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12-20蔡莹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大叶灌洗支气管镜

蔡莹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0 引言

由于大叶性肺炎多数情况下会在一个肺段产生累积,所以极易引发气道黏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以及急性期黏液栓塞阻塞。大叶性肺炎属于一种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嗜睡、剧咳以及高热,若病情较为严重,则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对患儿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对大叶性肺炎实施治疗时,传统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不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治疗周期较长[1]。与此同时,患儿的器官组织耐受力较差,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近几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纤维支气管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2-3]。为进一步证实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价值,本文从我院选取大叶性肺炎患儿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了深入的探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3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从我院选取大叶性肺炎患儿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女性与男性人数比例为21:19 例,年龄下限值为1 岁,上限值为8 岁,年龄平均值为(7.04±3.02)岁;观察组女性与男性人数比例为22:18 例,年龄下限值为1 岁,上限值为9 岁,年龄平均值为(7.34±3.12)。本文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对比分析2 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水平可比。

纳入标准:(1)符合大叶性肺炎相关诊断标准;(2)病程小于1 周,同时没有使用抗生素治疗;(3)具备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相关适应症;(4)家长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不全、代谢性疾病;(2)存在纤维支气管镜禁忌症;(3)BAL 操作时不耐受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小儿呼吸内科常规抗感染、雾化、强化营养支持、拍背、祛痰以及化痰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小儿呼吸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具体方法:术前用1%或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入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1~0.3 mg/kg,总量≤10 mg。采取利多卡因“边麻边进”(局部表面麻醉)方式,支气管镜插入到喉部、声门前、隆突分别喷洒1%或2%利多卡因1~2 mL,总量≤7 mg/kg。将支气管镜嵌顿于靶支气管后,经支气管镜工作孔道先后注入37 ℃生理盐水(1 mL/kg/次,≤20 mL/次,总量≤5~10 mL/kg)后,再通过负压100~200 mmHg 的吸引器吸引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灌洗操作完毕后,退出纤支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气雾缓解喉头的水肿症状与支气管痉挛。完成灌洗治疗7 天后实施肺部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治疗效果[4]。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时间。

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可分为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

治疗效果。完成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且炎症全部吸收为显效;完成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且炎症显著吸收为有效;完成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显著变化,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炎症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所占百分比之和[5]。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 19.0,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予以展现,相关检验工作分别用t 和χ2,差异在两组之间采用P 表示,当P 值小于0.05 时,表示本文研究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疗效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 %(P<0.05),见表1 所示。

表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n(%)]

2.2 肺功能改善情况

FVC、FEV1、PEF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 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

表2 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

2.3 症状改善时间

发热症状、咳嗽症状、肺部啰音缓解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3 所示。

表3 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d,)

表3 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d,)

3 讨论

儿童时期,大叶性肺炎属于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正呈现出一年比一年高。具体而言,大叶性肺炎主要指病变部位累计在一个或几个肺叶中,且肺泡中弥漫性纤维素渗出导致的急性炎症为主。临床症状可分为多种,不仅可表现出嗜睡、剧烈咳嗽、持续高烧,而且在患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发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肺脓肿,对患儿的健康状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大叶性肺炎是肺泡炎性病变,起病急、病程长,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病原谱的变迁,是由细菌支原体病毒混合或单一感染的多病原体疾病,使大叶性肺炎症状不典型,同时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大叶性肺炎可累及一叶或多叶肺组织,以右上叶、左下叶多见,肺炎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有报道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并发症有肺脓肿脓胸败 血症中毒性休克等[6-7]。

就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而言,可对肺部炎症病灶予以直视观察,同时可充分了解肺部发育情况,对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具有明确作用,同时还可灌洗肺部和通过检验灌洗液实现病原学诊断。其优势主要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肺部的炎性渗出物及痰栓进行冲洗,减轻肺部炎症;(2)对灌洗液实施培养,有利于病原学诊断的明确,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性价值;(3)灌洗过程中可直接注入抗炎药物,继而提升了局部血药浓度,降低了耐药率,促进了患儿病情的恢复[8-9]。此外,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还有效促进了疾病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通过病原学检测肺泡灌洗液发现,肺泡灌洗液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痰培养,继而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10]。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获知,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FVC、FEV1、PEF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于对照组;发热症状、咳嗽症状、肺部啰音缓解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均较短。

综上所述,将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应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并缩短了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叶灌洗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虫见大叶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紫花大叶柴胡根、茎、叶的结构及与药效成分积累关系
三乙醇胺乳膏阴道灌洗治疗放射性阴道炎40例的有效性观察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临床路径对住院大叶性肺炎患儿护理依从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