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绿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途径及对策分析

2019-12-20杜倩文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产品农民

杜倩文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对各级相关部门在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宜居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然而过去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和发展大多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却破坏了生态效益,其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必然措施。

绿色农业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理念,也是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重要检验,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才能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用绿色点亮田间地头,使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同时也只有当农业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绿色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精湛的工艺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焦翔,2019)进行生产发展,能在整个过程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生态安全,并能同时打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一、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大力支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不断出台新的文件和政策,将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到了高度战略地位。目前,我国绿色农业基地规模已初步形成,产业化水平及产量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快速提高,生态环境亦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绿色农业基地规模初步形成

在农业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绿色农业基地从整体上看已经初具规模。2018年,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单位名单,其中有十四个城市入选。全国共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78个,种植面积7675余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2479家。目前,众多规模基地正努力向绿色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产业化水平及产量、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进程中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不断加强对各相关产业的扶持,由此,绿色农业生产开始走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这不仅鼓励了绿色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更加促进了绿色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杨文香,2018),更大大提高了绿色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8年,我国优质小麦面积占比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20%,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12.2万个。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资源利用率提高、环境明显改善

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了6.1和15.7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60%。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也均有所提高。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二、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我国近年来的实际经验表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2018年,我国绿色食品国内年销售额达4557亿元,出口额高达32.1亿美元,绿色产品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绿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一)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难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农产品供给过剩,农产品价格难以实现,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农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发展绿色农业恰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绿色农产品营养价值高、生态污染小,近年来颇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喜爱,他们愿意并且能够支付比普通农产品更高的价格以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可见,绿色农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十分广阔。此外,在打造一系列绿色品牌后,品牌效应会使绿色农产品更受消费者信赖和认可,从而极大提高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提高产业链参与度,增加利益分配

农业产业链涉及初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谷永芬,2011),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和经营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特征。长期处于这种模式下,农民在产业链中参与程度低,其收入也远比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的平均利润低,在利益分配阶段显得极为被动。发展绿色农业则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农民通过采纳绿色技术、进行绿色农业培训,积极地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过程当中,他们不仅能生产初级农产品,还能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进行农产品加工,甚至打造自己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基地,从而提高了自身的话语权,在最终的利益分配阶段有机会获得更多利润。

(三)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地区转移,形成了一股农民工热潮,这虽然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就业,却也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实践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也可以向为农业服务的第二、三产业及农业规模经营方向转移,而发展绿色农业正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良好机会,它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最终促使农民实现增收。

三、继续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一)制订和完善法律,健全行业标准

在绿色农业相关领域,目前我国实行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有机食品标准及一批无公害食品标准(周红民,2017),但总体来说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绿色农产品从源头到流通全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管,并打造更加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规范绿色农产品的认证,进一步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

(二)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政策优惠

发展绿色农业应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应加快制订并完善有关扶持和保护绿色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还应适当运用产业倾斜政策,为参与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同时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对有关企业和农民的财政补贴,鼓励绿色农业的发展。另外还应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从而更快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持续增加绿色农业创收。

(三)拓宽营销路径,完善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的市场体系仍不够完善,应该不断健全其市场体系,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一,要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方式,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更多高效、可靠的渠道。如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绿色农产品交易,为绿色农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第二,应该完善市场流通机制,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产品流通效率,从而使绿色农产品快速流通至全国各大市场。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业人才

发展绿色农业还应重视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培育。应加强对农民的绿色技术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绿色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让农民切实掌握好技术知识,才能有效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农民在生产环节抵御农产品遭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提供保障。

(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各地发展绿色农业打造绿色品牌时,还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最终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总结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继续加大力度发展绿色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开发出营养丰富、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不断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我国的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