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GAP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2019-12-20邓文娟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摘要】ESP课程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的发展趋势。相较于EOP和ESAP,EGAP,即通用学术英语更加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低年级的学习,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EGAP教材有哪些不同于EGP(通用英语)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外研社的两部优秀的EGAP教材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其编写特色和原则,以期为各高校在选择和自主开发EGAP教材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ESP;EGAP教材;编写原则

【作者简介】邓文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前言

2007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十多年来,各高校都以此为依据选择教材,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通识文化素养和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这的确带来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明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单一的语言技能类和通识文化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读研、读博、境外深造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在听懂专业讲座、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课程论文、参加学术讨论方面提高英语能力。即使是那些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他们也希望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与专业相关联,为今后的专业能力提升服务。2017年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目前,已有一些高校根据《指南》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各大出版社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为ESP)教材。目前市面上的ESP教材分别有:1.通用学术英语教材(EGAP), 2.行业英语教材(EOP),3.专门学术英语教材(ESAP)(廖雷朝,2017)。对综合性大学的非英语低年级学生来说,EGAP是一种更为适宜的选择,因为它不像EOP那样针对具体行业,也不像ESAP那样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才能习得,相反,EGAP是一种跨学科的,帮助学生提高一般学术能力的教材。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具有更大的可行性。EGAP教材在编写时有些什么样的特色或者原则,使它区别于以往的通用类英语,同时又能为绝大多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学术上的训练?为此,笔者特意选择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ESP系列教材中的两本:《学术英语 理工》(以下简称理工)和《学术英语 人文》(以下简称人文),它们都是学术提升类,也就是EGAP类的教材,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理工专业和人文专业学生需求。笔者拟分析这两本教材的编写特色和遵循的规则,以为相关教材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教材目标定位明确

教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通过教材这种重要的手段和资源,帮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束定芳,2014)其本身的定位应该为课程目标服务。但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何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有的研究者甚至把专门用途英语等同于“专业英语”, 也就是以英语编写的专业课本。这类课程往往由各学院的专业老师用英语给学生讲授,学习的内容和专业课并无差异。但这种教材对大学英语课程并不现实。一是对于本科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础尚未打牢就用英语学专业,势必费时低效,二是大英老师们也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是语言老师,并没有其他专业的背景,而且每个院校的专业千差万别,要求大英老师能备好所有专业的课,这根本不现实。真正的ESP教材虽然是服务于工作或研究,以专业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但学科内容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目的是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换言之,语言才是EGAP的教学重点。在这两本教材的前言部分,都有对教材定位的清晰说明,其目的就是要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EGAP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EGP,两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的听说读写方面,但它们的目的有本质区别。EGP是日常生活英语的基础,对本科生来说,它就是高中英语的一个延续,却并不能很好地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服务。对于修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本科生来说,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理工或者人文学科专业的学习,以及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学术交流,这才是他们的实际需求。总体而言,这两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定位明确的特点。

二、突出共性,淡化专业壁垒

Hutchingson&Waters (1987)从学科类别的角度将学术英语分为三大类:科学技术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商務贸易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和社会科学英语(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这三大类学术英语几乎覆盖了大学开设的所有学科,既可以体现EGAP的通用性特点,又可兼顾一定的专业性。而笔者找来的这两本教材,恰恰是以大文大理作为分类标准的。 《理工》共有六个单元,其选择的文章大致包含如下主题:电脑黑客、云计算、人工智能、博弈论、纳米技术、全球变暖、核能与核辐射、转基因食品。 《人文》包含十个单元,文章主题包括:文学艺术、文学理论与批评、小说阅读和写作、诗歌欣赏、历史研究、历史意识、历史研究中的真实与客观、理解哲学、现代哲学、中国哲学。这些阅读材料选自准学科类的语篇,主要为适合跨学科读者的科普刊物文章,淡化了不同专业背景可能会带来的理解壁垒。以一个文科背景的英语专业学生视角来看,《人文》中的主题几乎都与四年的专业学习课程内容有关或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理工》的选材也不会带来看不懂的畏惧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恰恰是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同时科普属性的文章也拓宽了学生的学术共核知识。与EGP相比,EGAP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是有目的地把语言地听、说、读、写技能融合到学术活动中,为学生日后的专业英语课程学习打基础。作为从EGP向ESAP转型的EGAP, 突出大学科的共性,减少细分专业的难度,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做法。

三、基于项目,同时提高语言和学术综合能力

两本教材都采用国外学术英语中普遍运用的基于项目研究的编写理念,即围绕学生在课程中选定的项目,开展学术英语综合能力和学术规范知识教学。《理工》基于项目研究步骤编写,培养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六个单元分别开展了六个项目,分别是:确定题目、查找资料、听讲座、写文献综述、写学术论文、做口头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建立5-6人的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然后围绕这个项目进行资料搜索,听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开展文献综述,论文写作和成果演示汇报等学术技能的教学。《人文》教材则分为十个单元。每单元设一个主题,内容包括围绕同一主题的三篇课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听力,学术口语,学术写作训练以及相关的重点术语和参考网站,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始终围绕着相关主题和项目展开,体现出提升类教材以“用中学”的教育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可以看到,虽然这两本教材以专业内容而不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线,但是基于培养学术交流能力为目的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贯穿每个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内容的语言训练相互衔接,前后呼应。学生学完本书后,其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学业学习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将得到较全面的提高。教材很好地做到了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兼顾,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术共核能力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四、创造真实的语境,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要达到“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样的要求,教材语料的真实性不可或缺。换言之,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和词汇后,就要去接触真实的文本,培养阅读长篇,复杂,未简化文本的能力(Phillips&.Shettlesworth 1978)。相反如果像部分通用英语教材那样,对课文中的超纲词汇进行替换,把长难句人为改短、改简单,反而会使学生在面对专业的学术性文章或讲座时无所适从。为了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理工》和《人文》这两本教材的课文和听力材料都选自真实的阅读资料和学术讲座。课文长度从1000词到1500词不等,听力材料5到20分钟不等。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进行一些补充和讲解,而不是去迎合学生的起点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别于传统的通用英语教材,《人文》的课文注释采用脚注,主要介绍作者,重要人物、概念,事件等,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背景知识,而不是对课文中出现的超纲单词进行解释。这种安排也是从真实语言环境的考虑出发,不去刻意降低文章的难度,或者一遇到有难度的部分就要给予注解。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练习部分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考查学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也培养批判、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第二部分是拓展性的研究,该板块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项小型的调查研究或自学任务。例如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就文学对个体的影响进行一个采访调查,然后形成报告在课堂上展示。文学如何作用于个体,这个问题本身因时代、境遇、个人感受的不同而不同,调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文学的功用,形成独到的见解,而不是拘泥于课文中前人的观点。

五、启示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生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来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服务。如能参加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并用英语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宣读和讨论等等。该套教材围绕大文大理学科展开,主题内容是这些学科的语篇,体裁,尤其是交流策略和技能,而不是内容。其在学科专业内容和语言能力之间准确地定位,目标明确,旨在为获得英语为媒介的学术能力的教学目标服务。主题内容的选择紧跟时代前沿,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并能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和思辨能力发展。练习设计方面既有语言知识的专门训练,又辅以大量的交际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整体的编排在文字材料、视听说材料、活动、练习等方面做到了相互交叉和补充,丰富而立体。笔者认同这套教材对通用学术类英语(EGAP)的定位与编写,即侧重点依然应当放在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由大英教师来讲授专业知识。当前很多地方院校的大英教学改革还刚刚开始,由于学时有限,不少院校将大一的英语学习安排为通用英语(EGP),大二则开出各种文化类选修课。当学生进入三四年级的专业英语课学习时,往往力不从心。因此笔者认为,用内容相似却方向不同的EGAP来替代EGP势在必行。同时,无论是选择还是编写相关的教材时,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綜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g,T&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Phillips,M.& C.Shettlesworth.1978. How to arm your students: A consideration of two approaches to providing materials for ESP[C]//J.Swales.Episodes in ESP.New York: Prentice Hall:104-114.

[3]蔡基刚.学术英语 理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范烨,王建伟.学术英语人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廖雷朝,蔡基刚.超越GE:高校ESP教材编写原则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7(4):17-23.

[7]束定芳,安琳.近年来海外学术英语导向类教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