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19-12-20李林景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3期
关键词:缩节胺调节剂籽粒

李林 景生

缩节胺是一种外源调节剂,对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概述了缩节胺对棉花、玉米、小麦生长发育、抗性、产量品质上的影响,并对该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作物化控,这一技术体系源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农业应用”,至今经历了80余年的发展过程,已在基础理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体系及技术原理的形成和完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缩节胺是作物调节剂的一种,在作物化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作物抗逆、抗寒及壮苗等机理上有重大作用,而且在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缩节胺的应用

缩节胺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化学调控不同农业作物。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止旺长,并配合一系列农业措施,以促使作物稳长稳发,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上推荐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其又名叫壮棉素、助壮素,用来调节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缩节胺在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上的应用都极其广泛。

1、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

缩节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在棉花上的应用投资小、操作简单、见效快、效益高。缩节胺为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增加棉农的经济收入,而是棉农获益。

① 调节棉铃时空分布

苗期喷施缩节胺主要是控地上促地下(即地上促长壮苗,地下促生根),提高苗期棉花的抗性。蕾铃期喷施缩节胺,使其多现蕾。调节株铃的时空分布,抑制主茎及果枝的生长,调节棉株的营养分配,增加单株棉铃数,利于棉花优质高产。

② 塑造株型、改善成铃数

缩节胺调节棉株本身,从自身内部操作其生长行为,使生长发育定向生长控制,因此,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可以塑造株型、改善成铃数,为获得棉花高产奠定基础。支春学等人为,塑造较理想的株型,控制营养生长与生生殖生长的平衡,应适时适量使用缩节胺,控制其顶端优势,缩短节间,使其棉株高度为80~90厘米的棉株降低10~15厘米,每果节短1~2厘米。

使用缩节胺可减少整枝2~4次而且铃壳不会加厚,不影响吐絮。更主要的是,可使其蕾期缩短,提前开花成熟,改善营养条件,有利于早熟优质。使用缩节胺可增加霜前花10%上。株铃增加2个,铃重增加0.2~1.0克,增产10%~20%。

2、小麦上的应用

国家为了确保粮食问题,因此根据新疆地理位置,因地制宜,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政策种植冬小麦。为解决小麦拔节期培育壮苗、后期抗倒伏能力等问题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之间的矛盾,达到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①缩节胺对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

房增国等人,表明在形态上看,施用缩节胺能使小麦作物横向增粗,使小麦变得矮壮,并且还能使小麦叶片加厚,叶面积增大,叶片的颜色变得更加的深绿。小麦安全越冬,增强其抗逆性,为小麦提供必备的生长条件。

②缩节胺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房春兴等研究了关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喷施缩节胺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延长小麦功能期,其籽粒干质量和籽粒产量均有所增加。杨桂霞等研究也表明,小麦开花后26天喷施缩节胺,其小麦穂粒数、单穗重、千粒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缩节胺提高产量的原因在于:1、促使小麦矮化抗倒伏,有利于小麦植株间的的通风透光。2、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从而有利于养分的吸收。3、促进分蘖,有利于增加有效穂数。4、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有利于增加光合产物。5、促进籽粒灌浆,利于增加千粒重。

3、玉米上的应用

缩节胺是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起到调节、控制植物代谢的物质。缩节胺在玉米上的应用时间相当早,大多集中在缩节胺对玉米生长、抗逆性及酶活性、籽粒产量等一些方面的研究。

①缩节胺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缩节胺主要是对玉米的生长、分化、开花座果、成熟等方面有调节控制作用。陈文瑞等人报道,当玉米的展开叶在10-12片叶时,喷施缩节胺,将对玉米产生伤害,一个星期后,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将表现出对玉米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浓度到达1000mg/L时,玉米的叶心扭曲、白化、其生长严重受到抑制,甚至玉米完全停止生长,但早期喷施缩节胺可以使玉米竟敢缩短变粗。

尉德明等研究表明,缩节胺能促使玉米根原基的分化和发育,为地上部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扩大了叶面积,增加了叶绿素,提高了光合效率。使玉米茎秆的贮藏能力增加、纤维密度大、抗倒伏能力强。

②缩节胺对玉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是一种赖氨酸含量极低的农作物,施用缩节胺等调节剂对提高玉米氨基酸的含量具有显著效果,柴永山等人的研究表明,喷施缩节胺可使玉米的单穗粒数明显增多。宋凤斌等研究表明,在玉米的不同时期喷施调节剂能促进新陈代谢,形成较多的干物质,加速养分的运输,使籽粒饱满,增加玉米百粒重,提高产量。

二、缩节胺存在的问题

1、残留残效问题解决

缩节胺在不同作物中,或者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中,甚至同品种的不同时期,所用的浓度有所差别。不同厂家所生产的缩节胺其成分用量的不同,导致缩節胺的不稳定,存在农药残留问题。从而造成对土壤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这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

2、合理使用缩节胺

不同作物不同生理期,所施用的缩节胺量也大不相同。为减少环境污染和作物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农户应该合理的配比缩节胺浓度,合理的施用,从而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

三、研究展望

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在调节作物增产、高效上尤为突出。但是缩节胺毕竟是一种农药,我们不能把发展建立在生态破坏和人们的病痛之上。缩节胺对环境方面的影响还很缺乏,特别是在作物植株和产品上的残留会给人和动物带来的后果还有待研究。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缩节胺调节剂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外源激素在促进油菜矮化应用中的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棉花上如何科学使用缩节胺?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