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地利萨尔斯堡市CDK诊所神经康复护理见闻

2019-12-23张晓蕾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奥地利康复训练医护人员

张晓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笔者于2018 年4 月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市Christian Doppler Klinik(CDK)诊所进行为期4 个月的进修学习,先后在神经康复病房、神经科康复门诊、康复中心工作,并参观了神经外科监护室、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神经外科普通病区、神经放射科,现将本次见闻报告如下。

1 奥地利护士配比及医院概况

1.1 奥地利护士配比

奥地利总人口约854 万,男性平均寿命为79 岁,女性为84岁,每千人拥有护士7.88 人。中国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从2010年的1.52 人增加至2015 年的2.36 人[1]。奥地利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是我国的3.3 倍。

1.2 医院概况

萨尔斯堡市位于奥地利西部,与德国接壤,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这座城市因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而非常富庶。萨尔察河穿城而过,形成了河两岸的优美风光,萨尔斯堡是一座绿地覆盖率极高的城市。Christian Doppler Klinik(CDK)诊所是Paracelsus 医科大学(PMU)附属SALK 医院之一。CDK 诊所前身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疾病医院,建于1779 年,1997 年更名,今天其仍以精神心理科、神经科、老年科而闻名。全院员工共1 113人(其中152 名医生,162 名技师及治疗师,600 名护士,130 名管理人员),共设有14 个科室,601 张床位,根据2017 年的统计数据,全院床位使用率达84%,设有两个研究所,分别是临床心理学研究所和法医学研究所。

神经康复科共设有13 张床位,22 名护士,60 多名治疗师,主要康复对象是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康复师负责全院需要康复人员以及复查的大量门诊患者。

1.3 医院设计

CDK 诊所非常注重对环境的利用,同时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医院整体设计十分考究,如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用物摆放等,充分考虑了患者的需求。每个病房有宽大的窗户,方便患者看到外面的景色,感知白昼的转换。外围的走廊有透明的窗户,并连通每个部门,这样患者在各部门之间走动就很方便。房间、走廊采光好,明亮、安全。医院建有多个花园,住院患者可通过窗户看到屋顶花园的自然风景。ICU 的走廊、康复大厅门口等地方设有座椅,方便患者和家属等候时休息。急救中心的屋檐很宽,可以遮雨,而这屋檐在二层刚好是露台,为半封闭半开放式,设计颇为人性化,可为需要神经康复的患者提供一个休息、赏景的地方。医院无论是园区还是建筑内,指示牌导引清晰,分布示意图位于大门入口处,方便引导患者就诊。

2 注重人性化服务

2.1 鼓励患者自理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餐,每日封闭餐车将其送至病房,餐盘上面注明患者姓名,重症患者由护士协助取餐。只要患者头脑清醒、肢体可活动,便鼓励其自行进餐。每个病房设有浴室,督促生活可自理的患者每日洗浴,病情稳定且能坐轮椅的患者由护士将其推至浴室进行淋浴,重症患者每日由护士进行床上擦浴。病房内配有电视,患者可以选择娱乐、上网、查看检查报告等项目。

2.2 注重人文关怀

此次访问学习,笔者感触最深的便是人文关怀。患者在CDK 诊所不仅能接受学术型医院的专业医疗服务,还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一些失能患者如偏瘫、截瘫、失读、失语、失聪患者,无论是否清醒,医护人员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关爱他们。对于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进门会先打招呼,与其亲切握手,用对待孩子一般的耐心向患者解释,与患者谈话;对于昏迷患者,医护人员如同对正常人一样与之沟通,并碰触其肩膀、上肢或手臂。关于患者的资料,一律禁止拍照。医生若发现患者查体异常,可拍照给患者看,之后当着患者的面删除照片。在电梯间、餐厅等地方可以看到友好提示:请注意尊重患者隐私,不要在公共场所讨论患者病情。

患者学习中心大门随时敞开,患者和家属可以在那里习得疾病相关常识,拓宽医患沟通渠道,成立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和社工等组成的医疗小组,满足患者不同需要。CDK 诊所在接诊患者时,会和该患者的家庭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并主动帮助患者与其家庭成员畅通沟通渠道,患者在这种信息交流畅通的环境下可以更安心地配合医生的诊疗。

2.3 医院营造温馨和睦的“大家庭”氛围

奥地利刚工作的医生和护士月收入为3 000 欧元,略高于全国人均水平,高年资医生月收入为5 000 欧元,员工可以参加各种业务和科研培训。同时,奥地利拥有世界上第六昂贵的医疗系统,医疗支出费用超过国家总收入的11%(51.5 亿欧元)[2]。医院认可踏实工作的员工,按照员工工作年限设置奖项,大面积惠及员工,形成“Excellence Everyday”的医院文化,让所有员工因身为CDK 诊所的一员而自豪。医院给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医院给护士提供专用的休息室、更衣室、浴室以及包含丰富食品及饮品的工作餐;医院注重保障妇女权益,女性在分娩后可以根据意愿休两年产假,在此期间仅领取少量工资;有小孩的医护人员可以选择缩短每周工作时间,如每周工作20 小时、一周工作两天等,这样虽会降低其薪酬,但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工作时长,此举能使护士妈妈兼顾工作与家庭;医院建有幼儿园,开放时间为6:00~19:30,全天接受员工的小孩,每月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托儿费约60 欧元;护士每年有5 周带薪假期,ICU 护士享受6 周带薪假期。医院给医护人员提供的这些条件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幸福感,也有归属感。

3 多学科合作,分工明确

CDK 诊所的神经康复科采取大学医院与急救中心合作的工作模式,康复对象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神经外科、脑或脊髓损伤患者。按3 个亚专业(物理康复、语言治疗及职业技能康复),将康复师划分为3 个小组,专注解决患者不同方面的问题,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

对于病情较轻、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康复师负责指导患者从床上运动过渡到下床行走;对于病情较重的卧床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由两名康复师协助其从床上坐起来,这对于预防压疮、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自我感知等意义重大,这样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就可以坐在轮椅上活动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术后患者,一旦血流动力学稳定,便鼓励其进行康复训练,使其尽早从床上坐起来,鼓励患者自行进餐,提高自理能力。对于康复期患者,由康复师陪同进餐,康复师在观察患者的同时训练患者自行进餐能力。急性期过后,患者可以出院转到康复中心、护理机构接受康复治疗或护理照顾,由保险机构支付费用。经过评估,具备居家生活能力的患者便可出院回家。对于病情稳定、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医院开设康复门诊,使每位患者出院后仍可获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医院提供可预约的接送服务,方便出行困难的患者。通过这些措施,保障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持续性,使患者通过康复治疗,逐步回归家庭甚至回归社会。对于不能达到康复目标、病情逐步恶化的进展性疾病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痛苦、心理指导、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医院应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使他们获得所需信息、知识、技能,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与感受,给昏迷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更多关爱。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来源于良好的医疗环境、严谨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就医流程、良好的延续性服务。CDK 诊所注重安全与风险管理及患者身体机能保护,这值得我国医院借鉴。

4 结语

通过4 个月的学习,笔者体会到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应该是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减少其痛苦,关注患者的情绪与感受,给昏迷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更多关爱。CDK 诊所神经康复科延续护理的开展及康复门诊的开设,能帮助患者回归家庭甚至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些值得我国医院康复科、神经科借鉴。

猜你喜欢

奥地利康复训练医护人员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严重时刻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