可以很好地表征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17]。本研究利用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来分析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

从沿118°E的暴雪区域上空的经向风(图8a、图8b)和纬向风分量(图8c、图8d)的垂直分布状况可以看出,3日8时,暴雪区域南侧800~1 000 hPa有东风急流生成并发展,中心风力极值达到10 m/s,暴雪区域北侧200~300 hPa有西风急流生成并发展,中心风力极值大于65 m/s;4日2时(图8a),高层西风急流通过动量下传使得600~500 hPa西风急流风速达到25 m/s,在暴雪区域上空800 hPa附近出现东风急流和西风急流风向辐合区。同时暴雪区的低层950 hPa以下为弱的北风,950 hPa以上为弱的南风(图8c),4日14时,暴雪区的上空低层北风急流进一步发展,高层200 hPa南风风速逐渐增大至30 m/s。在暴雪区域上空900 hPa上下出现南风急流和北风急流风向辐合区。并且由速度场可以看出,4日2时暴雪区上空上升运动强盛(图9a),一直发展到200 hPa,在800 hPa附近中心最大值达-480×10-3 hPa/s。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形成了垂直方向上的次级环流[17](图8a方框),暴雪区位于形成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中,为暴雪形成提供天气尺度的上升运动。4日14时次级环流发展最强,次级环流北侧下沉气流在低层侵入上升区,上升区在高层向北倾斜,暖湿空气沿着低层干冷空气垫向上爬升,从而产生强降雪。可见,暴雪区域上方强的经向风和纬向风辐合为强降雪产生创造了很好的动力条件,有利于产生大范围强的上升运动。1月24—28日过程中同样出现了暴雪区上方经向风和纬向风的辐合区,但辐合强度相对较弱,且辐合层低。同时降雪过程中,虽然暴雪区上空也出现了上升运动区,但上升运动强度较弱,处于强上升运动中心北侧,未出现闭合次级环流圈,动力条件较差(图8b、9b),致使降雪强度偏弱。

5  降雪机制对比分析

对比两次强降雪过程,第一次强降雪过程出现了雨转雪的天气(图10a),第二次过程则直接降雪(图10b),强降雪的环流成因和物理量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降雪机制也存在不同。第一次降雪过程开始前3日8时低层和近地面层温度较高,850 hPa温度高于2 ℃,925 hPa温度6 ℃左右,降水相态为液态(雨)。14时起,500~850 hPa高空槽線逐渐东移,700 hPa以下低空西南急流以及925 hPa超低空急流输送丰沛水汽,其后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超过4的顶界迅速下降。期间伴随着中低层温度下降。强降雪天气是由冷空气造成强降温的同时,高空槽后的强西北气流与高效率的水汽辐合输送相结合造成,属冷流降水。湿位涡(MPV)可以综合反映大气动力学和热力特征的物理量,湿位涡的强迫异常区与强降雨落区及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干绝热、无摩擦的大气运动中位涡是守恒的,干侵入是激发冷涡发生和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18]。第一次强降雪发生时,1月4日14时(图11a)强降雪中心以西有一个中心强度达7×106 (m2·K)/(s·kg)的湿位涡区,相对湿度≤30%的干舌位于105°E以东,此时皖东强降雪区700 hPa以下MPV<0,表明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也是暖湿气流所在,湿层深厚,500~700 hPa MPV>0,冷空气从中层入侵,垂直方向上湿位涡呈“- + -”分布,暖湿气流北上,冷空气从中层锲入,冷暖空气交汇,这种湿位涡正负区叠置的形势有利于低层气旋性辐合的发展,且从散度与垂直速度场剖面也可看出辐合中心位于850 hPa附近,中心强度为-18×10-5/m,辐散中心位于700 hPa,强度为4×10-5/m,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抽吸作用,此时皖东出现暖区强降雪,4日20时(图11b)高位涡东移并不断向对流层低层入侵,暴雪区形成上干冷下暖湿大气层结,上升运动维持加强,滁州站降雪强度达13.8 mm/3 h,此时400 hPa以下MPV>0,冷空气从高层至低层大举入侵,强降雪持续,其后随着大湿度区南压,干冷空气大举侵入,上升运动减弱,降雪渐止。

而24—27日降雪过程中从24日20时起,低层和近地面层温度都低于0 ℃,降水相态直接为雪,27日20时后高空槽逐渐东移过境,高层转为西北气流控制,物理量场也随之发生改变,散度场转为中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垂直运动场转为弱下沉气流,水汽通量也明显减小,期间伴随着中低层温度下降,相对冰面过饱和现象主要在低层,过冷水较弱,降雪强度弱(图10b)。在27日2时(图11c)降雪发生前皖东地区400 hPa以下MPV>0,中低层已有干冷空气入侵,为冷区降雪,暴雪区以西形成11×106 (m2·K)/(s·kg)的高位涡区且高层有干舌配合,皖东地区750 hPa以下处于相对湿度≤60%的干区,水汽条件较差,27日14时(图11d)暖湿气流北抬,同样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但上升运动条件明显偏弱,20时后随着高位涡不断东移,600 hPa以上高位涡配合干舌下伸,降雪减弱。两次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前次强降雪过程先有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中层锲入,湿层深厚,上升运动强,垂直方向上湿位涡呈“- + -”分布形势,中低层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为暖区强降雪,主要降雪机制是辐合抬升,由于暖湿气流在冷垫上滑行降温,逆温强,降雪强度大;而第二次暴雪过程先有冷空气从低层侵入,而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垂直方向上位涡为正值,以稳定性冷区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干冷空气受底层抬升作用,使水汽饱和,凝结成雪,属非典型性冷平流降雪。

6  小结

1)高空冷槽配合中低层低涡切变发展引发了安徽东部两次强降雪过程,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带作为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将孟加拉湾充沛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暴雪区,异常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相配合是产生极端强降雪的重要原因。同时两次强降雪在动力条件、干侵入特征及锋生过程等形成机理方面有所不同。

2)1月3—4日大暴雪过程先有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中层锲入,湿层深厚,上升运动强,垂直方向上湿位涡呈“- + -”分布形势,中低层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为暖区强降雪,主要降雪机制是辐合抬升,由于暖湿气流在冷垫上滑行降温,逆温强,降雪强度大。

3)1月24—28日属非典型性冷平流降雪,低层先有冷空气南下,中低层温度下降显著,而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干冷空气受底层抬升使水汽饱和而直接降雪。垂直方向上位涡为正值,以稳定性冷区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强降雪过程对冰面过饱和现象主要在低层,过冷水较弱,降雪强度不极端。

4)垂直螺旋度对于两次暴雪过程落区和强度具有很好指示意义。1月3—4日强暴雪过程暴雪区位于垂直方向上螺旋度正负值中心相叠置的区域,产生在靠近下沉支气流的上升支中;1月24—28日暴雪区出现在螺旋度正负值中心连线的正值区的等值线高梯度区中。

5)两次强降雪过程中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存在暴雪区上方经向风和纬向风的辐合区,辐合强弱与降雪强度相对应。1月3—4日强降雪过程中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垂直方向上次级环流,暴雪区位于形成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中,动力抬升辐合强。

参考文献:

[1] 郑  婧,许爱华,刘  波,等.江西大雪天气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系统分析[J].气象,2010,36(4):30-36.

[2] 张广周,沈桐立,李  戈,等.一次暴雪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气象,2008,34(9):65-72.

[3] 赵桂香.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J].气象,2007,33(11):41-48.

[4] 迟竹萍,龚佃利.山东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云微物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2006,32(7):25-32.

[5] 陈爱玉,李存龙,陈新育.春、冬季暴雪成因对比分析[J].气象,1999,25(11):37-39.

[6] 盛春岩,杨晓霞.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J].气象,2002,28(3):33-37.

[7] 张迎新,侯瑞欽,张守保.回流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J].气象,2007,33(9):25-32.

[8] 周雪松,谈哲敏.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J].气象,2008,34(1):18-26.

[9] 姜有山,束  宇,李  力,等.基于湿位涡和积雪效率的降雪预报技术探讨[J].气象科学,2017,37(5):659-665.

[10] 刘  晶,李  娜,陈春艳.新疆北部一次暖区暴雪过程锋面结构及中尺度云团分析[J].高原气象,2018,37(1):158-166.

[11] 姚  蓉,唐  佳,唐明晖,等.“14·02”湖南三次雨雪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2014,40(12):1500-1506.

[12] 杨  琨,薛建军.使用加密降雪资料分析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2013,24(3):349-355.

[13] 张  备,尹东屏,严雯莲,等.2008年江苏持续性降雪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机制分析[J].灾害学,2012,27(2):29-33,42.

[14] 李如琦,唐  冶,肉孜·阿基.2010年新疆北部暴雪异常的环流和水汽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5,34(1):155-162.

[15] 沈玉伟,孙琦旻.2010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J].气象,2013,39(2):218-225.

[16] 吴  晓.2008年初全国雨雪冰冻天气的OLR资料分析[J].气象,2009,35(4):87-93.

[17] 胡顺起,曹张驰,陈  滔.山东省南部一次极端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7,36(4):984-992.

[18] 王  宁,秦玉琳,姚  帅,等.不同触发条件下吉林省一次极端暴雪大风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33(3):1-9.

[19] 周  昆,余金龙,王东勇,等.2010年初安徽两次暴雪过程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1-5.

[20] 沐贤俊,况  祥,王西贵,等.2008年1月安徽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诊断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69-14271.

[21] 王  喜,罗  静.2013年2月18-19日苏皖中南部区域暴雪诊断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2):171-180.

[22] 蒋年冲,胡  雯,邵  洋,等.安徽大别山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粒子特征分析[J].气象,2010,36(6):79-84.

[23] 任  丽,矫玲玲,张桂华,等.黑龙江省2009年3次暴雪过程的螺旋度分布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3):21-24.

猜你喜欢

暴雪
THE LOOMING STORM
西藏西南部暴雪天气分析
西藏南部暴雪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2015年11月5日乌兰察布市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日喀则“118”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甘肃中部“2·18”暴雪物理特征研究
“突降暴雪快出动,彻夜清除保畅通”等十二则
一次典型大范围冷流暴雪个例的诊断分析
百年暴雪袭击美国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