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12-22杜文珏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支农商行三农

文/杜文珏,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经由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立,是所辖区域内的农民、工商户、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共同组建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农商行将为“三农”(指农民、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将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改善,推动农业经济增强作为自身使命,为我国“三农”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农商行就像是“三农”的血液,要发展“三农”,首先要促进农商行的发展。

目前,我国仍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但是,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不高,政府必须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效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然而政府支农财政资金有限,需要相关金融机构帮助分担支农的重任。而农村金融机构确实在支农助农方面比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其中,农商行做出了最突出贡献。

1 农商行支持“三农”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1 农商行支持“三农”的优势

农商行凭借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地位,在服务“三农”,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有以下方面:

1.1.1 聚集闲散资金,引导资金流向

农村地区发展使得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足,以及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使得农民手中资金长期闲置。农商行通过优惠利率等政策吸引农民资金,提高了农民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拓宽了农民的投资渠道,使得农民手中的资金被用在正确的地方。

1.1.2 发挥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发展

农商行不仅通过发放支农信贷等业务,缓解了农民及农业企业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发展生产。同时,农商行还为农民提供了优惠储蓄、结算、咨询等金融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户的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1.1.3 推动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各个地区的农商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扶持当地的优质产业,支持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同时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

1.2 农商行服务“三农”存在的不足

由于农商行本身的原因以及环境的制约,使得农商行服务“三农”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农商行服务“三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2.1 资金支持不足,农商行支农力度下降

由于非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支农力度不足,支持“三农”任务就基本落到了农商行一家身上,但是,农商行由农信社改制的时间不长,虽然部分农商行发展较快,但是大部分农商行还存在规模小,治理结构落后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将支持“三农”的艰巨任务完全交给农商行一家来承担是不合适的。并且随着农商行的商业化改革,农商行因为利益的驱使,对“三农”的支持热情也在下降。

1.2.2 贷款审批不及时,利息较高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农民贷款是为了一时购买化肥、喷洒农药或者购买种子的需要,这些农业生产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能耽误两三天就会导致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但很多农商行目前支农贷款审批程序还不能做到如此及时。

由于支农贷款风险较高,农商行为了控制风险,必须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因而支农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其他类型的贷款,尤其是对于不能提供有效抵押资产的农户和小微农企,贷款利息可达基准利率的两到三倍,使得很多农民和小微农企望而却步。

1.2.3 金融产品少,缺乏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使得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趋向于多元化,农商行虽然研发出许多具有一定特色的金融产品,但是这些金融产品几乎都还局限于信贷领域,在诸如农产品期货,涉农资产证券化,投资理财等领域,几乎并未涉足,使得很多农民投资无门,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2 农商行支持“三农”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可以看到,我国农商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限制农商行服务“三农”的水平,影响我国“三农”的发展。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依旧采用传统的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模式,由于经营规模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增加了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的难度,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追求高利润的经营原则及要求差距较大,造成了农商行支农贷款成本高,管理难的问题。调研报告显示,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地区还存在信贷歧视,部分信贷人员还存在支农贷款手续烦、收贷难的思想,使得农商行支农贷款发放的积极性降低,减少了农商行对于农村地区的信贷配给。

2.2 农村地区资金流失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陆续扩大在农村地区的吸储力度,但是他们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后,只将较小比例的资金用于发放支农贷款,大部分资金还是投入城市建设中去。同时,建国后,我国为了快速建立工业化体系,促使我国原本较为丰富农村资本大量流向工业部门,使得我国农业发展资金逐渐变得缺乏。

2.3 支农贷款风险大,与农商行稳健经营宗旨相违背

由于农业生产时刻面临着自然灾害以及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使得农商行发放的支农贷款面临着难以收回的风险。农商行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具有很高的要求,显然,农业的高风险导致大多数涉农贷款不能满足农商行的风控要求,因而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影响了农民获得金融支持的积极性,影响“三农”建设。

2.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对于农商行支持“三农”所提供的政策支持力度还远远不足,国家将农商行定位于“三农”,农商行一方面要承担支持“三农”的艰难任务,一方面还要像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农商行的运营带来极大挑战。农商为了持续经营,不得不从事较多的非农业务来获得足够的盈利以支持自身运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支农业务的开展。

3 提高农商行服务“三农”水平的对策思考

3.1 改善“三农”发展环境,减少资金流出

改善农村地区环境,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服务“三农”,“三农”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当提高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除农商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在从农村地区吸储的同时,给予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农商行也应当加强贷款审查和使用追踪,避免骗取支农贷款的行为,减少资金的外流。

3.2 增强农商行支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层次和个性化,因此农商行也必须提供差异化和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加强开发具有农村发展的时代特色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增强信贷业务创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业发展状况,所需求的信贷业务也不同,必须针对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

②促进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必选健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担保物范围,加快培育担保公司和基金,规范小额贷款组织,引导设立适应 “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③加大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创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丰富的理财产品,拓宽农民投资渠道,让农村居民享有现代化的金融服务。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商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农商行支持:

①消除不良资产包袱。国家应当帮助农商行消化不良资产,降低农商行的经营风险,增强农商行经营的可持续性。

②平等对待农商行。国家应当给予农商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同样的地位,在存放财政资金的时候,应当平等的考虑农商行,减少对农商行业务的限制。

3.给予贷款补贴。农商行发放支农贷款,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并且由于农村地区考察信用的不便,增加了农商行的贷款成本,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加以扶持,例如减少税收。

猜你喜欢

支农商行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河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2018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
舒兰农商行为永吉农商行捐赠救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