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变革与优化

2019-12-19钟雪丽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通农户环节

钟雪丽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逐渐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出现多种新型的流通组织模式。但是,在流通环节、基础设施、信息水平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全面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农产品流通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有效的变革与优化。

一、我国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为多种流通组织形式并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农户+批发市场+消费者”模式

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最为典型的流通方式,在流通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户直接将成熟的农产品销售给收购者,由收购者将商品批量卖给批发商,再由零售商卖给消费者;另一种是由农户直接将农产品运输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该模式虽然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模式,但存在的缺陷较多,主要体现在流通环节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等方面。

(二)“农户+龙头企业+消费者”模式

该模式又被称为“订单农业”,由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事先签订合同,农户根据合同内容种植和生产相应种类、数量的农产品,由龙头企业进行收购后进行深加工与包装,然后将其销售给批发商或者消费者。龙头企业具备信息、技术、资金、销路等多方面优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户与大市场不协调的问题。但是,合同对双方的制约力度较差,且是在生产前签订,一旦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改变,某方为获得更大利润很可能出现单方面撕毁合同的情况。

(三)“农户+超市+消费者”模式

该模式又被称为“农超对接”,由农民直接为超市提供货源实现产品流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使流通成本降低,实现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通过流通组织模式的创新,使农户与消费者的收益得到切实保障[1]。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现存问题

(一)流通环节众多,成本较高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均需经历生产地收购、批发、农贸市场、零售四个环节,与国外相比流通环节延长1—3倍,在流通中农产品被不断装卸、搬运、损耗,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抬高了产品价格,缩减了农户收益。另外,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偏远、运输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导致流程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对于鲜活特色农产品来说,在流通中损害更大,成本更是显著提升。据调查,果蔬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5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农产品需历经至少五个环节才可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效率深受影响。

(二)流通设施发展滞后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运输设备、存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大多批发市场为露天、简易大棚,为农产品的保存保鲜带来诸多不便;其次,冷链物流设施与装备建设薄弱,部分农产品需要在冷藏环境下保存,但因流通设施不足,很可能因保管不当为农户带来巨大损失;最后,采购与存储环节难以在低温状态下衔接,导致部分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出现大量损耗。

(三)质量安全有待提升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品质与安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但食品安全事件仍是层出不穷,尤其是果蔬方面,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不规范,部分安全标准已经不符合实际,没有及时进行优化;二是质量检查方法不当,大多为事后检查,忽视事前与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三是安全检测监管力度较弱,部分农产品无人监管,部分为多重监管,多重监管导致权责不清,出事后责任推诿,使农产品安全始终难以得到切实保障[2]。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大力普及电子商务模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店的诞生对实体店面造成强烈冲击,网上销售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手段。在农产品流通中,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使流通成本得以降低、效率得以提升,成为一种全新的流通组织模式,借助网络渠道实现农产品的高效营销。此种流通模式可对流通环节进行优化,拉近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距离,降低流通成本投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销售效益,条件允许的用户还可借助网络营销增加农产品销售订单。例如,我国天津市特色农产品企业与地方政府、农业信息网加强联系,凭借成熟完善的网络开展营销活动,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作用,构建市级信息交流平台,将农产品的最新信息发布到网络中,为农户的科学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二)加强“互联网+流通设施”建设

流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与农产品流程关系紧密,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加强“互联网+流通设施”建设,构建科学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尤其对于地理位置偏移的农村地区,更要实现村村通、路路通。例如,我国甘肃省构建了以兰州地区为中心,可辐射全国的物流通道体系,为农产品在高速公路的零负担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应为农产品运输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提高运输车辆的保鲜技术与信息水平,以此缩短送货时间,延长农产品的鲜活质量;政府还应为购买专业运输设备的企业或农户给予适当补贴,与现代化发展需求充分适应;最后,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技术,强化冷藏库、工厂、运输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点合理配置,构建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以科学合理的规范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3]。

(三)强化流通信息化建设

信息水平低、透明度不强都将对农产品流通效率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优化改革,构建农产品特色网络平台,使产品的流通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与利用,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实现信息对称。同时,还应立足于现实情况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建立信息流枢纽,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及时采集、整理、分析产品流通信息,并对信息流通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管。另外,对于基层农户来说,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还应为农户提高及时、准确的信息,将物联网引入农产品销售之中,提高网络宣传推广力度,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使农产品的网上订单量显著提升。

此外,还应积极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培养更多“新农人”,鼓励大学生在涉农领域创业,借助涉农电商创新农产品运营模式。例如,河北工业大学组建的“爱帮农”团队,由大学生为自己家乡产品代言,实现学生团队创业,待到时机成熟,便可回到自己家乡创办企业,形成涉农电商“众创空间”,不但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还可培育出更多的电商人才与“新农人”。据调查,通过鼓励大学生从事涉农领域,借助网络渠道培育电商“新农人”,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产品流通经验,使流通环节得到有效精简,将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物流与支付平台引入到农产品流通全过程中,使产品物流体系得以完善,流通渠道与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

(四)完善“互联网+安全监管”体系

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全过程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与提高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发现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便可追本溯源找到责任主体,具体措施为:

1、构建“互联网+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监管协会的作用,强化对食品企业的监督,督促其做好诚信、合法经营;消费者协会还可与食品协会构建合作关系,借助网络渠道强化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完善网络投诉、举报等处理机制,对于食品问题可在网络中“一键反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之中;

2、构建信息检测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农产品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并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例如,我国海南地区已经针对热带水果建立了质量追溯系统,消费通过登录网络或者拨打电话随时可获取所购水果的相关认证信息,实现信息记录的全程建档,当发现水果存在质量问题时,可通过扫码追溯,查到相关责任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的高效流通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了拓宽销售市场、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应积极采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安全监管”等措施,使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更好地促进农业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农户环节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