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9-12-22肖倩倩衡阳县委党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衡阳文化产业文化

文/肖倩倩,衡阳县委党校

关键字:文化产业;衡阳;路径

近年来,衡阳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文化产业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市民幸福感和城市美誉度的标志性名片。

1 时代呼唤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1.1 经济持续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只有收入明显增加,才有文化消费的持续有效增长。只有依托经济发展产生的强大文化消费需求,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拓展空间。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会必然带来文化产业的兴旺,只有以产业为手段充分发展文化经济,以文化为资源组织产业化生产,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2 文化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呈现由主要依靠工业产品驱动向文化产品消费拉动的明显趋势,文化消费正在影响产业结构的排序与升级,体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同时,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社会效应,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不仅丰富了不同层次人群的业余生活,而且对锤炼城市精神、推动创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1.3 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共生共融发展

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日益凸显,美国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三分之一,美国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创意产业、日本动漫业、韩国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统治地位,这也是西方经济长期占居世界经济主体和统治地位的结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促进经济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必须突出城市特色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衡阳的实践证明,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根据城市实际和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2.1 突出湖湘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文化之城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深深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中,准确把握文化消费需求,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吸引大众参与的文化产品。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乐观豁达、敢于消费”的人文性格,为文化市场的繁荣注入不竭动力。

2.2 发挥智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创意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本质是一种“创意经济”,衡阳坚持“创作、创造、创新”并举,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工程,运用创新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推动城市文化资源与先进文化要素融合、转化。

2.3 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努力推进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必须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再生”能力,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才能真正形成文化旅游。衡阳是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建设雁峰烟雨、花药春溪、东洲桃浪、岳亭雪霁、石鼓江山、朱陵后洞、西湖荷花、青草渔家等重大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工程,石鼓山、祝融峰的风貌与效应日益彰显,形成旅游与文化互促共兴的格局。

2.4 开发原创文化产品,倾力培育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核心不是文化产品,而是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崛起的强劲动力。衡阳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传承与创新,产生了多业态、多领域、高品质的城市文化品牌。以衡阳广电为代表的“影视湘军”进军全国;以衡阳晚报集团为代表的“出版湘军”蓬勃发展。

3 趟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子

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政府、市场和企业凝心聚力,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3.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必须强化政策扶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提速文化产业发展。衡阳围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目标,每年拿出资金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吸引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基地和相对集中的区域聚集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总产值占到文化产业的一定位置。

3.2 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内涵,以产业为载体,必须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所有制等界限,推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人才、创意资源战略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扩张;必须注重城市历史文化、本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文化资源“富矿”与市场的对接力度,走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衡阳以湖湘文化为基石,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持续推出品位高、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红色文化、娱乐文化等产品。

3.3 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企业的有力支撑,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能激发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的政府办文化模式,面向市场,用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引导更多企业投身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龙头企业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中流砥柱。

文化产业使生活更美好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对昨天的城市传承,今天的文化足迹必将成为明天的城市记忆。通过文化产业与城市的不断融合,努力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文化城市,为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发展,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衡阳文化产业文化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年味里的“虎文化”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