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孙中山的实业救荒思想

2019-12-18

山西青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业防灾孙中山

蹇 福

(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 绵阳 621000)

近代以来,社会经济衰败,国势衰微,民穷财尽,造成中国无力进行防灾救荒事业。所以他重视发展实业。在孙中山看来,实业既是富国强国之道,又是防灾救荒事业中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石。他主张大力发展实业,增强经济实力,从而提升中国整体的防灾救荒实力。具体来说,他强调的实业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重视铁路在防治灾荒中的作用

“在实业中,孙中山特别重视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铁路,认为铁路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富强的标准。”因而他亲自设计我国的铁路建设计划。1912年,他遵循“计划交通,当先以铁道为重要。建筑铁道,应先以干路为重要”的原则,设计出南、北、中等三路铁路主干道的建设计划。而后,他在《实业计划·第四计划》中,仍然把铁路建设,作为首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他详细的设计出我国的铁路系统,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分别进行详细规划。铁路建设不仅推动实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沿线地价的增长,最终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铁路对及时有效的灾荒赈济有着重大作用,因而大力倡导发展铁路。历史显示,每次地方遭遇灾荒,中国政府的救灾钱粮大多不能及时运抵而导致灾荒形势急剧恶化。孙中山认为这主要是交通不佳所造成的。为解决赈灾问题,孙中山在民国建立后,四处奔走,大力宣传修建铁路对赈灾的益处,铁路“拟全归国有。一俟各路告成,则货物流通,苦乐可均,而饥馑之灾亦可免矣。”

二、发展农业提升农民自身的抗灾能力

民国成立不久,孙中山下令各省都督着手恢复发展农业,保证民食充足以及预防灾荒的发生。

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谈“吃饭问题”时,指出造成中国人没有饭吃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落后。因此,孙中山认为要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首先,有必要实行“耕者有其田”;其次,“须有自由农业立法以保护,奖励农民,使其获得己力之结果。”他还提出要提高农业产量,要重视借鉴西方经验,改良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粮食的产量;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国农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些措施中,孙中山“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增产的根本途径”。而且“粮食增产除对救荒关系重大外,而且对长远备灾,发展生产意义重大。”可见,农业的增产,可以使粮食储备充足,才能确保防灾救荒的粮食所需,对于提升农民抗灾能力和保障政府能有效进行防灾救荒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此外,农业发展又与人口有着密切关联。孙中山面对中国人口众多的现状,产生了生齿日繁、人满为患的忧虑,因而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移民实荒来调剂人口的分布密度”。

孙中山认为我国东南部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造成民众生计困难,无力防灾救荒;而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开发不足。所以,国家应该进行移民垦荒。东南部的人口应该被迁移到人烟稀少之地,进行垦荒。同时,国家应当扶持移民进行农事生产,从而保证移民垦荒的顺利实施。这样既有助于解决人口稠密地区的民众的生计问题,又增加了农田数量,扩大粮食产量,最终有利于防治灾荒。其次,在人口稠密地区,国家应该兴修水利,使民众能够垦殖原来不宜种植的荒地。

三、兴修水利来预防水旱灾害

我国水旱灾害严重,因此孙中山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正所谓“治水导河,利航而防灾”,他将水利建设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修浚现有运河”,包括杭州、天津间运河,西江、扬子江间运河。二是“新开运河”,包括辽河、松花江间运河以及其它运河。三是“治河”,包括扬子江筑堤浚水路,黄河筑堤,浚水路,疏导西江、淮河以及其它河流。可见,他认为修建水利和疏浚河道的首要目的是防灾,其次还要兼顾航运、灌溉、水力等方面。在《实业计划·第一计划》中,他提到治理黄河主要是“顾防止水灾,斯为全国至重大之一事。”后来,他又提到改良广州水路系统时应该关注的首要目标是防止水灾。可见,孙中山重视修建水利的立足点就是防止水旱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灾荒。此外,他认为防治水旱灾害还“要用机器来抽水和建筑高堤与浚深河道”相结合的办法。

总之,孙中山重视发展实业,认为实业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强防治灾荒的经济基础。他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明确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济贫、救灾……”。

猜你喜欢

实业防灾孙中山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孙中山的绰号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