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人民长江》第50卷(卷终)总目次

2019-12-23

人民长江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特 稿

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 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

卢纯(11.1)

院士专稿

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

郑守仁(1.1)

金沙江"10·10"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反演分析

陈祖煜,张强,侯精明,王琳,马利平(5.1)

青年科技论坛

水库适应性调度初探

刘攀,张晓琦,邓超,冯茂源,高仕达,张玮(2.1)

三峡水库蓄水期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变化研究

徐长江,徐高洪,戴明龙,张冬冬(2.6)

新时代长江鱼类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陈锋,黄道明,赵先富,史方(2.13)

多重人类干扰下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

陈宇顺(2.19)

农业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氮素输出的影响——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例

贾海燕,徐建锋,李海燕,胡玉法(2.24)

南方崩岗侵蚀机理及治理浅见

刘洪鹄,谢浩,钱峰(2.30)

堰塞湖处置

2018年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回顾与展望

马建华(3.1)

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堰塞湖应急处置回顾与思考

金兴平(3.5)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处置中水库应急调度经验与启示

陈敏(3.10)

金沙江白格堰塞体结构形态与溃决特征研究

蔡耀军,栾约生,杨启贵,徐复兴,张胜军,石裕,易杜靓子(3.15)

“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预报

程海云(3.23)

堰塞湖逐渐溃决洪水模拟及溃口变化影响分析

邓鹏鑫,徐高洪,徐长江,邴建平,贾建伟(3.28)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预报误差与改进

王敏,卢金友,姚仕明,朱勇辉,周建银(3.34)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魏迎奇,孙黎明,傅中志,吴帅峰,蔡红(4.1)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演进高性能数值模拟

侯精明,马利平,陈祖煜,齐文超,王琳(4.8)

堰塞湖信息获取与溃坝洪水预测

黄艳,马强,吴家阳,张黎明(4.12)

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对比

钟启明,单熠博(4.20)

长江经济带

论水土保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张志强,李肖(1.7)

新时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实践要义与法律路径

庄超,许继军(2.35)

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尹炜,裴中平,辛小康(8.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杨光明,时岩钧,杨航,张帆(8.6)

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研究——以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为例

栾华龙,刘同宦,高华峰,杨光荣,林木松(8.14)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王孟,邱凉,邓瑞(9.1)

生态大保护背景下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思考

王建华(10.1)

河湖生态缓冲带政策框架设计研究

文宇立,马乐宽,赵越,王东(11.18)

流域规划与江湖治理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东西两汊实测分流比分析

吴门伍,严黎,陈莹,杨裕桂,卢陈(1.13)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黄勇,袁晶,高宇,吴国君(1.18)

水沙数学模型技术在长江河口整治中的应用

徐学军,唐建华,王玉臻,赵升伟(2.42)

阳澄湖通江大型泵站扩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高兴和,陈兴奎,王飞,张旭,朱海锋(2.47)

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识别湖泊的误差分析

孙金彦,徐南,董丹丹,黄祚继,王春林(4.25)

航道整治对东流水道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宜度的影响

蒋宁,蒋波,雷国平(5.5)

水下机器人航道安全检测应用设计

张阳,陈晨,张一,冷超莹,刘泽峰,冯俊俊,周立(6.1)

智能跟踪算法在采砂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颜智博,夏细禾(6.6)

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

林鹏智,龚泽林(7.1)

大渡河水电开发对县域经济影响研究

罗立云(7.9)

三峡水库调蓄作用下荆江三口逆流现象成因解析

冯宝飞,牛文静,许第兵,邹振华,陈力(7.16)

近百余年来长江口南支水下地形演变特征分析

梁鑫鑫,王磊,王军(8.20)

流域视角下京津冀水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杨志,牛桂敏(9.6)

湖泊分类体系及综合分区研究与展望

邢子强,黄火键,袁勇,刘姗姗,赵钟楠(9.13)

山区河流造床流量计算探讨

王俊鸿,覃光华,王欣,童旭(9.20)

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张云峰,张振克,刘玉卿,张华兵,陈影影(9.24)

国内外圩田研究进展

吕娜,李蓓蓓,魏学琼(10.7)

流域综合规划中"三线一单"的制定和应用

王孟,翟红娟,李斐(10.14)

潮波流作用区低滩促淤方案分析与实践

张丽芬(10.20)

长江口北支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沉积物特征分析

朱巧云,张志林,乔红杰(10.26)

冲积河流河道演变的水沙因子指标研究进展

谢炎,刘亚,范北林(10.32)

新水沙形势下长江口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研究

杨海飞,张鹏(10.37)

嘉陵江流域水库拦沙及其减沙贡献权重研究

袁晶,许全喜,熊明,张欧阳(11.24)

边界条件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河道演变影响

王宁,杨云平,刘晓菲,王建军,李晓星(11.30)

汉江雅口枢纽坝下河道冲淤及水面线变化数值模拟

郭海晋,邴建平,余明辉,汪飞(11.37)

长江口滩涂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徐骏,刘羽婷,唐敏炯,吕志钢(12.1)

长江口太仓段险工近期发展新特点及趋势

张朝阳,刘羽婷,张志林(12.7)

防洪减灾

长江流域1961~2015年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张午朝,高冰,马育军(2.53)

2017年丹江口水库精细化调度实践与探讨

穆青青,何晓东,丁洪亮,董付强(3.40)

基于Copula函数的浙江沿海流域雨潮组合风险分析

周焕,揭梦璇(4.32)

秦淮东河工程防洪调度方案研究

陈璇,杨根林,管桂玲,杨红卫(4.36)

浙江省相似台风分析与多源信息集成系统

邱超,丁涛,颜丹佳,何默为(5.10)

基于SWMM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排水系统优化研究

王丽娟,江卜涛,李晓宁,王莹(5.15)

低影响开发对城市径流污染的削减作用研究进展

刘曙光,回振佺,代朝猛,谭博(6.11)

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

翟淑花,冒建,安立伟,高谦,熊春华(7.22)

基于CiteSpace的泥石流防治研究可视化分析

赵鹏,杜鹃,王道杰,何松膛,兰惠娟,陈文乐(7.28)

湄公河干流洪水洪灾特点及防洪对策研究

李昌文,徐照明,游中琼,黄瓅瑶(7.35)

适用于Hadoop云平台的洪水淹没分析并行算法

刘小生,黄秋锋,赵爱国(7.46)

基于知信行模型的我国居民洪灾风险感知评价

周倩,刘德林(8.28)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综述

董林垚,张平仓,任洪玉,丁文峰(8.35)

三峡水库中小洪水调度性能风险评估

杨震宇,付湘,孙昭华(9.30)

中巴公路奥-布段水毁灾害及风险性评价研究

杨栓成,魏学利,陈宝成,罗文功,李宾(9.35)

贵州省1968~2017年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樊华,张泽中,徐建新,仵峰,慎东方(12.13)

2018年汛期三峡水库上游暴雨产沙特性研究

董炳江,张欧阳,许全喜,袁晶,朱玲玲(12.21)

水行政管理

长江流域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李建,贾海燕,徐建锋(6.15)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城镇污水治理绩效评价

关罡,李伟伟,韩海坤(6.20)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对水事矛盾纠纷的影响及对策

陈 献,张瑞美,王亚杰,尤庆国(12.26)

水环境与水生态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许静波,张加雪,徐明,唐春燕,李一平,朱立琴,王琴(1.24)

基于有序流动的阳澄淀泖区流速水质相关性分析

杨文晶,杨金艳,蔡晓钰,白瑞泉,姜宇(1.29)

山西省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实践及优化研究

刘丹,赵亮,张锐,张挺东(1.35)

模拟降雨条件下开挖面土壤侵蚀测算模型研究

孙蓓,潘晓颖,李建明(1.39)

东江源区水生态监测站网规划与需求分析

曾金凤(1.46)

云南省水安全区域类型识别TSA-PP模型及应用

李杰,崔东文(2.5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叶绿素a与藻密度相关性研究

田勇(2.65)

气候变化对高原寒区水质影响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何霄嘉,许伟宁,翁白莎,秦天玲,严登明(2.70)

基于粗糙集-信息熵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刘姗,张南,魏振(2.75)

汉江中下游流域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张强,刘巍,杨霞,容誉(2.79)

水电工程建设前后外来鱼类入侵问题初步研究

张登成,郑娇莉(2.83)

长江上游及清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杨旭,刘志武,武昊(2.90)

基于改进信息熵的江苏氵鬲湖水质分布规律研究

龚慧,纪海婷,李骏,国静,邵飞燕(3.47)

引江调水对阳澄淀泖区水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蔡晓钰,杨金艳,杨文晶 ,白瑞泉,姜宇(3.54)

黄柏河流域水库底泥内源磷释放对水质影响分析

李琼,刘佳,李永凯(3.60)

基于HJ-1A CCD数据的湖泊叶绿素a浓度反演——以贵阳市百花湖为例

黄启会,贺中华,梁虹,杨朝晖,曾信波(3.66)

基于MIKE21的河道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模拟——以赣江南昌段为例

舒长莉,李林,冯韬(3.73)

湖北竹山县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分析

韦海航,周春国,郑芊卉,庄家尧(3.78)

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朱海涛,彭玉,柴元冰,张静,闵敏,陆丹,王英才(3.84)

毛竹林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评价

李钢,刘祥超,张由松,石鑫,王冉,陆芳春(3.88)

不同水生植物对大肠杆菌去除作用的比较研究

翟龙波,陈靖,章熙锋,唐家良,高美荣,杨红薇,李舒涵(4.42)

3组水生植物对滏阳河营养盐去除效果研究

李秀芳,张潇月,陈晓蔚,武俊杰,张炜,徐宇峰(4.48)

土壤中硝态氮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 亚 茹,唐 仲 华(4.53)

不同数据处理策略对Chl-a浓度预测精度的影响

蒋定国,姚义振,全秀峰,刘伟(4.58)

热带地区水库水温分层特性研究

谭升魁,周武,黄滨,施家月,邓云,脱友才(4.65)

基于人口和GDP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以秦皇岛市为例

张金勇,匡翠萍,董博灵,韩雪健(4.71)

地形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分析

温莉,周廷刚,刘晓璐,吴浪(4.76)

成都市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特征研究

吴明洋(4.81)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熊小菊,廖春贵,胡宝清(4.86)

航道整治水文情势变化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以荆江周天河段为例

易亮,冯桃辉,刘玉娇(4.94)

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非线性水环境管理模型及应用

周科(5.20)

黄土丘陵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苏耀明,詹志薇,谭志,蔡勋江,梁炜(5.25)

铝污泥吸附水中磷的影响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

马宏娟,赵晓红,李伟,王逸飞,涂杰(5.30)

山东北部沿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以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为例

陈桥,庄妍,郝得成,王红梅(5.36)

三江源重点河段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陆丹,张静,耿昭克,闵敏(5.41)

基于Tennant法改进的生态水位计算方法研究

吴玲玲,闫中月,阮晓红(5.47)

丹江口库湾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贾海燕,徐建锋,雷俊山(5.52)

鄱阳湖湿地虉草种群自然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

曹昀,王佳艺,国志昌,吴海英,罗姗姗(5.59)

白城市地下水中氟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刘达,肖长来,梁秀娟,冯茜,李宏伟(6.25)

河道型水库溢油费伊模型与油粒子模型的对比研究

乔皎,宋洋,夏豪,张陵蕾(6.29)

乌江梯级开发对东风水库水温分布影响分析

张鹏飞(6.34)

TDG过饱和对齐口裂腹鱼的影响及避难所营造研究

周晨阳,李克锋,曹露,王远铭(6.39)

基于P-IBI指数的大宁河生态健康度评价

左新宇,程帅,彭辉,徐浩,吕平毓(6.44)

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研究

傅春,赵雪茹,欧阳欢蕤(6.50)

基于GIS的云南泸水市生态安全评价

李益敏,谢亚亚,刘雪斌,段亚苹,朱军(6.56)

基于GIS的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李思楠,赵筱青,谭琨,苗培培,普军伟,卢飞飞,王茜(6.63)

基于系统协调度的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及应用

尹炜,李建,辛小康(7.54)

长江中游区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

杨龑,林国俊,王伶俐,陈晓娟,蔡金洲,江波,李红清(7.59)

基于CA-Markov的南昌市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

张栋华,叶长盛(7.64)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以遂宁市船山区为例

杨永健,李洪忠,陈劲松,韩宇,钟舒怡(7.71)

基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流域生态补偿动态计算研究

马蒙越,张潇,夏函,彭虹(7.77)

水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干扰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周秀花,赵高峰,赵晓辉,张盼伟,李昆,熊楠,金士威(8.4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的环境问题及风险分析

黄绳,农翕智,梁建奎,邵东国,钟华(8.46)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植草护坡现状与思考

马志林,李杰君,李虎星,杨秋贵,张丽娅(8.52)

生态工程背景下西双版纳NDVI时空变化分析

赵桔超,杨昆,朱彦辉(8.56)

陇东地区残塬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袁爽,许强,赵宽耀,陈婉琳,徐建强,郭鹏(8.63)

基于生态水文学法的湘江生态流量研究

王鸿翔,桑明崎,查胡飞,郭文献(8.70)

大坝泄水对鱼类洄游能力的影响研究

黄月群,蔡德所,李明泉,吴通航,吴攀高,李烈(8.74)

阜阳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及污染源解析

孔令健,王振龙,王兵(9.42)

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百花湖水环境评价

赵梦,焦树林,梁虹,曹玉平(9.48)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地下水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

李军,张恒星,蓝芙宁(9.54)

皖西皖南土壤可蚀性值及估算方法验证

汪邦稳(9.6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赵燕如,邹自力,张晓平(9.65)

滇池沉积物中重金属垂向分布及污染评价

施鸿昊,焦聪聪,曾巾,黄睿,何肖微,赵大勇(10.42)

基于总磷通量的清水江流域内源污染研究

王强,陈栋为,朱四喜,夏豪(10.50)

几种湿地植物的耐盐性与净化水质效果研究

范真,胡海波,连经纬,王灿(10.56)

基于区间型贝叶斯的年度水质评价

谢小慧,刘颖,杜倩颖,罗玉兰(10.63)

赣江梅江河河流作用对土壤元素分配的影响

刘雪松,刘金巍,魏建朋,张智印,边超 (10.69)

基于径流频率和河道形态的生态流量分析方法

周芬,王丽婷,钟名军(10.73)

利用大数据思维的湖泊湿地生态研究

李迎喜,王晓媛,江波(10.77)

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

任纪安,方瑶,简季,杨鑫,欧阳渊(10.80)

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水质污染成因分析

胡玉,帅钰,杜永,任良锁,吴承明,丁爱中(11.44)

长江徐六泾近6年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响应机制分析

胡裕滔,周才杨,虞铭卫(11.49)

贵州纳朵洞洞穴滴水理化特征及其石漠化响应

王家录,李维杰,王建力,王红(11.56)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水化学性质影响差异研究

赵瑞一,张乾柱,李玉秀,苏玲(11.64)

河道采砂对赣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胡芳,刘聚涛,冯倩,温春云,万怡国,韩柳(11.69)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初探

肖洋,张翔,王孟,邓志民(12.31)

滨江平原区“一高一低”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解析

侯佳明,陈非,包晓东,杨静,唐钊,胡鹏(12.37)

蓄滞洪区建设对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以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为例

巴亚东(12.42)

长江上游水文情势变化对保护区铜鱼产卵的影响

王海秀,尹正杰(12.46)

水文水资源

流域水文模型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梁国华,张雯,何斌,冯娇娇(1.53)

长江上游流域暴雨洪水相似性判别指标研究

陈建,李春红,王峰,王建平(1.58)

时间步长和产汇流方法对小流域次洪模拟的影响

赵娜,赵雪花,祝雪萍(1.64)

基于改进遥感蒸散模型的西南地表蒸散研究

于静,柳锦宝,姚云军,刘志红(1.70)

气候变化对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影响分析

侯丽娜,黄站峰,唐兵(1.75)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朱烨,李杰,潘红忠(1.79)

长江流域省区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评估

尚熳廷,王小军,刘明朝,王炳轩(1.84)

改进可变模糊算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张彦来,任春平,武鹏林(1.89)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安全耦合分析

郑炜(1.95)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与城镇化的交互胁迫作用

聂春霞,田加源(1.102)

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影响分析

董炳江,许全喜,袁晶,朱玲玲(2.95)

秋汛期影响汉江流域降水的水汽通道特征研究

邢雯慧,王坚红,张方伟,苗春生(2.101)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下的河流水文情势研究

张康,杨明祥,梁藉,闫宝伟(2.107)

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黄佳,徐晨光,满洲(2.115)

长江流域片水资源质量评价与趋势分析

卓海华,湛若云,王瑞琳,兰静,翟婉盈,欧阳雪姣,臧小平(2.122)

长江流域水系分形结构特征及发育阶段划分

孟宪萌,张鹏举,冷傲,周波,刘登峰(3.94)

库区垂向分层水温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国学,史东华,李然(3.101)

DDRM模型在渠江流域的应用研究

李帅,周曼,万民,曾凌,杜涛,袁迪,温天福(3.106)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张静,刘增进,肖伟华,王贺佳3.(113)

覆盖面积和网围结构对水面蒸发抑制率的影响

李勋,严新军,侍克斌(3.117)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西洞庭湖南咀站径流预测

赵文刚,刘晓群,宋雯,石林,马孝义(3.124)

金沙江下游遥测雨量站数据质量研究

刘秀林,张行南,方园皓,黄晴(3.131)

云南省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协调度评价

周有荣,崔东文(3.136)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刘志明,周召红,王永强,洪晓峰,陈进(3.145)

中国流域降水数据的空间插值方法评估

陈雅婷,刘奥博(4.100)

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太湖调度线时段划分研究

龚李莉,李敏,蔡梅,陆志华,王元元(4.106)

河流悬移质通量估算方法比较及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伍希,张小峰(4.111)

基于CEEMD-GRNN组合模型的月径流预测方法

赵雪花,桑宇婷,祝雪萍(4.117)

淮河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析

史晓亮,张娜,陈冲,尚雨,吴梦月(4.124)

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的农民收入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孙建光,韩桂兰(4.13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杨天通,赵文晋,周杨,高淼(4.135)

基于熵权理想点的水资源承载力风险评价

王彦,孟令爽(4.142)

基于GPU加速的水文模型参数率定

阚光远,洪阳,梁珂,何晓燕,丁留谦,张大伟(5.65)

基于EFDC模型的长江江苏段水流输运时间研究

王文才,杜薇,范中亚,姜龙,许益新,李一平(5.70)

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网络结构的水系连通性评价

危小建,江平,陈竹安,赵莉(5.76)

昆明市主城区雨水资源潜力特征分析

柴素盈,曹言,张星梓(5.82)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彭涛,秦振雄(5.88)

基于用水安全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延边州为例

王磊,梁秀娟,李宏伟,鲁华(5.94)

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许典子,张万顺,彭虹,申诗嘉,黄攀攀(5.9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王先庆,李博,李进,刘鹏飞(5.107)

长江口水文监测站网选址合理性分析及优化

程海峰,刘杰,王珍珍,韩露,郑文燕(6.70)

基于TOPSIS的长江上游流域降水模拟与预报研究

周倩,周建中,孙娜,曾小凡(6.7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丰枯遭遇研究

石卫,雷静,李书飞,马立亚,汪伟(6.82)

基于径流频率分区的水能利用提高率改进算法

王静,过团挺,杨明山(6.88)

基于AWRI指数的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量评估

陈灏,董前进(6.92)

基于DPSIR模型的西藏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白庆芹,武俊杰,郝守宁(6.98)

中国农业水足迹时空差异和流动格局研究

吴芳,王浩,杨陈,崔雪锋,孟现勇(6.104)

基于多组群教学优化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及应用

李月玉,崔东文,高增稳(7.83)

基于磁致伸缩技术的水面蒸发在线监测系统应用

张丽花(7.87)

基于SPEI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干旱时空特征

石卫,雷静,马立亚,余江游(7.92)

Ⅱ类水体悬移质泥沙含量遥感反演综述

杨佳,范建容,张茜彧,于江,朱昕(7.98)

北部湾经济区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熊小菊,廖春贵,贺同鑫,胡宝清(7.104)

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结构模型评价

邢菊,周亮广,金菊良,程启鹏(7.110)

长江流域极端降雨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张俊,高雅琦,徐卫立,熊开国,杜良敏(8.81)

长江上游面雨量低频特征分析

肖莺,杜良敏,张俊(8.87)

三峡工程与两湖河川径流丰枯遭遇研究

石卫,雷静,李书飞,李天元,汪伟(8.91)

水库水量平衡计算中消除水位跳变影响的过滤算法

杨金标,舒凯,张后来,杨光,刘坤(8.98)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李鹏辉,米桃桃,高素芳,杨紫微,孙明硕(8.103)

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傅春,李雅蓉(8.109)

卫星与地面观测融合降雨产品精度与径流模拟评估

张弛,滑申冰,朱德华,靳双龙,李响(9.70)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应用的精度估算

吴一凡,张增信,金秋,黄钰瀚(9.77)

基于实测资料的长江口潮波演变规律研究

鲁盛,吴志龙,童朝锋(9.86)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刘童,杨晓华,赵克勤,薛淇芮(9.94)

基于水位与符号回归的灌区无干扰量水技术研究

熊玉江,乔伟,李亚龙,姚付启(9.101)

湄公河与洞里萨湖河湖关系研究

李昌文,游中琼,徐照明,要威(10.86)

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中期预报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

沈浒英,邱辉,邢雯慧,张俊(10.94)

河流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综述

吴光东,张潇,鲁程鹏(10.100)

国产激光粒度分析仪在荆江泥沙测验中的应用

许弟兵,吴立健,胡春平,张太琼,沈健(10.108)

水位快速变动下白格堰塞湖水位监测方法

马耀昌,芦意平,杨秀川,冯东,李艳,冯国正,杨安胜(11.75)

小型城市湖泊纳污能力核算中设计水文条件研究

肖洋,喻婷,潘国艳(11.80)

金沙江流域近50年气象水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用

吴桂炀,陈杰,陈启会,顾磊,王惠民,陈华,谢平(11.84)

机载单绿激光水面穿透量估计及测深实践

周丰年,陶卫国(11.91)

机载LiDAR测量技术在潮间带测量中的应用

许宝华,刘世振(11.95)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华北平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秦欢欢(11.99)

改进果蝇算法在多目标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李春梅,罗健,吴云,杨侃,汤梓杰,刘朗(11.107)

基于SBM-Undesirable的我国废水减排潜力研究及预测

李珊珊,张文松,王单玉(11.110)

考虑生态环境需水的七浦塘水量分配研究

余歆睿,乔利伟,徐丹,田鑫丽(11.119)

复杂水域精密单波束测深关键技术研究

吴敬文,潘与佳,高健,刘大伟(12.51)

ADCP外接GNSS罗经仪测流系统安装偏移量测定

张美富(12.55)

多传感器集成下的精密无验潮水深测量方法研究

王真祥,刘世振(12.60)

卡洛特水电站工程水文设计与实践

徐长江,李响,邴建平,邓鹏鑫(12.66)

云贵地区几种潜在蒸散发产品质量评估

黄瑾,王文,崔巍,王鹏(12.73)

基于主客观耦合的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

罗勇,王乐志,傅春,胡闽,李彭飞(12.80)

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学弟,王宁(12.85)

地质与勘测

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斜坡结构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杨栋,王军朝,杨东旭(1.108)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突涌水原因及涌水量预测

郭熹,柴军瑞(1.11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MF-DFA法的隧道大变形监测

常瑶(1.118)

金沙江乌东德库区必油照滑坡稳定性分析

张旭,周绍武,龚维强,潘金华,蒋树,宛良朋(1.124)

高山峡谷区带状地形图空地一体化测绘方法研究

方留杨,杨成,杨涛,王开洋(1.130)

无人机遥感在高位崩塌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胡才源,章广成,李小玲(1.136)

锦屏一级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岸坡变形破坏规律探讨

杨静熙,刘忠绪,孙云,舒建平(2.130)

龙门山断裂北川断裂带滑坡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

李金洋,杨顺,佘涛,陈欢(2.138)

分形理论在达州市达川区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王潇,刘婷,姚昆,刘汉湖,曾森(2.144)

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拼接与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冯国正,马耀昌,孙振勇,张智敏,曹磊,石光(2.151)

基于渐进微震损伤效应的蓄水期库岸稳定性分析

刘兴宗,唐春安,李连崇,孙润(3.151)

不同应力解除法地应力测试方法对比及工程应用

李强,曾平,许静,韩晓玉(3.156)

三峡库区万州金金子滑坡动态变形规律分析

李刚,杨秀元,李浩,史学磊,孙向东,张雄(4.147)

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危岩点云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

方良斌,张宏魏,詹建勇,史培新,赵宇(4.152)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模型试验及冲出量预测——以四川省北川青林沟为例

林斌,张友谊,罗珂,黄成,袁亚东(5.113)

强震触发大型滑坡抛石运动特征研究

杨晴雯,崔圣华,裴向军,杨峥,张伟锋(6.111)

泥石流沟危险度定量评价研究——以白龙江陇南两河口镇至桔柑乡段为例

焦亮,柳金峰,游勇,袁东,周文兵(6.118)

水电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技术研究

张建清(6.124)

基于探地雷达技术的水下沉积地形探测应用研究

张开伟,吴园平,王世淼,聂庆科,雒斌涛(7.117)

基于AutoCAD的弧段地质剖面精确绘制算法与实现

裴丽娜,齐菊梅,刘振红,侯清波,刘灏(7.123)

地形因子对沟谷泥石流发育的影响——以都汶高速"7.10"群发泥石流为例

黄成,张友谊,眭静,叶小兵,袁亚东(8.115)

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

刘广宁,黄长生,齐信,王芳婷,黎义勇(8.120)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洞室围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张宇,史波,汤 国 强(8.126)

电磁波CT剖面异常快速平面投影方法与应用

马圣敏,夏峰,张建清(8.131)

降雨与岩溶渗漏联合作用下岩溶塌陷稳定性分析

靳红华,王林峰,杨培丰,宋男男(9.105)

堤防隐患时移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探究

李文忠,孙卫民,周华敏(9.113)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获取

郭少文,周坤,张兵(9.118)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涌水量组合解析预测方法

陈令强,潘以恒,陈建平,胡文艺,冯勇,朱六兵(9.124)

贵州寨子危岩崩塌风险定量评价研究

覃乙根,杨根兰,鲁鲲鹏,吴运武(10.113)

岷江杂谷脑河跨过沟泥石流致灾机理及发展趋势

张文箐(10.120)

GNSS实时监测在滑坡预警中的应用——以陕西省周至G108路段滑坡为例

喻小,赵其华,张埕豪,刘俊鹏(10.126)

DEM径向基插值搜索方式优选分析

董有福,孟顺时,和娴(10.131)

碎石土古滑坡演化复活机理分析

陈家兴,赵兰英,司长亮(10.136)

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岩体对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

陆泌锋,邓辉,郝浩,李安润,王浪(11.123)

三峡库区杨家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复活判据研究

曾刚,王世梅,郑俊,陈宇飞(11.130)

EEMD-GA-SVM模型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刘人杰,黄健,剪鑫磊,李桥,王豪(11.134)

基于MIV-BP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空间预测

鲜木斯艳·阿布迪克依木,何书(11.140)

基于含水层储水量的泉流量预测

张春艳,束龙仓,张帅领(11.145)

输水隧洞赋存活断层蠕滑位移模式研究

薛少强,张传庆,肖成志,朱国金,杨小龙,刘小岩,周辉(11.149)

西藏扎拉水电站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黄振伟,肖东佑(12.90)

江油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孕灾环境研究

罗承,陈廷芳,付琪智,李世川,吴绍坤(12.95)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白格滑坡形变监测研究

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12.101)

工程设计

新型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排水抗滑性能分析

陈颖骐,王全才(1.141)

小流域治理中蓄水池工程设计探讨

张利超,谢颂华,喻荣岗,钱堃,龚长春(1.148)

考虑止水位置的平面钢闸门应力有限元分析

杨光明,万宇飞,俞人杰,蔡俊鹏(1.153)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防渗帷幕布置方案优化研究

施华堂,顾功开,乔兴斌,肖碧(3.161)

复杂层状建基岩体可利用性及开挖深度优化研究

李天鹏,魏伟,杨莉,杨凯杰(3.166)

三峡水利枢纽地下电站机组流量测量与效率分析

曲立娜,贠剑虹(3.172)

巴基斯坦N-J水电站地下厂房边墙变形分析

陆宗磐,陈洪莲(4.157)

构皮滩垂直升船机金属结构和机械设备设计研究

余友安,廖乐康,金辽(5.119)

长距离输水工程弥合水锤防护措施研究

张志胜,段锦章,周利全,黄毅(5.127)

牛栏江-草海补水与西园隧洞协同运行方案研究

姚云辉,马巍,施国武,班静雅,齐德轩(5.133)

数字化水电站设计施工运营应用平台建设

熊保锋,张帅(6.130)

云南勐堆水库利用花岗岩风化砂筑坝可行性研究

梁为邦(6.136)

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装置参数配置研究

刘亚青,朱钊,张丹丹(6.143)

基于CATIA的堤防三维参数化设计

朱飞,肖华,高力,徐俊(7.128)

两种新型调压室的设计及试验论证

张立仁,乔娟,曾娟,鲍文,黄金水,万易冬,姜杨奇,洪志鹏(7.134)

超高拱坝拱座及抗力体抗滑稳定研究

胡金山(7.138)

长短桩布桩方式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影响研究

刘彬(7.144)

高压岔管首次充排水衬砌开裂规律与渗透特征

陈晨,曹瑞琅,姚磊华,刘立鹏,王玉杰(8.136)

高拱坝抗震安全性能评价指标探讨

李静,陈健云,徐强(9.129)

船闸新型浮式系船柱的设计与应用

张虎,尹斌勇(9.137)

基于MEA-BP的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拟合及应用

许力,田佳乐,齐鹏云,孙思佳,李晓英(9.141)

海上悬索桥锚碇地下连续墙钢导墙三维数值分析

谢江松,王政平,湛杰(10.143)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浅埋长输水隧洞设计

韩华超,吉玉亮,赵新波,陈祥荣,潘益斌(10.150)

滇中引水工程输水隧洞安全监测设计原则研究

杜泽快,胡长华(10.157)

贵州省格八水库拱坝溢流堰改造设计研究

周仕刚(10.162)

寒区水工结构新型防冰冻技术研究

徐志林(11.156)

高拱坝表层抗震配筋效果评价

李静,徐强,陈健云,徐建荣,何明杰(11.162)

乌东德水电站出线场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杨志芳,朱 钊,刘亚青(12.106)

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墙后堆载限值研究

董学刚,石永超(12.113)

卡洛特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设计研究

杨启贵,孔凡辉,万云辉,张 超(12.118)

新形势下矿建材料三峡过闸运量趋势研究

尹政兴,钱俊,厉泽逸(12.125)

卡洛特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分析

刘晓琳,鄢双红,陈云(12.130)

工程建设

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EPC联合体收益分配优化分析

王志强,张樵民,崔金海(2.155)

海堤抛石底界的联合探测方法试验研究

邓彪,李红文,胡雄武(2.161)

东江-东莞供水工程江库联网工程方案比选研究

张丽娟,韩江(2.166)

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主因挖掘

宋少卿,韩建军(3.176)

固化灰浆防渗墙在盾构接收端头加固中的应用

汪永剑,黄亚梅,赵雅玲,王立华,丁仕辉,孟庆红,庄史彬(4.163)

巨型地下厂房创新支护技术应用

王红彬,王凯,张硕,沈德虎(4.167)

帷幕灌浆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研究——以桐子林水电站为例

吴乃文,熊奔 (4.173)

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堵头稳定性分析

张超,肖明砾,张有山,程保根,王永刚(4.177)

基于混合多属性决策的定额测定对象选择研究

任亚南,李红镝,李群善(5.140)

基于模糊Petri网的边坡安全评估法及其应用

余丹丹, 严筱(5.145)

液压自爬升悬臂模板在进水塔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

孙会想,段兴平,徐进鹏,何鑫,王鹏飞(6.148)

基于灰靶理论的污水处理项目PPP模式选择研究

李芊,崔同磊(6.156)

城市水生态PPP项目VFM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何一慧,熊华平(6.161)

TBM施工中岩石可钻性测试与评价技术综述

朱杰兵,沈小轲,王小伟,汪斌,李聪(8.143)

丰满水电站大体积混凝土容许降温速率研究

李建华,田松伟,黄达海(8.151)

点云密度对水下抛石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研究

高云云,鲁程鹏,王茂枚,姜果,赵钢(8.156)

水利工程概算中合理设置质量检测费的探讨

张松磊,颜禹晓,张亚芳,周红梅(10.167)

复杂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恺(10.171)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刘传涛(11.167)

金沙江旭龙水电站施工导流关键问题研究

李方平,崔金鹏(11.174)

乌东德电站导流洞直柱形堵头衬砌与围岩接触研究

郝文忠,井发坤,翁永红,徐唐锦,王团乐,许琦(11.178)

堆石料相对密度控制法试验及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蔡加兴,方德扬(12.136)

卡洛特水电站缓倾软岩坝基灌浆设计及工艺探索

施华堂,杨启贵,肖碧,于习军(12.142)

卡洛特水电站闸墩混凝土绝热温升反演及温控优化

段寅,杨学红,岳朝俊(12.148)

大型输水渠道渗透破坏问题分析

周嵩,熊焰,倪锦初(12.152)

科学试验研究

裂隙倾角对岩体能量演化规律影响研究

娄琛,赵其华,张埕豪,吕小波(1.158)

埋管失稳分析的阿姆斯图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

陈玮,张伟,张小飞,刘林林(1.163)

陡坡傍山双层行车结构体系静力试验研究

王超,孙国富,房超,姚宇坤(1.170)

模袋浮板对管道冲刷的防护效果分析

朱晔慧,谢立全(1.176)

峡岛湍流海域水流力荷载计算方法探讨

刘建波,何超然,杨炎华,张磊,董海洋(1.184)

水库潮汐式调度对支流水动力影响研究——以三峡库区支流小江为例

杨盼,卢路,王继保,陈和春(1.191)

灯泡贯流式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周元贵,许炳坤,赵夏青(1.198)

基于Elman-马尔科夫模型的深基坑变形预测

贾哲,郭庆军,郝倩雯(1.202)

基于优化非等时距权重傅里叶灰色模型的变形预测

周春霖,王有志,徐刚年,王世民,张雪(1.207)

单管冻结温度场演变规律分析及试验验证

马芸,夏锦红,桂超(2.169)

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裂隙非线性渗流各向异性研究

王慧,苏永军,王凤瑞(2.174)

水闸规模对河道水动力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李慧玲,陈菁,金秋,陈黎明,徐祎凡(2.181)

波浪形态及方向分布对港域波浪传播的影响

范学平(2.186)

高速远程滑坡加速运动过程能量消耗评判研究

胡晓波,樊晓一,马新(2.191)

预应力损失对BCCP管道安全性影响研究

胡少伟,孙岳阳,薛翔,陆俊(2.197)

调压室对水电站输水系统小波动过渡过程的影响

赵修龙,张健,李良权(2.202)

土壤膨胀性对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司曼菲,甘永德,苏辉东,刘欢,仇亚琴,李海明(2.207)

压实膨润土膨胀力时效性试验及模型研究

赖小玲(3.182)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层间应力地震响应分析

刘晓蓬,陈健云,徐强(3.187)

支臂纵向连接系形式对弧形闸门的稳定性分析

郑圣义,朱文博,姚辉,万宇飞(3.192)

基于FLAC3D的岩质边坡爆破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唐旭,方正峰,邹飞(3.198)

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片变桨角度研究

顾振华(3.205)

空气阀数学模型及排气性能研究

郭伟奇,吴建华,李娜,褚志超,张景望(3.211)

GPU加速的SPH方法在溢洪道水流模拟中的应用

王巍(3.216)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王辉,苗胜军,王子木,宋元方,郭向阳(4.182)

某消力池末端河床冲刷治理方案试验研究

汪 凯 迪,张 建 民(4.188)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堆石坝流变反演分析

陆周祺(4.194)

柱塞间隙厚度对柱塞泵水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水旭锋,屈波,樊志伟,章志平,朱敏,章勋(4.201)

事故停泵水锤计算模型参数局部敏感性分析

肖学,李传奇,张焱炜,孙策(4.208)

基于COMSOL的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仿真

张明,谭琼,曾宪梅,兰中佑(5.151)

不同矿物掺和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王晓波 ,董芸(5.156)

挺水植被弯曲变形对水流阻力的影响研究

王祥斌,吴龙华(5.160)

侵蚀环境下水泥土微观结构分析

魏莱,陈晓昱(5.166))

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徐州市南部郊区为例

加晓军,张玉婵,朱奎,高艺嘉(5.171)

非淹没异侧双体丁坝水流恢复区长度计算

潘海静,顾正华,李云,张荣茂(5.176)

碎石土密实度对地基水平承载力影响研究

黄宇轩,赵其华,刘斌,刘俊鹏(5.180)

改性粉煤灰对改善高铁相水泥砂浆性能的研究

饶美娟,孙子豪,曾浪,陈志坚,曹禹(6.166)

寒区面板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

李斌,孟宪磊,孔德轩,李杨,周世华(6.171)

龄期与矿物掺合料对凝灰岩碱骨料反应的影响

姜春萌,唐新军,王航,李双喜(6.177)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岩质边坡最优锚固长度

王朝阳,付智勇,李长冬(6.181)

不同卸荷损伤程度砂岩吸水特性试验研究

赵二平,贾小兵,龚章龙,李建林(6.188)

复合衬砌外水压力模型试验研究

傅睿智,郭凯,黄鹤程,孙兴松(6.192)

矿物相互作用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李勇华(6.198)

明渠大扩散角过渡段水流特性及偏流机理研究

于倩,孙东坡,王鹏涛,王二平(6.203)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溃坝水流模拟

刘慧玲,李海桥(7.150)

T应力对脆性材料初始裂纹起裂角影响研究

刁玉宏,李海燕(7.155)

基于响应面法的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范书立,田硕,陈健云(7.160)

白鹤滩尾水隧洞明满流对水电站稳定性的影响

孙洪亮,杨飞,李高会,陈益民,倪绍虎(7.165)

污泥-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体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王佩,周文渊,闫坤 ,廖丹(7.169)

物质点法在椭圆骨料混凝土损伤模拟中的应用

邹家强,张巍,刘爱华(7.174)

人造根在根-土模拟试验中的应用及优化设计

兰惠娟,杜鹃,王道杰,何松膛,陈文乐,赵鹏(7.179)

紫花苜蓿根系拉拔试验研究

周霞,李东嵘,蒋静,张超波(7.185)

尾坎位置对坎式阶梯溢洪道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贾洪涛(7.189)

长隧洞施工有毒有害气体迁移规律研究

胡代清,李根,钱继源,纵向群,李林敏,薛飞飞,许昌(7.195)

装药结构对深水钻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胡伟才,张晓强,郭铭芳,彭高峰,吴立(8.161)

考虑温度效应的花岗岩分数阶蠕变模型研究

沈朝辉,吴礼舟(8.167)

基于集成组合预测模型的隧道大变形预测研究

贺华刚(8.172)

初始含水率对饱水泥质粉砂岩性质的影响

冯泽涛,许强,范宣梅,唐然,周小棚,王亮,邹城彬(8.178)

泥石流磨蚀特性试验研究

秦明,陈洪凯,梁丹,张金浩(8.184)

微型桩处置堆积层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韦晨,何晖,张少卫(8.188)

考虑压实度的填土场基桩负摩阻力试验

王殿龙,刘凯,尚玉杰,张家铭(8.193)

叶片数对高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非定常流的影响

万丽佳,朱李英,宋文武(8.199)

敞开自立式冲击耐压试验装置及GIS现场试验分析

马云龙,相中华,郭飞,郝金鹏,李秀广(8.206)

水泵水轮机全流道"S"特性区数值分析

余永清,杨振彪,占戈,桂绍波(8.211)

水流作用下气泡帘的形成及防悬浮物扩散特性

李智,陈林,陈熙宇,赵宁,伍骏,危卫(9.146)

微生物诱导CaCO3沉淀胶结砂室内试验研究进展

王绪民,崔芮,王铖(9.153)

危岩体爆破参数敏感度分析及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李程,李洪涛,姚强,刘梦茹(9.161)

基于SBFEM的心墙坝基座跨尺度精细应力分析

邹德高,陈楷,张仁怡,余翔(9.168)

基于无限元边界模型的高拱坝损伤开裂数值分析

杜玉涛,朱彤(9.175)

饱和细粒土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研究

李学,张鹏,宋晶(9.180)

原级配和湿筛混凝土断裂性能差异的骨料含量效应

周昌巧,徐磊,荆帅召,张坤,杨娱琦(9.187)

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力仿真及早龄期原型试验验证

章景涛,郑学瑞,裘华锋,张南南,强晟(9.192)

滤纸法在多种土类吸力测量中的应用

王柯,刘强,孙冲(9.198)

二维数学模型在泵站上游水动力研究中的应用

郭高贵,王吉勇,董壮(9.204)

季冻区草炭土直剪特性研究

徐燕,胡天明,孙炜,高俊鹏(9.209)

堆填分层与降雨入渗条件下渣土边坡稳定性研究

杨龙,姚文敏,曾江波,肖林超(10.175)

考虑初始状态的均质非饱和土入渗过程解析解

孙长帅,秦秀娟,黄香林(10.182)

基于单纯形-模拟退火算法的岩土力学参数反演

贾陆锋,龚俊,贾善坡(10.187)

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基质吸力关系

高国红,霍俊杰(10.193)

基于DIC法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胡少伟,张润,范冰,许毅成(10.197)

不同溶蚀速率对灰岩单裂隙渗流-溶解模型的影响

曹贯中,陈健健,霍吉祥(10.203)

环氧树脂-水泥复合改良加固膨胀土试验研究

王建立,张家铭,米敏,周峙,罗易,袁超(10.209)

后置导叶对大型贯流泵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龚维明,赵梦晌,马剑波(10.216)

正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改善模型试验研究

张松达,许朴,董壮(10.224)

核磁共振技术在非冻结土体孔隙分析中的应用

张世民,孙银锁,章丽莎,应宏伟(11.183)

白鹤滩水电站粉煤灰残留氨控制研究与实践

黄明辉,李洋,樊义林,罗荣海,刘倩(11.189)

绿片岩剪切流变及破坏试验研究

任海峰,卓莉,来结合,李列列,何江达(11.194)

微珠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杨阳,黄会荣,宋小武,王欣林(11.200)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位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张显羽,孙立昌,游秋森,叶永进,樊红刚(11.205)

基于数模计算的水电站调压室设置条件判别方法

张婧镁,鞠小明(11.211)

金沙水电站尾矿骨料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

段寅,李勤军,梁仁强(11.217)

三峡升船机塔柱结构运行期有限元分析

陕亮,崔建华,苏海东(11.221)

稀土矿尾砂胶结充填材料配合比优化研究

荆倩婧,徐帮树,董山,王薇,张万志(12.157)

超厚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周鸿,赵东梁,吴启和(12.163)

堤坝水下渗漏通道应急封堵方法试验研究

张盛行,汤雷,贾宇,罗明锴(12.169)

不同水头下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内流动特性分析

史广泰,李金,徐清清,朱玉枝(12.177)

船闸单侧闸墙廊道输水系统布置及试验研究

孙倩,陈亮,王召兵,张绪进(12.182)

工程运行管理

高寒区RCC坝长距离真空激光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尚层(3.222)

反调节作用下的梯级水库短期优化调度研究

俞洪杰,纪昌明,张验科,吴嘉杰,阎晓冉,王丽萍(5.185)

基于MDIP-VIKOR的水库多目标调度方案评价模型

李荣波,李安强,游中琼,陈平(5.191)

考虑生态流量的小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

彭辉,刘图,杨洵,徐炜(5.196)

水库群系统发电调度的合作博弈研究

徐雨妮,付湘(6.211)

贵州省山区现代水利建设后评价研究

毛玉姣,雷薇,周雨露,黄维,王永涛(6.219)

基于示踪法的土石坝裂缝发育深度检测及成因分析

胡涛,贾军,陆俊 ,范向前,董茂干(7.201)

管道特性参数对庄头泵站停泵水锤的影响

王丽,吴建华,韩亚男,孙一鸣,李琨(7.206)

考虑生态流量需求的梯级水库汛末蓄水调度研究——以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为例

李英海,夏青青,张琪,林伟,汪利(8.217)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节制闸过流公式率定及曲线绘制

李景刚,乔雨,陈晓楠,黄诗峰,高林(8.224)

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研究

张睿,张利升,饶光辉(9.214)

云南省汛期月度电量交易计划分解方法

周娜,程雄,张茂林,张俊涛,谢蒙飞,唐应玲(9.221)

“一库两厂”水电站协同调度研究

唐 勇,黄春雷,张胜,赵宇(12.187)

并联泵组的多目标控制策略

王辰昊,高 强,毛梦娜,闫宏伟(12.192)

最优组合赋权法评价模型在配电网改造中的应用——以欠发达国家大型城市配电网改造为例

陈昌斌,黄灿灿,董盛喜,曹 阳(12.198)

工程移民

南水北调中线征迁安置风险后果模糊综合评价

葛巍,李定斌,李冀,张西辰,潘旖鹏(1.211)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续发展帮扶研究——结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践探讨

尹忠武,杨荣华(4.212)

水电工程移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建设

王茂洋,罗天文,吴恒友,徐锐,孙德安(5.200)

云南省水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设效果评价

张晓晨,黄莉,陶钰敏(7.2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探讨

李文军,李镇旗(9.228)

浅析智慧移民建设思路

嵇培欢,姚英平(11.228)

信息技术应用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

周启,谭界雄,高全,张玉炳,阿旺次仁(1.215)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贾诗超,薛东剑,李成绕,郑洁,李婉秋(2.213)

夹岩数字大坝系统在工程精细管理中的应用

杨文,刘东海,谭其志,冯友文(2.218)

水库群综合管理市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张玉炳,高大水,杨明化,何向阳,周启(4.217)

灌区无线传感器网络E-RMAC协议的研究与仿真

王永涛,黄翠,黄维,梁俐,陈跃威(5.205)

乌江水上安全预测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

马瑞鑫,赵鹏,朱俊,李子龙(5.211)

三维可视化大坝安全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朱亭,张贵金,刘琦,周小录,刘茗溪,李毅(7.217)

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陈瑜彬,邹冰玉,牛文静,秦昊(7.223)

基于GF-1数据的三峡库区水体信息精细化提取

张德军,杨世琦,王永前,郑伟(9.233)

汉江梯级水库调度系统改造设计及应用

张金华,曾凡林,舒凯,王伟(10.229)

基于云平台的水库安全管理信息化方案研究

何向阳,谭界雄,高大水,杨明化,胡林(11.233)

基于遥感技术的湘江长株潭段水域占用监测分析

周北达,刘文博,宋文杰,尹梁波(12.204)

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董舟,孔祥林,饶怡冰(12.208)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