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外贸转型升级

2019-12-19郭元超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工外贸价值链

郭元超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当前国际分工迈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新阶段,其广度、深度远超以往,有效推动了国际贸易的高端化、多样化。对于中国而言,深度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有效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作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式,外贸的升级转型是推动我国跨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助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将外贸成为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

一、我国外贸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状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步先在沿海地区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力吸纳外来投资,参考气体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等经验创办和发展经济特区;随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陆续建成,以点带面持续拓展外贸领域,使得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与广大不断加深,扩展了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范围。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产品内贸易势必将取代产业间、产品间贸易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最终形成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贸易格局。现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初级商品出口阶段,迈入以出口加工装配、零部件供应转包为主的出口贸易阶段,同时在逐步将初始设备生产、商标制造两种方式升级转型。目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也许比日本、韩国、新加坡低,但整体上肯定比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依然处于代工、贴牌为主的阶段,要实现从OEM 升级到 ODM 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二、我国外贸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不够长,贸易附加值较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和贸易升级转型的阶段,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有效推动了配套产业的发展,贸易附加值率也在持续提升。然而整体上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附加值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协议制造、代工、组装、贴牌生产、跨境采购等方式我国得以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每年进口的产品中重要设备以及零部件比例较高,可见,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产业链依然不够长,对外贸易的附加值有待提高。

(二)贸易合作项目多数为低附加值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长期位于中低端低附加值层面。不管是初期的来料加工生成还是之后的进料加工生成,我国都高度依赖全球价值链,未能抓住最佳时机提高自己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现状过于依赖其他国家的技术研发,受制于人。

(三)内部存在恶性竞争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贸产业重复性很强,地区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大价格战,压低了外贸利润,甚至存在恶性竞争,这导致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着沉重的经营压力,无法拿出足够的人力、资金去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导致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存活。

(四)外贸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当前国际贸易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而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的商业模式依然是传统的外贸模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球价值链竞争。除了个别企业之外,我国大部分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意愿和能力较低,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缺乏足够的参与积极性,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定价权、话语权较弱,影响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策略

(一)加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尽快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和方式,建立足够长的国内价值链。首先,要快速提升加工贸易部件的本地生产比例,提高原材料、零部件在加工贸易环节中的流通速度,促进加工贸易和国内产业的融合度。其次,加工贸易相关企业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促使更多的跨国企业将加工贸易中的设计、生产、流通、服务等设置在中国,优化上级企业与下级企业的分工,推动我国加工贸易由单纯生产升级转型为综合服务、国际化运营。

(二)注重培养本国跨国企业

根据国家制定的规划,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本国跨国企业发展,增强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控制力;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拓展和延伸国内价值链,支持本土企业转移到并低产业梯度国家,为企业提供金融、财税、贸易等相关的支持政策,同时在全球重要的出口贸易市场设置贸易促进机构,为企业构建国际贸易体系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三)发展供应链等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

通过发展供应链等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促进我国企业产业升级,整合国内市场,加强对国内销售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通过渠道交换等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为企业开辟通往国外高端市场的渠道,打破以往过于依赖国外中间商的格局。我国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第三方供应链及相关平台,提高本土企业的全球资源利用能力,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通过扶持生产型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外贸转型升级提供必要基础支持。推动服务业创新和人才培养,引导服务行业企业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一批具备优势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解决限制服务业发展的问题,通过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剥离出制造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引导集群化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产业间、产品间的贸易逐步为产品内贸易替代,全球价值链竞争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模式,这就需要我国企业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增强企业竞争力,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高对外贸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构建外贸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外贸升级转型。

猜你喜欢

分工外贸价值链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两栖“大拿”跑外贸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