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医学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2-22贺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双语案例

文/贺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中国在文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方面逐渐与世界接轨。2003 年11 月12 日,美国 CGFNS 资格护士考试首次登陆中国北京,随后,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引进美国CGFNS国际护士资格认证标准考试,这标志着中国护理行业及护理教育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朱碧华,孙曙青,2013)。因此,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精湛护理技术的双语人才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导,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将所学知识变成案例将其情景化,进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尝试将PBL教学模式逐渐融入到日常双语教学中。

2 我国医学院校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大多是以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

学模式,理论授课多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授课技巧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法。实训课主要采用学生先看教师操作,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与指导帮助。然而医学的目标是人,而在医院中,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导致了医学院校的护理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医院的改革,因此,探索全面、科学的双语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医学院涉外护理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3 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Barrow教授于1969年创立。该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效运用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为教学目标(郭凯文,邱文洪,2011)。医学理念下的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导,学生对临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学习,激发学习,并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方法,也是对传统理论学习的补充。PBL作为一种能够运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4 PBL教学模式在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4.1 PBL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PBL教学中,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课者变成引导者,而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角。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病例和问题。第二,针对案例,教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并结合案例中相关临床知识,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提出问题涉及到的信息,不完善之处、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第三,教师向学生介绍获取信息、学习材料的途径,例如: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网络、数据库等。

4.2 PBL教学案例的编写

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紧扣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其次,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差异,因此案例的难易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分析。

4.3 英汉交替混合教学方式

目前,大多数医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基本上采取混合型的教学模式,即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课件采用中英文对照,讲授时采用英语讲一遍,再用汉语重复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过程为:先导入简单易懂的英文案例,简单分析案例后提出先关问题,然后引入教学内容。双语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就案例问题讨论并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做总结。该教学法增加了学生的护理英语术语词汇量,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4.4 与信息网络技术结合的PBL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中融入了信息化以及多媒体。为了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在

教学过程中融入图、文、音、像,利用网络将获取的大量与医学相关的动画、图片、图表等与文字结合制作成精美的PPT或者微课。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课堂质量。

5 涉外护理双语教学引入 PBL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5.1 教师

作为PBL双语教学中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角色的发生了转变,由“主角”变为“引导者”。其次,教师可能缺乏强大的组织力和把课堂控能力,加之课前备课准备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本节课涉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来,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中英文语言功底不够扎实,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够随机进行中英文语言的切换,导致课堂重难点讲授不清楚,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5.2 学生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及动手的能力。而PBL双语课堂上,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角”,他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并学会利用图书、期刊、网络等手段收集资料进而寻找答案。但是,长期传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同时,学生查找图书、期刊等文献的能力不足、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和思维局限性都会使PBL教学在实际运行中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5.3 学习环境

按照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PBL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分为6-7人的小组方便进行课堂讨论,并且需要配备一名带教老师。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存在师生配比不足的情况,对教师的需求量增大。除此之外,医学院目前授课的教室主要是大型阶梯教室,多媒体及网络设施不完善,这一系列问题都不利于PBL双语教学的开展。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双语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双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适合涉外护理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PBL教学模式,并从教师、PBL教学案例的编写、英汉交替混合教学方式和信息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实施过程。除此之外,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改进的策略:1.PBL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把控能力,调高备课能力,能够巧妙的、有意识的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本节课涉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来。2.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中英文语言功底,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随机进行中英文语言的切换,从而认真准确的向学生讲授课程的重难点。3.学生应转变学习习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会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善于思考。4.医学院校需要投入科研经费对PBL双语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定期到医院进行临床轮岗掌握临床一线最新动态,扩大图书馆书籍收集,建设小型示教室,优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探索医学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进一步丰富涉外护理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研究,形成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涉外护理工作人员,向我国援助国家输送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人员,推动我国市涉外医疗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双语案例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