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9-12-20赵敏全艳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保胎先兆团体

赵敏,全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护理系,山西 汾阳 032200)

0 引言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未满28 周,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无妊娠产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经休息和治疗后部分患者能继续妊娠,若症状加重可发展为难免流产。因过分担心妊娠结局,患者易出现无助、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负性情绪过度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相关文献报道,患者心理因素可直接影响先兆流产的发生、转归及预后[1],保持良好积极心态能提高保胎成功率[2]。因此,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需要积极关注给与有效的护理支持,以改善其预后。本研究以循证护理为理念指导,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形式对我院先兆流产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01 月至2018 年12 月间我院产科住院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78 例。纳入标准:先兆流产、单胎妊娠、孕20~27 周,精神正常,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妊娠期并发症者。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孕周(23.67±2.23)周;年龄(28.42±6.62)岁;孕次 (1.29±0.41)次;产次(1.16±0.33)次;对照组平均孕周 (23.56±2.31)周;年龄(28.51±6.81)岁;孕次(1.33± 0.42)次;产次(1.15±0.30)次。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孕次、产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采取卧床休息、吸氧、保胎药物治疗等。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心理护理方面行常规护理,例如耐心倾听、给与安慰和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成功病例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且均以团体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有20 名左右患者组成。

1.2.2.1 成立集束化干预小组

集束化护理小组由产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各组带教组长及责任护士为组员。成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医生等组成的专家小组,专家组负责对所需要进入集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决策。

1.2.2.2 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

通过文献回顾研究,整理了若干项基于证据的,相互关联的循证实践措施组合在一起,形成护理方案。最终经专家会议法确定将音乐疗法[2-5]、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6,7]及团体心理干预[8,9]进行捆绑形成集束化护理措施。

(1)音乐疗法 由同一音乐治疗师在现场提供音乐治疗,引导患者进行呼吸放松、冥想训练和音乐感知等,实现身心放松。音乐选择以舒缓、柔和利于缓解焦虑的为主。每日1 次,每次至少30 分钟。

(2)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伴随下,首先引导孕妇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呼吸,然后指导孕妇从头、颈、肩、上肢、手、胸、腹、臀、下肢、双脚依次渐进放松,重复约3 次~5 次,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每日1 次,每次约半小时。

(3)团体心理干预 团体治疗小组中医学专业人员负责提供专业的医疗信息,回答患者疑问。心理治疗师则指导患者进行减压训练;教会患者识别与纠正自身错误的认知与信念,给予患者认知行为的干预;引导患者适度宣泄情绪,培养正性心理能量,鼓励小组成员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与支持,学会应对焦虑与抑郁。每周2 次,每次60~90 分钟。

1.2.2.3 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

①实施前培训:对科室中参与集束化护理实施的有关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组织先兆流产护理措施的文献阅读报告与专题学习。②护理策略的实施:每日质量控制,定期总结集束化护理干预实施期间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讨论改善措施。护理人员在实施期间应对患者的情况每日进行连续和动态观察,直到其出院。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进行观察。SDS 评分标准:正常:53 分以下;轻度抑郁:53 至62 分;中度抑郁:63 至72 分;重度抑郁:72 分以上[5]。SAS 评分标准:正常:50 分以下;轻度焦虑:50 至60 分;中度焦虑:61 至70 分;重度焦虑:70 分以上[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 及SAS 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 及SAS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DS 及SAS 评分[(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DS 及SAS 评分[(分)]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期妇女焦虑、抑郁、惊恐等心理亚健康状态会影响神经生理、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变化,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0],易造成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11]。而多数先兆流产患者伴有负面情绪,马景等在2013 年~2015 年期间对450 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GSI、躯体化因子、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先兆流产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心理性亚健康状态,需要加强此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12]。先兆流产患者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使人体内分泌出现异常,从而增加宫内胚胎死亡与流产的发病风险。因此,需要在保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心理护理干预。

有研究报道音乐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发挥止痛作用,降低儿茶酚胺水平。从而缓解紧张情绪[8]。音乐也可帮助诱导患者进入想象的虚幻世界,平和心境,降低焦虑,达到身心愉悦;放松训练能减轻生理和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使人体的非自主反应,如心跳、呼吸和血压、肾上腺素的分泌在自主的控制中减少,从而减轻焦虑的情绪,获得身心平衡[8];有研究证明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后,IVF-ET 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降低[8,9]。患者的焦虑,多数是因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注意事项等知识缺乏,对保胎有不可控和无力应对的感觉造成的,团体成员中医学专业人员的解答能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与紧张,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能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控制感,树立保胎成功的信心。先兆流产患者的认知特征往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负性自动想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13],团体心理干预可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让患者领悟到自身存在的某些负性的、错误的认知和理念,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另外,团体成员之间有着相似经历,类似的情感体验,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倾述和安慰就有心理疗愈的作用。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集束化护理,就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那些通过循证得到的高证据的护理方法,将一系列(通常包含3~5 项)已知有效、科学的护理方法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护理干预手段。因组成集束化护理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经临床实践验证得来的,能切实提高患者结局,这些干预措施共同实施效果往往要远高于单一元素独立实施的效果,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护理。

目前,集束化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中,且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在非危重病患者中运用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保胎先兆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先兆流产,别害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