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院校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2019-12-18刘腾腾董璐尧

山西青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情绪院校家庭

刘腾腾 董璐尧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家庭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特殊家庭的数量不断上升,单亲、离异、重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失去了父爱或母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时常感到压抑痛苦,学习成绩不良好,行为习惯有偏差。[1]而这类学生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中职院校,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一、中职院校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年从事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特殊家庭的学生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没有激情,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中职院校缺少高考这一强有力的“指挥棒”,大部分学生无法深切地体会学习的重要性,也少有人真正对学习感兴趣。而且中职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也不懂得学以致用。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不断扩大、蔓延,许多懒散的学生对学习兴趣寡然、敬而远之,甚至于全盘放弃。

另一方面,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平时疏于管教,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闻不问。如此一来,学生更是无所畏惧。上课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学习目标,缺乏进取之心,学习没有激情,甚至于对任何科目都不感兴趣,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思想不成熟,早恋蔚然成风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然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本无可厚非。但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因为无法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慰藉,个人思想也不够成熟,致使他们与异性交往比较频繁,早恋蔚然成风,以此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加之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甚至因为所谓的“爱”而走入歧途,酿成大祸。由此可见,家庭关爱的缺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三)虚荣享乐,情绪容易失控

部分家长忙于赚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通过金钱进行补偿,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吃穿打扮唯恐低人一等。如此一来,孩子挥霍无度,攀比成风,沉醉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有的因为花销太大,竟然干起了敲诈勒索的勾当。[2]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情绪容易失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犯错之后,他们不屑于作任何解释,也不愿意跟老师同学和解,更有甚者,对老师怀恨在心,上课不听、作业不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这些学生在家里,也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

二、中职院校特殊家庭学生问题归因

学生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

与普通家庭相比,特殊家庭中的家长情绪相对不稳定,还有可能存在人格缺陷,教育孩子时也比较简单粗暴,很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反复地感受到自己的失败和无能,心情沮丧,失去情感支持,从而否定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甚至索性辍学。大多数特殊家庭中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缺少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自身的教育态度也不够端正。如此种种,很容易使学生有逆反情绪,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而特殊家庭中的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很无力、很被动,不知如何下手,对家校配合缺乏信心,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

(二)家庭情感温暖严重缺失

特殊家庭破坏了家庭的稳定性,影响了家庭功能的有效发挥。长期的单亲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无法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亲子关系极其紧张,平时与父母沟通甚少,个人的负面情绪无法及时宣泄,从而更加焦虑、更加恐惧。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很容易在学习上和生活中进行自我否定。父母角色的缺失、家庭温暖的缺位,致使孩子只能去别处寻求情感寄托,以安放那颗躁动的心。他们广交朋友,但却不辨良莠,一味地讲江湖义气,做事不计后果,很容易误入歧途,酿成大祸,“成千古恨”。“早恋”之风也随之而起,学生企图从异性中获得情感抚慰,但是又难以把握交往的尺度。男女关系过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观念很落后

有些家长简单地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忙碌的父母不了解孩子,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加之原生家庭的变故,不少孩子对家长也缺乏信任,拒绝沟通。再者受自身学识水平的限制,父母的教育观念没能及时更新,只知道单纯地从物质方面弥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被娇惯成“小皇帝”“小公主”,放纵任性,事事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情绪波动大,也比较容易失控。

三、中职院校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策略

由此看来,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应与特殊家庭联手,指导其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探究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学校帮助特殊家庭中的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成熟,尤其是特殊家庭中的家长教育水平更亟待提高。当然,这可以借助学校的力量,学校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帮助。家校合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而家校合作的前提是沟通,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交流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把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可以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教育经验,亦或以学校的名义邀请教育专家进班级做讲座。[3]除此之外,家访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恰当的家访时间,与家长进行真诚的沟通,多讲讲孩子在学校中的优点,多谈谈家长工作的辛苦。学生只有客观看待自己的家庭,真正理解父母的苦衷;家长只有全面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另外,可以找一些与特殊家庭教育有关的书籍文章推荐给家长,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二)给特殊家庭学生更多的关爱与信任

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内心非常脆弱,敏感多疑,自卑羞怯,他们迫切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怀。所以,老师要尊重、理解、包容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要充分地信任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温暖与幸福。[4]多些理解,多份信任,多点鼓励,终会“金石为开”。

此外,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安排班级里优秀的同学主动帮助特殊家庭学生,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号召全班同学为其呐喊助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强和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收获友谊,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并从中学会团结、学会包容。

(三)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奏效。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更需要学校的尊重和呵护。首先,每一位老师不应因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忽视他们、冷落他们,应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及时做出反应,以尽快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通电话热线,设立“贴心姐姐”信箱,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及时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给他们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此外,学校还可以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从经济上支持他们,同时又很好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5]

总之,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中职院校的育人质量,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和家庭要通力合作,全方位地关怀爱护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情绪院校家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家庭“煮”夫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恋练有词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