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语境下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内涵与价值

2019-12-18赵宇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普及语境

赵宇

(中国共产党建平县委员会党校,辽宁 朝阳 122000)

引言:社会科学传播普及是一定社会主体通过大众化的途径、多样化的方式以及通俗的语言,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给广大的人民受众,并且能够被他们接受、掌握和运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社会科学传播普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令各行各业都迎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社会科学传播普及亦是如此。加强对信息化语境下对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让人民受众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

一、信息化语境下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内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再到多向传播。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其内涵也在逐渐变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它的改变。从信息生产方面而言,社会科学传播普及通过信息技术从原先的单一灌输转变为多项互动,社会科学传播普及是传播者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被大部分人所认同正确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以及哲学知识整理简并,然后通过书本、图画等传播方式传达给公众,让人民大众从中学习、有所收获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好。传统的传播普及受到制约,能够用于传播的手段和方法也十分单一,大部分是通过书本进行传播。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播载体多样化,影音图像都可以用来进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令原本有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哲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以一种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使人们可以轻松地理解掌握。这样一来便提高了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效率和受众范围,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接受这些知识。很好地达到了社会科学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从信息扩散方面来看,传统的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在人们脑海里的印象是一种理论宣传行为,通常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而展开。人们因此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的单向理论传播行为”的刻版印象。这会让人们误以为传播者拥有绝对的权威性,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不可以提出任何的质疑,如此一来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就会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这一僵局。政府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性,也不再是传播普及的中心者,公众可以自由的通过网络了解到社会科学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成为传播者之一。每个人都既是学习者也是传播者,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可以输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但需要注意一点,网络信息的监管机制并不是特别完善,很多信息真假难辨,网民要注意细心甄别。

二、信息化语境下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价值

(一)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引入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是一种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而非仅仅是为了引入信息。人们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知识才可以。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与信息发展的程度成正比,而是在于能否真正地掌握知识,也就是人们是否拥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令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加广泛而深远,增长了人们的科学知识,形成了科学的思想和思考能力,科学文化素养也随之提升。加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传播普及,能够有助于人们培养勤于思考、热爱学习、崇尚真理的良好品质,为人们进一步学习掌握知识提供了方法。

(二)更充分地发挥哲学知识的引导功能

哲学知识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的功能。要想充分发挥哲学的引导功能,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科学理论来帮助公众建立良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利有弊,在帮助社会科学更好的传播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冲击,对于人们三观的建立十分不友好。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信息对于人们的思想进行干扰,这时便迫切地需要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引导人们的思想,帮助人们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社会的本质和各色的社会关系。社会科学传播普及需要通过互联网寓教于乐,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现社会科学的公共服务功能

社会科学传播普及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为公众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一条重要渠道。信息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公众的需求,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工作需要加强实现均等化。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是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和均等性。为了实现传播普及的均等化,就需要引入信息技术来对其进行发展。信息技术会为社会科学传播普及事业提供更多元的方式方法,满足公众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社会科学传播普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由单一传播逐渐演变为多项互动,其内涵也随之改变,且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在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哲学知识的引导功能和社会科学的公共服务功能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致力于信息化语境下社会科学传播普及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促进社会科学传播普及借助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普及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跟踪导练(三)2
天文知识普及
社会科学总论