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2019-12-19孙超张喆王福健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理者村民信息化

孙超 张喆 王福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乡村的信息化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十九大报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机制、新策略。吉林省提出了“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其要求打造一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从2018到2020年,吉林省财政每年在财政专项扶贫增量资金中安排2.5亿元,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县和贫困村脱贫攻坚,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难题。

国家政策的实施,使得各管理者去规划美丽乡村等内容,规划的前提是了解某乡村的基本信息和乡村村民的家庭信息。而信息化平台与乡村工作者、村民形成了互联沟通的有机系统。它为管理者提供村民信息和乡村整体的基本概况,为村民提供外界实时信息,同时采取了村民活动积分信息机制,村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一些物品,达到提高乡村全民积极性的目的。综上所述,此平台为管理者充分地提供了便利。方便对各个乡村实施规划。管理者对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是有一定需求的。

二、乡村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乡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将村民信息导入信息平台,节省纸质资源,可让村民体验信息化的时代,摆脱“与世隔绝”的状况,为村民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方便。管理者实施线上对村民的各项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整合,形成明了、直观地资料,为工作干部提供了决策支撑,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乡村信息化平台的现状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机制、新策略。经过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工作后,党中央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给予更科学的政策支持。

目前,很多地区政府仍然停留在内部网站建设、信息分享、宣传学习阶段,而没有延伸信息服务的方向,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不够,村民委员会对农村信息化缺乏觉悟,针对乡村的信息平台较少,可以在此方向占有较领先的位置,而智慧乡村这个信息平台更具有信息的针对性,方便管理者进行调用村民的信息,以便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调查的工作时间。

而且,我国大多数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对信息化需求低的问题也尤为突出,对农村信息化将给农业生产、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民增收带来的变化认识还不够深刻,使得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进行投资的欲望不够强烈,更不会通过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针对这一点,我们的平台不仅方便村民获取实时信息,提高文化素质还可以通过活动积分制,提高积极性。

四、乡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平台存在“装饰”现象,没有真正深入生活中,真正使用的人寥寥无几,据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省市都建立了政府网站,但有65.5%的人没有访问过政府网站,每天上网的公众中也只有14%的人会访问政府网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信息化的影响力还不够深刻,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更新的速度慢、信息资源不全面。

(二)信息化平台存在规范问题,大多数信息服务平台没有建立明确的信息管理体系,缺乏标准化,在数据存入、读取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为信息整合带来了很多不便,增加了管理者工作量。

(三)信息化平台共享意识薄弱,大多数信息化平台都为管理者服务,公众还处于被动的地位,并没有意识到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再加上政府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推广力度不够,也使得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意识淡薄。

(四)信息化平台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现在关于信息化平台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对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的约束要求不明确,信息安全也是我们在需要注意的部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五)信息化平台的服务模式单一,功能不齐全,忽略了公众的互动性,如:活动积分、便民服务等。

五、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加快农村信息采集标准体系,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一体化,实时掌握管辖区内的各类指标统计情况,包括致贫原因、脱贫指标、男女比例、年龄分布等动态指标,为相关部门工作及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农村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

(二)巩固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规范信息化建设,明确条块的责任分工,研制新的标准,形成完善的体制,避免数据重复录入,减轻维护工作量,实现数据共享,有序推进建设。

(三)优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根据用户本身的特点和对信息的需求,加强各种服务模式的整合,实现多功能合一,考虑到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信息化设备不了解,服务模式应简单快捷,明了易懂,更直观的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四)建立信息化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省市农业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规范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行为,确保信息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同时规范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有机的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五)加强信息平台的安全建设,加强信息化安全,不断提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定期维护更新信息化平台,加强网络的信息监管。

(六)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比较呆,对农业信息化的意识比较淡薄,很多人对网络有抵触心理,对网上的信息表示怀疑和漠视,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平台的宣传力度,让村民真正了解什么是信息化,如何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怎样实现脱贫,贴合村民的实际情况。

六、总结

目前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虽大部分省市的信息平台都已初具规模,但使用率低,信息互动水平低,地方政府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不断更新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提高政府人员和公众的公共信息共享意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农村的人民更加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了解科技的发展,不让他们与社会脱节,能够与时俱进。从而通过信息技术,满足他们需求。

猜你喜欢

管理者村民信息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