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界权益

2019-12-20于涛

世界文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著边界艺术家

于涛

美国波特兰艺术博物馆的“当代西北地区艺术双年展”曾经属于奖项驱动型展示平台,而馆长Grace KookAnderson将其改为三年一次,重新定位为侧重理念与观点的传达。2019年5月的展览题为“地图不代表领土”,取自哲学家Alfred Korzybski关于事物与其表现形式之间差异的表述。在Kook-Anderson看来,这一警句尖锐地点明了殖民主义思维定势与种族区域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他试图通过这类展览将当地土著文化推向前沿,与主流艺术进行沟通交流,展现当地艺术家们(这次参展的八位艺术家中有两位来自西北地区土著民族)对边界暴力与未来生态主义反乌托邦的揭示。这符合当今世界去殖民化趋势,可以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种积极响应。但要真正实现土著文化前景化,仅靠几次展览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出生在中国香港、后定居加拿大的Henry Tsang一直致力于土著文化的传播。他将自己的调研实践拍摄成双声道视频作品《坦西点》(2019),视频用奇努克方言讲述了奇努克人为获得主权与联邦承认所做的抗争。作品拍摄于哥伦比亚河沿岸的一片草地,也是1851年8月《坦西点条约》的协商地点。当时的联邦政府官员代表是Anson Dart,奇努克的全部五个部落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视频中的解说文字被译成部落语,并有意与背景色相配呈现难以辨认看清的效果,这暗示了政府根本不情愿认可他们的存在,无视他们的权利,试图抹去他们的痕迹。这种隐喻要比直接的阐述更深刻,也更有力度,与西方美学价值观大相径庭。

来自西雅图的Robert Rhee的容器状雕塑作品外形奇特精致,像葫芦,也像自行车头盔,墙的另一边堆放着制作雕塑的海藻酸钠边角料。Rhee试图探索事物形状的易变性以及容器相对于地图的过渡性,是对展览主题的升华。

大部分作品都不是直接表现去殖民化和土著领土主权问题。本次展览不应忽视非土著艺术家对区域问题的理解,甚至还应把不属于殖民主义的有色人种纳入此语境中。有些作品涉及去领地化和边界暴力主题,如《边界》是由来自波特兰的Fernanda D Augostino制作的视频作品,占据一个房间。该视频包含13个场景、169帧画面,将监控画面、军事镜头和新闻影像相融合,展现了随着时代变迁当代人对危机、气候变化和移民等问题的态度。而Ryan Pierce充满幻想的植物标本绘画作品则反思了人类在生态崩溃后的生活。

因纽伊克族艺术家Jenny Irene Miller是最年轻的参展者,他渴望通过本次展览获得民族存在感。Miller的系列作品《延续》(2012)是22幅土著酷儿的肖像画,试图与西方酷儿(queer)运动进行对话,表达本族的性别观念,希望外界也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每幅肖像画都配有自传性质的说明。Miller并不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而是重在展现土著人真实的自我。

阿尼什纳贝族艺术家Charlene Vickers带来了四件雕塑作品。《梦游》的主体是聚苯乙烯制成的几只乌龟和两套占卜用具,还有几把椅子围成一圈,上面铺着毯子和鹿皮。Vickers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跨时代的对话,即乌龟代表的远古时期与鹿皮代表的当代之间的对话。她在创作中还用到了啤酒纸箱和带有皮毛内衬的棉布,《先知之矛》由雪松手工制成,10英尺长;《先知之草》由植物、人的毛发、棉花、麻绳、棉线和竹子缠绕编制而成,长7英尺。这些作品正应和了展厅中围绕祖先开荒奋斗史的演讲和歌唱表演。

然而,本次展览推介土著文化的初衷似乎还没有得到广泛响应,正如Annette Bellamy的装置作品,将中空的石器用鱼线悬挂在金字塔,敷衍的认可和声明只能散见于西北地区艺术与文化的介绍性文字中。没有法律条约的支持,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要把去殖民化提上日程,艺术领域的积极回应相当重要。

猜你喜欢

土著边界艺术家
拓展阅读的边界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土著节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