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句法的靖安县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2019-12-23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都昌县句法大道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75)

一、引言

随着中部崛起大开发战略提出的“两横两纵”,长江和陇海、京广和京九成为主要发展区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部许多城市开始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建设,在建设中快速施工和拆旧建新成为常态,这样导致许多的城市问题产生,如: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忽视与破坏,建筑过分追求新颖,侵占基本农田现象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城市可以科学快速发展,借助于规划的手段进行合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分设计人员过分依据经验,缺乏科学性的分析,没有认识到城市的自组织发展的规律,在总体规划中就会违背城市的发展规律,阻碍城市发展。而立足于空间自组织理论的空间句法,它认为空间的改变对于人流会有影响,而人流的汇集将对功能的布局产生影响。所以空间句法又常常被用来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评估中长期的规划效果。本文就以空间句法作为分析手段对都昌县04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04年的总体规划及11年的总体规划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城市总体规划的街道网络与中心体系:以阜阳为例)

二、空间句法理论研究

1.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建筑学院的比尔教授所提出的关于空间与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及技术,其中的中心观点为空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其背景。[1]空间句法理论作为新的描绘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言语,它的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分割,分析它的复杂关系。简略来说,空间句法就是“通过对局部空间以及其关系的理解,来进一步对整体空间进行定量分析。[2]空间句法所采用的分析变量。主要包括:

2.连接度Ci,计算公式为Ci=k,[3]k表示的为节点i相联系的节点个数;

4.选择度值,比较常用的是采用“标准化角度选择度”来分析,其算法为log(Choice +1)/Log(Total depth+3),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流的空间分布,即该街道空间在特定分析的半径之下被任意两街道之间最短路径所穿过的次数。

5.整合度,分为全局整合度及局部整合度,全局整合度表达的是整个城市的商业中心,[4]而局部整合度则可以避免边界作用看出区域的次商业中心。整合度值越高的空间,其可达性也越高。

6.空间智能度为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关联性就越强,局部空间越能够反映整体空间的面貌。也就更加容易被人们感知理解。

三、研究对象概况

1.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北依武山,南濒鄱阳湖,东连鄱阳县,北邻湖口、彭泽县,西与星子县—水相依,与南昌县、新建县和余干县隔湖相望。都昌地处“五水汇一湖”要冲,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南联五水,北通长江。境内有 G56 杭瑞(九景)高速公路、S306 省道(景湖公路)和 S216 省道(都蔡公路)穿过,即将开工的九景衢铁路、都九高速、都南高速交汇境内,交道便捷,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

都昌县城位于县境南端,濒临鄱阳湖。在明代嘉靖年间始建城垣,崇祯年间扩大规模,清代几经修葺。在建国前城区的范围很小,主要是由东街、中街(建国后划入西街)、西街、邵家街和学前、衙前等小巷所组成。建国后,城区扩大,城垣拆除,东西街全面拓宽,并新辟东风路、沿湖路,绕城环行,都昌县城也逐渐由无序自由形式向有序过渡。

都昌县则依托自身的良好区位条件,提出建设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九江市域东部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结合都昌县城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城市布局的特点,确定都昌县城城市总体形态结构为:“一心三轴五区”的山水环绕结构形态。“一心”是指城市的公共中心,由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体育中心等构成。“三轴”是指万里大道、东湖大道—都中路、小康大道——惠民路,作为城市二条东西向发展主轴和一条南北向发展主轴,将城市各个片区连为一体。“五区”是指形成老城区、城南新区、城东区、城西区、芙蓉山工业园区五大城市功能区。

2.数据来源与空间数据处理。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都昌县2004年现状用地CAD底图及2004年都昌县的总体城市规划CAD底图以及2011年的总体规划公示图,根据空间句法轴线图最长最少的直线绘制原则,对都昌县2004年现状用地、2004年都昌县的总体城市规划图及2011年都昌县城总体规划图进行轴线图的绘制。完成轴线图的绘制后,将其导入DepthMap进行空间句法的计算,并导出相应的分析数据及相关性散点图。借助于定量化的分析手段对都昌县的城市形态进行分析,对04年现状情况及04年和11年的规划结果进行比对研究。

图1 2004年都昌县现状土地利用图

图2 2004年都昌县规划土地利用图

图3 2014年都昌县规划土地利用图

四、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多方面影响之下的结果,既存在自然因素又存在社会政治因素的作用。“城市形态与用地研究中心”认为城市是一系列的基本空间元素所构成的,它们构成了不同围合、开放及交通空间。[5]为了定量化去描绘这些基本元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空间句法被应用于其中。i本文主要以整合度及选择度来量化分析都昌县的城市网络结构,同时加入智能度,用来衡量局部的空间结构是否能有利于全局空间系统的建立。

根据空间句法各变量的分析以及都昌县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图4 2004年都昌县现状全局整合度图

图5 2004年都昌县现状局部整合度图

图6 2004年都昌县现状智能度图

图7 2004年都昌县规划全局整合度图

图8 2004年都昌县规划局部整合度图

图9 2004年都昌县规划智能度图

由全局整合度图可以得知,2004年现状的整合度数值范围为0.076~0.314,整体值偏低。观察分析整合度的轴线分布特征,可以看出都昌县现状的整合度核心位于城市的西南部,整体呈现向东部和南部扩展的趋势。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可以看出,整合度较高的道路南北向为西湖路、邵阳街及都鄂公路、东西向则为广场路、东街以及沿湖路等路段。从局部整合度图得知,2004年的局部整合度数值范围为0.333~2.254,其中以万里大道和东风大道的整合度值最高,为2.207和2.254。通过全局整合度图与土地利用图的叠加分析可以看出,西湖路与广场北路及东街等高整合度值街道的十字交汇处为地区的商业中心,人流量较大,南部通往鄱阳湖边的道路则整合度最低,可达性最低。而局部整合度的高值道路与土地利用图中的商业大街相互吻合,表明万里大道和东风大道为都昌县的次一级的商业活力区域,与许多的中小县城一样,商业沿着主要的交通干道。从都昌县的空间智能度图可以看出:2004年都昌县的智能度为0.343,呈低度相关性。这表明从局部的城市空间来看不能很好的理解整体的城市空间,局部的中心性无法较好的融入整体的结构,局部的经济增长不能拉动整体空间的增长,无法带来空间的社会化效应。总而言之,都昌县县城整体道路网不够完善,城市形态简单,整体的道路可达性都很低。随着空间的不断扩展,沿着万里大道和中都路成为主要的发展轴线向东发展;而随着文体中心建设在县城西侧矶山脚下,对县城向西发展起到引导作用,都昌县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将进一步扩张。

图10 2011年都昌县规划全局整合度图

图11 2011年都昌县规划局部整合度度图

图12 2011年都昌县规划选择度图

图13 2011年都昌县规划智能度图

在2004年及2011年的空间句法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规划都昌县的全局整合度值范围在0.343~1.275,高整合度值的道路东西向为万里大道、光明大道及东湖大道—都中大道,南北向为南山大道以及东山路,将全局整合度与土地利用图相叠加,发现高整合度道路并没有形成明显的集成核,商业较少,与规划所提出的“一心三轴五区” 有所差别,局部整合度图则显示高整合度道路为东西向的万里大道,南北向则为发展大道和城西大道,发展大道和城西大道与万里大道的交叉口主要布置为商业,可以体现城市的自组织规律,空间影响功能的布局。从2004年规划的空间智能度图来看,相比于现状,规划后的空间智能度相关性更高,为0.75,呈中度相关,人在局部的街道空间能很好的理解整体空间。2011年的全局整合度图并没有看出什么规律,但是观察11年的选择度图时可以发现,半径为1000M选择度图显示出了明显的两个集成核,一个在老城区的北部,一个位于都昌县城的东部。都昌县城在这个时期开始由单中心结构向双中心结构转变。

五、优化建议

(一)强调空间集聚、结构开放,控制无序蔓延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工业发展迅速的城镇,城镇等级结构正在弱化,城市规模效应的特征日趋明显,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农民跨过中心村、镇直接向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的市区和县城集中。

都昌县作为九江市半小时经济圈内的重要城镇,集全县力量在城区北部建设工业园区,强调集约用地,突出规模效应,促进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区集中。强调空间弹性生长,结构开放,根据风景资源、地理条件、空间发展方向等保留非建设用地空间,控制无序蔓延。

(二)强调空间资源协调分工、共建共享

实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的合理分配,强调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活动绿色空间的共建共享性。

(三)强调生态空间和特色空间的融合,改善空间环境

注重结合原有生态资源和特色空间,规划设计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提升城区生活品质。

(四)外部拓展与内部优化协调推进

既强调新城的开发,承载新的城市功能,又注重老城区的优化更新,提升城市质量。

猜你喜欢

都昌县句法大道
幸福大道宽又阔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美乃大道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